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D.氯水可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水具有酸性、漂白性

分析 A.浓硫酸能按水的组成比脱去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即脱水性,据此分析;
B.根据浓硝酸的不稳定性分析;
C.根据铝与浓硝酸的钝化现象分析;
D.次氯酸有漂白性,氯气没有漂白性.

解答 解:A.浓硫酸能按水的组成比脱去蔗糖中的氢、氧元素,生成C,使蔗糖出现发黑现象,此现象证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A正确.
B.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氧气和水,二氧化氮溶于硝酸使溶液呈黄色,故B正确.
C.铝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进一步的反应,故C错误.
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呈酸性,向新制氯水中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但次氯酸有漂白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所以红色逐渐褪去,起漂白性的物质是次氯酸不是氯气,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难度不大,需要注意的是钝化现象不是物质间不反应,而是物质间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进一步的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乙烯与氧气在Ag作催化剂下反应制取环氧乙烷原子利用率可达100%
B.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为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
C.分子中只存在羧基、羟基两种官能团
D.分子中至少有14个原子共平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已知1mol白磷(s)转化为1mol红磷(s),放出18.39kJ热量,又知:
4P(白,s)+5O2(g)═2P2O5(s);△H1
4P(红,s)+5O2(g)═2P2O5(s);△H2
△H1△H2关系正确的是(  )
A.△H1<△H2B.△H1=△H2C.△H1>△H2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8gH2O中含有2NA个氢原子
B.标准状况下,22.4L H2O含有NA个H2O分子
C.1mol Na与足量水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D.0.1 mol•L-1CH3COOH溶液中含有0.1NA个CH3CO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氧化铁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碳酸钠
C.Zn 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D.碳酸钠溶液与石灰乳混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某澄清透明溶液可能由Na+、Cu2+、Ba2+、CO32-、SO42-、Cl-等若干种离子组成.取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检验,该溶液的PH>7
②取适量试液,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溶液
③在②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甲,过滤
④在③中所得的滤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Cu2+、Ba2+
(2)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Na+、CO32-
(3)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SO4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以下关于混合物分离提纯操作或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中用含有Ca2+、Mg2+、Cl-的自来水制取蒸馏水,可采用蒸馏的方法
B.用CCl4萃取碘水的实验中,振荡静置后,下层为紫红色溶液
C.利用植物油的密度比水小的原理,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这两种液体混合物
D.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充分接触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B.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可以说明苯分子不具有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
C.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D.苯乙烯(-CH=CH2)与立方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实现“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一项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将CO2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图1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

(1)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填字母).
A.△H>0,△S>0B.△H>0,△S<0
C.△H<0,△S<0D.△H<0,△S>0
(2)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l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l mol CO2和4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O2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0.075 mol•L-1•min-1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H{\;}_{3}OH)•C(H{\;}_{2}O)}{C(CO{\;}_{2})•C{\;}^{3}(H{\;}_{2})}$.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B(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及时液化抽出  C.选择高效催化剂
(3)25℃,1.01×105Pa时,16g 液态甲醇完全燃烧,当恢复到原状态时,放出363.3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726.6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