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已知碳酸二级电离较偏铝酸的电离容易,而石炭酸的电离介于碳酸的一级电离与二级电离之间.下面的推论正确的是①⑤:
①将CO2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溶液变浑浊,并生成碳酸钠或碳酸氢钠;②将CO2通入C6H5ONa溶液中,离子反应式为CO2+H2O+2C6H5O-→2C6H5OH+CO32-
③HCO3-在溶液中既能与AlO2-又能与Al3+反应,且都发生双水解;④往含有大量CO32-的溶液中加入C6H5OH得到澄清溶液,放出CO2气体;⑤向Al(OH)3的混浊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得不到澄清溶液;⑥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的Na2CO3、C6H5ONa、NaHCO3、NaAlO2的稀溶液PH依次增大.

分析 已知碳酸二级电离较偏铝酸的电离容易,而石炭酸的电离介于碳酸的一级电离与二级电离之间,则酸性:H2CO3>C6H5OH>HCO3->Al(OH)3,结合酸性强的能制备酸性弱的来分析解答.

解答 解:已知碳酸二级电离较偏铝酸的电离容易,而石炭酸的电离介于碳酸的一级电离与二级电离之间,则酸性:H2CO3>C6H5OH>HCO3->Al(OH)3
①H2CO3和HCO3-的酸性均大于Al(OH)3,将CO2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溶液生成Al(OH)3沉淀,二氧化碳少量时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过量时生成碳酸氢钠,故正确;
②已知酸性:H2CO3>C6H5OH>HCO3-,将CO2通入C6H5ONa溶液中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离子反应式为CO2+H2O+C6H5O-→C6H5OH+HCO3-,故错误;
③HCO3-的酸性大于Al(OH)3,HCO3-在溶液中与AlO2-反应是利用强酸制备弱酸的原理,HCO3-与Al3+反应是发生双水解,故错误;
④已知酸性:H2CO3>C6H5OH>HCO3-,往含有大量CO32-的溶液中加入C6H5OH得到澄清溶液,生成碳酸氢根离子,不能放出CO2气体,故错误;
⑤酸性:HCO3->Al(OH)3,Al(OH)3与Na2CO3溶液不反应,所以向Al(OH)3的混浊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得不到澄清溶液,故正确;
⑥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盐溶液,对应的酸的酸性越弱,其盐的水解能力越强,其盐溶液的pH越大,则NaHCO3、C6H5ONa、Na2CO3、NaAlO2的稀溶液PH依次增大,故错误.
故答案为:①⑤.

点评 本题考查了强酸制弱酸原理的应用、盐的水解原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本原理的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湿法”工艺冶炼锌.某硫化锌精矿的主要成分为ZnS(还含少量 FeS等其他成分),以其为原料冶炼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硫化锌精矿的焙烧在氧气气氛的沸腾炉中进行,所产生焙砂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ZnO.
(2)焙烧过程中产生的含尘烟气可净化制酸,该酸可用于后续的浸出操作.
(3)浸出液“净化”过程中加入的主要物质为锌粉,其作用是置换出Fe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Fe2+=Zn2++Fe.
(4)电解沉积过程中的阴极采用铝板,阳极采用 Pb-Ag 合金惰性电极,阳极逸出的气体是O2
(5)改进的锌冶炼工艺,采用了“氧压酸浸”的全湿法流程,既省略了易导致空气污染的焙烧过程,又可获得一种有工业价值的非金属单质.“氧压酸浸”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ZnS+4H++O2=2Zn2++2S↓+2H2O.
(6)硫化锌精矿(ZnS)遇到硫酸铜溶液可慢慢地转变为铜蓝(CuS).请用简短的语言解释该反应发生的原理在一定条件下,溶解度小的矿物可以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矿物(或在相同条件下,由于KSP(CuS)小于KSP(ZnS),故反应可以发生).
(7)我国古代曾采用“火法”工艺冶炼锌.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升炼倭铅”的记载:“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该炼锌工艺过程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O3+2C$\frac{\underline{\;高温\;}}{\;}$Zn+3CO↑.(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倭铅是指金属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CH2=CHCHO)和乙腈(CH3CN)等,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3H6(g)+NH3(g)+$\frac{3}{2}$O2(g)=C3H3N(g)+3H2O(g)△H=-515kJ/mol
?C3H6(g)+O2(g)=C3H4O(g)+H2O(g)△H=-353kJ/mol
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其原因是两个反应均为放热量大的反应;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低温、低压;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催化剂.
(2)图(a)为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温度为460℃.低于460℃时,丙烯腈的产率不是(填“是”或者“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
产率,判断理由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产率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高于460℃时,丙烯腈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AC(双选,填标号)
A.催化剂活性降低    B.平衡常数变大    C.副反应增多  D.反应活化能增大

(3)丙烯腈和丙烯醛的产率与n(氨)/n(丙烯)的关系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最佳n(氨)/n(丙烯)约为1:1,理由是该比例下丙烯腈产率最高,而副产物丙烯醛产率最低.进料气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比约为1:7.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研究和开发CO2 和CO的创新利用是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双赢的课题.
ⅠCO可用于合成甲醇.在压强为0.1Mpa条件下,在体积为b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molCO和2amol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
CO(g)+2H2(g)?CH3OH(g)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
(1)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b}^{2}}{{a}^{2}}$;(用a、b的代数式表示).若一个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很  大,对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C(填序号)
A.该反应使用催化剂意义不大;
B.该反应发生将在很短时间内完成;
C.该反应达到平衡时至少有一种反应物百分含量很小;
D.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高:
(2)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再向平衡体系中充入amolCO,2amolH2,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下同)平衡常数:不变.
(3)在某温度下,向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5molCO,7.5molH2,反应生成CH3OH(g),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为90%,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压强0.55倍.
Ⅱ某温度条件下,若将CO2(g)和H2(g)以体积比1:4混合,在适当压强和催化剂作用下可制得甲烷,己知:
$\left.\begin{array}{l}$CH4(g)+2O2(g)=CO2(g)+2H2O(1)△H=-890.3KJ/mol   H2(g)+1/2O2(g)=H2O(1)△H=-285.8KJ/mol则CO2(g)和H2(g)反应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4H2(g)=CH4(g)+2H2O(l)△H=-252.9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雄黄(As4S4)和雌黄(As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As2S3和SnCl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4S4和SnCl4并放出H2S气体.若As2S3和SnCl2正好完全反应,As2S3和Sn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2)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As2S3,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NaOH溶液吸收.
(3)As2S3和HNO3有如下反应:As2S3+10H++10NO3-=2H3AsO4+3S+10NO2↑+2H2O
若生成2mol H3AsO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若将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NO2应该在正极(填“正极”或“负极”)附近逸出.
(4)若反应产物NO2与11.2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成浓HNO3,然后与过量的碳反应,所产生的CO2的量 a(选填编号).
a.小于0.5mol    b.等于0.5mol    c.大于0.5mol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一包质量29.0g的粉末,它是由NaCl、FeCl3、Na2O2、K2CO3、(NH42SO4、Na2SO4、KNO3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粉末.为测定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
(1)将粉末全部投入足量蒸馏水中,得到无色溶液与气体,加热使反应完全,共收集到气体6.72L(标准状况);
(2)将(1)所得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用浓度为4mol/L的盐酸中和,用去盐酸25.0mL;
(3)将另一份溶液用稀硝酸酸化,无气体产生,再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质量为了11.65g,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无明显现象;
(4)将所得气体通过浓硫酸,气体体积明显减少,再通过碱石灰,气体体积不变.
试根据以上实验判断、计算、得出结论.(将结论填入下表,有几种物质填几个空)
组成物质分别是
质 量 为(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环境下大量共存的是(  )
A.C(HCO3-)=0.1mol/L的溶液中:NH4+、Al3+、Cl-、NO3-
B.室温下,PH=2的溶液中:Fe2+、SO42-、Na+、NO3-
C.无色透明的溶液中:NH4+、Cl-、NO3-、Fe3+
D.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SO32-、Na+、CO32-、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工业上可用KClO3与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实验室制乙烯通常采用95%的乙醇与浓硫酸(体积比为1:3)混合加热到170℃方法制得,其制备原理可表示如下:
CH3CH2OH+H2SO4(浓)?100℃CH3CH2OSO2OH+H2O  ①
CH3CH2OSO2OH(浓)?0-15℃170℃CH2=CH2+H2SO4  ②
(1)浓硫酸在乙烯生成中作用为催化作用,反应①属于取代(酯化)反应,反应②属于消去反应.
(2)此法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浓H2SO4的用量大、比热容高,加热至170℃所需时间长,有人将乙醇和浓H2SO4的混合液加热到80℃时,一次性投入一些小碎块的生石灰,大大缩短了反应所需时间,提高了乙烯的产率,试用速率和平衡理论解释之CaO与水反应放热体系温度升高,加快反应速率,CaO与H2O反应使H2O量减小促使可逆反应(1)向右移动,CaO与浓H2SO4也反应但反应很快,生石灰与水反应占主导地位
(3)反应过程中乙醇常被炭化,使溶液有黑色物质出现,随着反应进行炭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同时还可使制得的乙烯气体中含有CO2、SO2等气体,为了减少反应过程中炭化现象又不影响乙烯的生成,下列措施合理的是B、C、E.
A.调整乙醇和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4
B.调整乙醇和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2
C.用大理石代替碎瓷片
D.降低反应体系温度至140℃
E.用其他脱水剂(如P2O5)代替浓硫酸
(4)如图为有人设计确认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和二氧化硫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试剂可供选择:品红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溴水、酸性高锰酸钾)

A①②③④中可盛放的试剂分别为①品红;②NaOH溶液;③品红溶液;④Br2或酸性KMnO4
B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装置①中品红褪色.
C能确认含有乙烯的现象是装置③中品红不褪色,装置④中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