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
(2)对生成的氮氧化物吸收防止污染空气,装置Ⅲ无污染,随时进行和停止;
(3)在装置Ⅲ中,若使NO2气体充满烧瓶应关闭c,打开ab,过量二氧化氮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根据此步骤是为了NO2气体充满②试管;根据存在反应2NO2?N2O4是化学平衡,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
(4)验证NO2与水的反应,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需要让二氧化氮与水接触发生反应.
解答 解:(1)因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故答案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乙装置能吸收NO2气体,所以无氮的氧化物逸出,可避免环境污染;C装置能控制反应,可使反应随时进行,随时停止,
故答案为:无氮的氧化物逸出,可避免环境污染;可使反应随时进行,随时停止;
(3)为了NO2气体充满②试管,应先关闭c,然后打开a、b,
在25度时试管中的二氧化氮会转化为四氧化二氮,2NO2(g)?N2O4(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把试管置于100度的沸水中.
A.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置于100℃的沸水中,平衡会逆向移动,NO2增多,那么颜色会变深,故A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二氧化氮转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B正确;
C.二氧化氮转化前后,气体的总质量不变,物质的量改变,所以平均摩尔质量改变,故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二氧化氮转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试管的容积不变,所以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故D正确;
E.二氧化氮转化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改变,所以压强改变,故E错误;
,故选BD;
故答案:c;ab;BD.
(4)为了让二氧化氮与水接触发生反,关闭a和c,打开b,对烧瓶进行水浴加热,待气体不再放出时关闭b,停止加热,打开c,
故答案为:关闭a和c,打开b,对烧瓶进行水浴加热,待气体不再放出时关闭b,停止加热,打开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氮氧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点,难度中等,易错题是(3)题,容易忽略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的转化,温度对该反应的影响,错误的认为二氧化氮和沸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导致选择错误.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甲 | 在光照条件下,试管内气体颜色变浅了;试管内壁上出现了油状液滴. | CH4与Cl2在光照条件下 发生化学反应 |
乙 | 迅速剥开黑纸,立即观察,试管内气体颜色为黄绿色. | CH4与Cl2在无光照条件下不发生化学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混合气体的体积恒定不变 | |
B. |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 |
C. |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 |
D. | I2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与H2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铝在空气中能很快形成氧化膜 | |
B. | 铝箔失去金属光泽,氧化铝包裹着金属铝 | |
C. | 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 | |
D. | 氧化铝与盐酸不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