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将SO2通入溴水中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D.将乙烯通入KMnO4酸性溶液证明乙烯具有还原性

分析 A、SO2通入溴水褪色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B、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C、乙醇和水是互溶的,不能用乙醇做碘水分离的萃取剂;
D、乙烯有还原性,能被高锰酸钾氧化.

解答 解:A、SO2通入溴水褪色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故A错误;
B、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故B错误;
C、乙醇和水是互溶的,不能用乙醇做碘水分离的萃取剂,故C错误;
D、乙烯有还原性,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使其褪色,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氧化还原反应、乙烯有还原性以及萃取等,注重物质性质及物质分类的考查,综合性较强,但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四组选项中,全部符合如图阴影部分的能源分类是(  )
A.太阳能、风能、潮汐能B.水能、生物质能、天然气
C.煤炭、生物质能、沼气D.地热能、石油、核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不能用水浴加热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D.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用它来制成燃料电池(如图),试写出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C2H5OH-12e-+16OH-=2CO32-+11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常温下,用0.05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10.00mL浓度均为0.10mol/LCH3COOH( Ka=l×10-5)溶液HCN(Ka=5×10-10)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两种弱酸滴定均可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③处溶液有:c(Na+)=c(CH3COO-)<c(CH3COOH)
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②>③>④
D.点①和点②溶液混合后:c(CH3COO-)-c(CN-)=c(HCN)-c(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甲同学认为两者反应生成只有CuCO3一种沉淀;乙同学认为这两者相互促进水解反应,生成Cu(OH)2一种沉淀;丙同学认为生成CuCO3和Cu(OH)2两种沉淀.(查阅资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Ⅰ.在探究沉淀物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具体操作为①过滤、②洗涤、③干燥.
(1)各装置连接顺序为A →C→B 
(2)装置C中装有试剂的名称是无水硫酸铜.
(3)能证明生成物中有CuCO3的实验现象是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Ⅱ.请用如图1所示装置,选择必须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 的成分.
Ⅲ.若蓝色沉淀中CuCO3和Cu(OH)2两者都有,可通过下列所示装置如图2的连接,进行定量分析来测定其中CuCO3组成:
(1)实验开始时先要将空气通过碱石灰的目的是吸收空气中的H2O 蒸汽和CO2;开始时通入处理过的空气可以将装置中原有含H2O 蒸汽和CO2的空气排出实验中持续通入过量空气的作用是结束时通人处理过的空气可以将装置中滞留的H2O 蒸汽和CO2排出
(2)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克,装置B质量增加了n克,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1-$\frac{49n}{9m}$)×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T℃时,纯水的pH约为6.5.该温度下,0.01mol•L-1HA溶液中$\frac{c({H}^{+})}{c(O{H}^{-})}$=105,向10mL 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1MOH溶液(已知MOH的电离平衡常数Kb=1.8×10-5),在滴加过程中,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HA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1.0×10-7
B.当滴加10 mLMOH 溶液时,所得溶液呈酸性
C.当滴入20 mL MOH 溶液时,溶液中有:c(MOH)+2c(OH-)=c(A-)+c(H+)+2c(HA)
D.当滴入少量的MOH溶液时,促进了HA的电离,溶液的pH升高,且随着MOH量的增加$\frac{c({A}^{-})}{c(HA)}$的值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SO2是一种与生产、环保等密切相关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雨的危害极大,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对保护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某化学兴趣小组取刚降到地面的酸雨水样,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pH,数据如表:
测定时间/min0361015
pH4.734.624.564.554.55
酸雨pH变化的原因是2H2SO3+O2═4H++2SO4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一定条件下,2SO2(g)+O2(g)?2SO3(g)在容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达平衡后,在t1时刻改变条件,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t1时刻改变的条件是通入适量SO3
(3)对于2SO2(g)+O2(g)?2SO3(g)△H=-196kJ•mol-1.若在相同条件下,向同温同容积的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充入2mol SO2(g)和1mol O2(g);乙充入2mol SO3(g);丙充入4mol SO2(g)和2mol O2(g),上述反应达平衡后.
①甲和丙中SO2转化率的大小关系为甲<丙(填“>”、“=”或“<”).
②甲容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x kJ,乙容器反应吸收的热量为y kJ,则x和y应满足的关系式为x+y=196.
(4)以(NH42SO4稀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用Pt作电极的电解装置可将雾霾中的NO和SO2转化为(NH42SO4和A.则A的化学式为H2SO4
(5)常温下,测得CaSO3悬浊液的pH=9,已知Ka1(H2SO3)=1.3×10-2mol•L-1,Ka2(H2SO3)=6.3×10-8mol•L-1,忽略第二步水解,则CaSO3的第一步水解常数Kh约为1.6×10-7mol/L,Ksp(CaSO3)约为4.0×10-7mol2/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试管中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1mL,然后滴入2%的硫酸铜溶液2-3滴,稍加振荡,加入某病人的尿液,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沸腾,出现砖红色沉淀.该实验现象证明了该人尿液中含有的物质是(  )
A.尿酸B.蛋白质C.葡萄糖D.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