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化学实验要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某实验小组对“铜与浓硝酸反应”进行了探究性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与装置Ⅰ相比,装置Ⅱ的优点是无氮的氧化物逸出,避免了对空气的污染,装置Ⅲ除具有装置Ⅱ的优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随时进行,随时停止.
(3)在装置Ⅲ中,若使NO2气体充满烧瓶,应先关闭弹簧夹c,再打开弹簧夹a、b;
当气体充满烧瓶后,将铜丝提起,然后把a、b、c都关闭,并把烧瓶置于冰水中,下列情况不变的是BD.
[已知:二氧化氮气体在温度降低时,有利于部分转化为无色的四氧化二氮(N2O4)气体;
2NO2?N2O4]
A.颜色       B.质量    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D.密度        E.压强
(4)为了验证NO2与水的反应,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的操作是关闭a和c,打开b,对烧瓶进行水浴加热,待气体不再放出时关闭b,停止加热,打开c.

分析 (1)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
(2)对生成的氮氧化物吸收防止污染空气,装置Ⅲ无污染,随时进行和停止;
(3)在装置Ⅲ中,若使NO2气体充满烧瓶应关闭c,打开ab,过量二氧化氮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根据此步骤是为了NO2气体充满②试管;根据存在反应2NO2?N2O4是化学平衡,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
(4)验证NO2与水的反应,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需要让二氧化氮与水接触发生反应.

解答 解:(1)因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故答案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乙装置能吸收NO2气体,所以无氮的氧化物逸出,可避免环境污染;C装置能控制反应,可使反应随时进行,随时停止,
故答案为:无氮的氧化物逸出,可避免环境污染;可使反应随时进行,随时停止;
(3)为了NO2气体充满②试管,应先关闭c,然后打开a、b,
在25度时试管中的二氧化氮会转化为四氧化二氮,2NO2(g)?N2O4(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把试管置于100度的沸水中.
A.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置于100℃的沸水中,平衡会逆向移动,NO2增多,那么颜色会变深,故A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二氧化氮转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B正确;
C.二氧化氮转化前后,气体的总质量不变,物质的量改变,所以平均摩尔质量改变,故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二氧化氮转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试管的容积不变,所以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故D正确;
E.二氧化氮转化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改变,所以压强改变,故E错误;
,故选BD;
故答案:c;ab;BD.
(4)为了让二氧化氮与水接触发生反,关闭a和c,打开b,对烧瓶进行水浴加热,待气体不再放出时关闭b,停止加热,打开c,
故答案为:关闭a和c,打开b,对烧瓶进行水浴加热,待气体不再放出时关闭b,停止加热,打开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氮氧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点,难度中等,易错题是(3)题,容易忽略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的转化,温度对该反应的影响,错误的认为二氧化氮和沸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导致选择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物质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①SO2   ②Fe3+  ③Fe2+  ④HCl   ⑤H2O2
A.①②③B.①③C.①③⑤D.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同学为了探究甲烷、乙烯和苯分别与卤素反应的情况,分别设计了以下3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甲、乙两支试管分别盛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以体积比1:1混合),其中一支用黑纸包好,将它们置于光线一般的室内,等待片刻,观察现象.请填写下表: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在光照条件下,试管内气体颜色变浅了;试管内壁上出现了油状液滴.CH4与Cl2在光照条件下
发生化学反应
迅速剥开黑纸,立即观察,试管内气体颜色为黄绿色.CH4与Cl2在无光照条件下不发生化学反应.
请写出CH4和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一氯取代产物的化学方程式CH4+Cl2$\stackrel{光照}{→}$CH3Cl+HCl
Ⅱ.为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因实验室制得的乙烯中通常会含有少量的SO2等杂质气体,该同学认为应先除去杂质,再通入溴水中.为此,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
(1)①、②、③装置中可盛放的试剂是:①A、②B、③C.(填序号)
A.NaOH溶液  B.品红    C.溴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除杂后,观察到溴水褪色,结合所学内容得出结论:乙烯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CH2=CH2+Br2
Ⅲ.为了探究苯与溴反应生成溴苯的实验,该同学采用下图所示装置,请分析装置并完成下列题目:

(1)关闭F夹,打开C夹,向装有少量苯的三颈烧瓶中由A口加入过量溴,再加入少量铁屑,塞住A口,则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D、E试管内出现的现象为石蕊溶液变红、出现淡黄色沉淀.
通过探究,该同学得出结论:甲烷、乙烯和苯在不同的条件下均能与卤素反应.
Ⅳ.现有H2、Cl2、乙烷、乙烯这四种原料,请你设计一种制取一氯乙烷的最佳实验方案,请用方程式表示出来(注意:原料不一定要全部选用).H2+Cl2$\frac{\underline{\;点燃\;}}{\;}$2HCl、CH2=CH2+HCl$\stackrel{催化剂}{→}$CH3CH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D、F、H均为单质,X常温下为无色液体,B为淡黄色固体,J溶于酸得到黄色溶液.

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B的电子式:
(2)写出生成E的电极反应式:Fe-2e-+2OH-=Fe(OH)2,反应⑤的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 Fe3O4+4H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3Fe3O4+8Al$\frac{\underline{\;高温\;}}{\;}$9Fe+4Al2O3
(4)反应⑥转移3mol电子,则被还原的X是3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1)用一种试剂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①鉴别Fe、FeO、CuO、FeS、MnO2、活性碳等黑色物质,试剂是浓盐酸
②鉴别FeSO4、(NH42SO4、AlCl3、MgCl2、KNO3等五种溶液,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
③鉴别K2S、AgNO3、NH4SCN、KBr、NaI等五种无色溶液,试剂是氯化铁溶液
(2)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有:①浓硫酸(98%),②无水氯化钙,③变色硅胶[硅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其中掺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钴(CoCl2)作指示剂,无水氯化钴呈蓝色,吸水后变为CoCl2•6H2O呈粉红色],④五氧化二磷,⑤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氧化钙,制法是:把生石灰加到浓的烧碱溶液中,再加强热蒸干),等等.
a、写出制取干燥剂碱石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Ca(OH)2$\frac{\underline{\;\;△\;\;}}{\;}$CaO+H2O.
b、上述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B
A.①②④B.②④C.①②④⑤D.全部
c、上述干燥剂中,不宜用于干燥氯化氢气体的是⑤
d、上述①~④,其主要化学成分依次属于酸、盐、氧化物、氧化物
(填写各物质所属的类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可逆反应H2(g)+I2(g)?2HI(g) 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标志是(  )
A.混合气体的体积恒定不变
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D.I2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与H2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Q与X同主族;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Al>C>O>H(写元素符号).
(2)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最简单的烃类化合物是CH4(写分子式).
(3)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A$?_{D}^{C}$B(在水溶液中进行),其中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D是淡黄色固体.写出C的结构式O=C=O;D的电子式
(4)如果A、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为两性不溶物,则由A转化为B的离子方程式AlO2-+CO2+2H2O=Al(OH)3↓+HCO3-?如果A由三种元素组成,B由四种元素组成,A、B溶液均显碱性.写出由A到B的反应方程式:Na2CO3+CO2+H2O=2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有4种含有铝元素的化合物A、B、C、D,且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A+NaOH→D+H2O     ②B$\stackrel{加热}{→}$A+H2O  ③C+NaOH$\stackrel{适量}{→}$B+NaCl
④在D溶液中滴入盐酸后有沉淀生成,盐酸过量沉淀又溶解生成C.
(1)写出B、C、D的化学式:BAl(OH)3、CAlCl3、DNaAlO2
(2)写出以上①、③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①Al2O3+2OH-=2AlO2+H2O
③Al3++3OH-=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刚用盐酸处理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箔不滴落.下列关于上述实验中有关问题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铝在空气中能很快形成氧化膜
B.铝箔失去金属光泽,氧化铝包裹着金属铝
C.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
D.氧化铝与盐酸不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