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在100ml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中,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是0.6mol/l.向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加热充分反应,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值为(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  )
A.0.30mol/lB.0.225mol/lC.0.45mol/lD.0.36mol/l

分析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NO3-+8H+=3Cu2++2NO(g)+4H2O,由反应方程式可知,NO3-和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氢离子与硝酸根恰好反应,生成的铜离子物质的量最大,设HNO3、H2SO4各为x、ymol,则n(NO3-):n(H+)=x:(x+2y)=1:4,x+y=0.6×0.1,据此计算x、y的值,再根据方程式计算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c=$\frac{n}{V}$计算铜离子浓度.

解答 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NO3-+8H+=3Cu2++2NO(g)+4H2O,铜足量时NO3-和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氢离子与硝酸根恰好反应,生成的铜离子物质的量最大,
设HNO3、H2SO4各为x、ymol,则n(NO3-):n(H+)=x:(x+2y)=1:4、x+y=0.6×0.1,联立解得:x=0.024mol、y=0.036mol,
由方程式可知,生成铜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24mol×$\frac{3}{2}$=0.036mol,
所以铜离子的最大浓度为:$\frac{0.036mol}{0.1L}$=0.36mol/L,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计算、混合物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确定NO3-和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时生成的铜离子浓度最大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利用离子方程式进行解答,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有机物的种类繁多,但其命名是有规则的,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1,4-二甲基丁B.3-甲基丁炔C.      二甲基苯D.  2-乙基-1-丁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l)+O2(g)═SO2(g)△H=-293.23kJmol-1,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mol固体S单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293.23 kJ
B.1mol气体S单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小于293.23 kJ
C.1 mol SO2(g)的键能的总和大于1 mol S(l)和1 mol O2(g)的键能之和
D.1 mol SO2(g)的键能的总和小于1 mol S(l)和1 mol O2(g)的键能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装置盛放的试剂是下列中的(将正确选项填入空格内):
①A;②B;③A;④D.
A.品红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①中品红溶液褪色.
(3)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吸收SO2
(4)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检验SO2是否被除尽.
(5)确证含有乙烯的现象是③中品红溶液不褪色,④中KMnO4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短周期元素X、Y、Z、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位于第VA族,Y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X原子多1,R与Y同主族,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R>Z>Y
B.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
C.Y与Z形成的常见化合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D.同周期元素中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 0.1mol/L的NaOH溶液中氧原子个数为0.1NA
B.3g SiO2中Si-O数目为0.1NA
C.0.1 mol钠与足量O2充分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D.0.2 mol SO2与0.1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含有NaOH的Cu(OH)2悬浊液可用于检验醛基,也可用于和葡萄糖反应制备纳米Cu2O.Cu2O在稀硫酸中生成Cu和CuSO4
(1)基态Cu原子核外有29 个不同运动状态的原子.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
(2)醛基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sp2;1mol乙醛分子中含有σ的键的数目为6NA.乙醛可被氧化为乙酸.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乙酸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氢键.
(3)氧化亚铜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四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16个铜原子.
(4)铜晶胞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a=361.49pm,晶胞中铜原子的配位数为12.列式表示铜单质的密度$\frac{4×64}{(361.49×10-10){\;}^{3}N{\;}_{A}}$g•cm-3  (不必计算出结果).将Cu单质的粉末加入NH3的浓溶液中,通入O2,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u+8NH3•H2O+O2=2[Cu(NH34]2++4OH-+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某学生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标准状况下6.72L氧气,试回答:
(1)计算需要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OH-═H2O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氯气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
D.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