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在H2与Cl2生成HCl的反应中,已知H-H键、Cl-Cl、和H-Cl键的键能分别为akJ/mol、bkJ/mol、ckJ/mol,则生成1molHCl放出的能量为(  )
A.(c-a-b)kJB.(a+b-c)kJC.(2c-a-b)kJD.$\frac{2c-a-b}{2}$kJ

分析 根据△H=反应物的键能-生成物的键能求算即可.

解答 解:H2与Cl2生成HCl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 其焓变△H=反应物的键能-生成物的键能=(a+b-2c)kJ/mol,则生成1molHCl放出的能量为:-(a+b-2c)/2kJ,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中焓变与化学键的关系,注意化学键的数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以下的分子或离子中,VSEPR模型名称与该粒子的立体构型名称一致的是(  )
A.NF3B.C${H}_{3}^{-}$C.SO3D.H3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煤的气化反应主要是:反应I:C(s)+H2O(g)?CO(g)+H2(g)△H1>0;
反应Ⅱ:CO2(g)+H2O(g)?CO2(g)+H2(g)△H2<0,在850℃时,K=1.
(1)①反应I的正反应的活化能Ea和△H1的大小关系为Ea大于△H1(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温度的改变对正、逆反应速率影响较大的是正(填“正”或“逆”)反应速率
②将一定量CO和H2O混合气放人一个恒容绝热的闭容器内发生反应Ⅱ(初始温度850℃),以下可以为可逆反应Ⅱ达到平衡标志的是B.
A.当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时
B.当v(CO)=v(H2
C.当c(CO2)•c(H2)=c(CO)•c(H2O)时
D.当混合气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
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20.00mL待测的NaOH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酸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
d.取标准盐酸溶液注入酸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
e.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完成以下填空:
(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bdceaf.
(2)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浅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3)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D.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
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4)若某次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反应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0.00 mL.
(5)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0.1000mol/L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溶液体积/mL
第一次25.000.2020.22
第二次25.000.5624.54
第三次25.000.4220.40
依据上表数据求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800mol/L(保留4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5.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用标准溶液润洗后,向其中注入0.1000mol/L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指示剂刚好变色,且并不马上变色为止,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1mL.
④重复以上过程,但在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加入5mL的蒸馏水,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2mL.试回答下列问题:
(1)锥形瓶中的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再改变时,达到滴定终点.
(2)该小组在步骤①中的错误是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偏高(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如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22.60mL
(4)请根据下表数据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0.0800mol/L.
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度数(mL)滴定后度数(mL)
第一次25.000.5020.40
第二次25.004.0024.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为探究Ag+与Fe3+氧化性的相关问题,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相关物质的Ksp(20度)  AgCl:1.8×10-10   Ag2SO4:1.4×10-5
(1)甲同学的实验如下:
序号操作现象
实验Ⅰ将2mL1mol/L AgNO3溶液加入到
1mL1mol/L FeSO4溶液中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有黑色固体产生
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注:经检验黑色固体为Ag.
①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Ag2SO4
②甲同学得出Ag+氧化了Fe2+的依据是有黑色固体(Ag)生成,加入KSCN溶液后变红.
(2)乙同学为探究Ag+和Fe2+反应的程度,进行实验Ⅱ.
a.按如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药品(盐桥中的物质不参与反应),发现电压表指针偏移.偏移的方向表明:电子由石墨经导线流向银.放置一段时间后,指针偏移减小.
b.随后向甲烧杯中逐渐加入浓Fe2(SO43溶液,发现电压表指针的变化依次为:偏移减小→回到零点→逆向偏移.
①a中甲烧杯里的电极反应式是Fe2+-e-=Fe3+
②b中电压表指针逆向偏移后,银为负极(填“正”或“负”).
③由实验得出Ag+和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Ag+?Fe3++Ag.
(3)为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结论,丙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序号操作现象
实验Ⅲ将2mL2mol/LFe(NO3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    银镜消失
实验Ⅳ将2mL1mol/LFe2(SO4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银镜减少,未消失
实验Ⅴ将2mL2mol/LFeCl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银镜消失
①实验Ⅲ不能(填“能”或“不能”)证明Fe3+氧化了Ag,理由是因为Fe(NO33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NO3-也可能氧化Ag.
②用化学反应原理解释实验Ⅳ与V的现象有所不同的原因溶液中存在平衡:Fe3++Ag?Fe2++Ag+,且 AgCl比Ag2SO4 Ksp(或溶解度)更小,Cl-比SO42-更有利于降低Ag+浓度,所以实验Ⅴ比实验Ⅳ正向进行的程度更大.(或AgCl比Ag2SO4 Ksp(或溶解度)更小,促使平衡正向移动,银镜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如下有关SO2性质的探究活动.
(1)写出利用如图1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证明+4价的硫元素具有氧化性的实验方案:将纯净的SO2通入氢硫酸溶液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证明+4价硫具有氧化性.
(2)选用以上装置和药品探究亚硫酸与次氯酸的酸性强弱:
①甲同学认为按照A→C→F顺序连接装置可以证明亚硫酸和次氯酸的酸性强弱,乙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证明强酸制备弱酸的原理.
②丙同学设计的合理实验方案为:A→C→B→E→D→F→尾气处理(填字母).其中装置C的作用昌除去HCl气体以免影响后面的实验测得.证明亚硫酸酸性强于次氯酸的实验现象是装置D中品红溶液不褪色,F中出现白色沉淀.
(3)利用如图2的装置可测定装置A残液中SO2的含量.量取1.00mL残液于烧瓶中,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锥形瓶中的H2O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然后用浓度为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时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①该装置中球形装冷凝管的冷凝水进口为b(填“a”或“b”).
②残液中SO2的含量为64.00g•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有机物A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在浓硫酸作用下可发生如下转化:
甲$\underset{\stackrel{浓{H}_{2}S{O}_{4}}{←}}{△}$A(C4H8O3)$→_{△}^{浓H_{2}SO_{4}}$乙
甲、乙分子式均为C4H6O2且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甲分子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羧基.
A溶液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填序号)c.
a.酯化反应 b.氧化反应 c.水解反应
(2)B是A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小于A.B与浓硫酸作用得到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聚反应,该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A的同类同分异构体D(结构中无甲基)是化学法生产氨酪酸的原料.氨酪酸属于氨基酸,有降低人体血氨和促进脑代谢的作用.D、E及氨酪酸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提示:ROH$→_{△}^{HCl}$RCl)
D$\stackrel{HCl}{→}$E$\stackrel{NH_{3}}{→}$氨酪酸(C4H9NO2
氨酪酸的结构简式为H2N-CH2-CH2-CH2-COOH.
(4)A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简称EMC,用于制造可充电电池.EMC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可得到三种含碳化合物.EMC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氢氧燃料电池是燃料h2和o2起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1)若电解质是KOH溶液,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反应进行后,溶液的pH将降低(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
(2)若改用稀硫酸溶液做导电物质,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反应进行后,溶液pH将升高;(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
(3)若需将反应Cu+Fe3+=Cu2+ Fe2+设计成原电池装置,则负极材料为Cu,正极材料为石墨;,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4)若电解质溶液为浓硫酸溶液,电极材料为Al、Cu,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式为Cu-2e-=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