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 L 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一定是NA
B.标准状况下22.4 L丙烷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8NA
C.常温常压下,32 g O2和32 g O3所含氧原子数都是2NA
D.常温下,1 L 0.1 mol·L-1 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数是0.1NA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钠,加热至熔化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无水CuSO4与熔化的钠接触,瞬间产生耀眼的火花,同时有红色物质生成。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是置换反应
B.上述反应说明钠比铜活泼
C.上述反应证明钠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
D.加热且无水条件下,Na可以与CuSO4反应并生成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按下面的实验过程填空:
浅绿色FeBr2溶液黄色液体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钠和镁金属性强弱
B.在MgCl2与Al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性强弱
C.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判断碳酸与硅酸的酸性强弱
D.根据HF和HCl的水溶液的酸性强弱判断氟与氯的非金属性的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只给出下列甲和乙中对应的物理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的是( )
A.甲:物质中的粒子数;乙:阿伏加德罗常数
B.甲: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乙: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
C.甲:固体的体积;乙:固体的密度
D.甲: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乙:溶液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需要0.1 mol·L-1 NaOH溶液450 mL和0.5 mol·L-1硫酸溶液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_(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F.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______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0.1 mol·L-1。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0.1 mol·L-1。
(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 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果实验室有15 mL、20 mL、50 mL量筒,应选用________mL的量筒最好。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L 1 mol·L-1的NaClO 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
B.78 g 苯含有C=C 双键的数目为3NA
C.常温常压下,14 g 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D.标准状况下,6. 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 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以下进行性质比较的实验,不合理的是( )
| A. | 比较Cu、Fe2+的还原性:铁加入硫酸铜溶液中 |
| B. | 比较氯、溴单质的氧化性:溴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
| C. | 比较镁、铝金属性:氯化镁、氯化铝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
| D. | 比较碳、硫非金属性:测定同条件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2SO4溶液的p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H=Q1 kJ/mol
2H2S(g)+O2(g)=2S (s)+2H2O(l) △H=Q2 kJ/mol
2H2S(g)+O2(g)=2S (s)+2H2O(g) △H=Q3 kJ/mol
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Q1>Q2>Q3 B.Q1>Q3>Q2 C.Q3>Q2>Q1 D.Q2>Q1>Q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