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分子式为H2O和D2O的性质相同 | |
B. | 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b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和途径b放出的热能相等 途径a:C$→_{高温}^{H_{2}O}$CO+H2$→_{燃烧}^{O_{2}}$CO2+H2O,途径b:C$→_{燃烧}^{O_{2}}$CO2 | |
C. | 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2.5×10-6m的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 | |
D. | 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形式仅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分析 A.分子式为H2O和D2O都属于水;
B.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物的初始状态和生成物的最终状态有关;
C.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
D.燃料电池中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同时伴随热能等.
解答 解:A.分子式为H2O和D2O都属于水,性质相同,故A正确;
B.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物的初始状态和生成物的最终状态有关,故ab两种途径,放出的热量一样多,故B正确;
C.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10-6m的颗粒物,不一定为胶体,故C错误;
D.燃料电池中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同时伴随热能等,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 本题考查了胶体,原电池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等,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二氧化碳 | B. | 甲醛 | C. | 氮气 | D. | 甲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 |
B. | 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6:5 | |
C. | 产生白色烟雾的原因是生成的P2O5白色固体小颗粒(烟)吸水性很强,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磷酸小液滴(雾) | |
D. | 上述反应中消耗3mol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溶质 | Na2CO3 | NaHCO3 | Na2SiO3 | Na2SO3 | NaHSO3 | NaClO |
pH | 11.6 | 9.7 | 12.3 | 10.0 | 4.0 | 10.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Fe3++3SCN-═Fe(SCN)3↓ | |
B. | 将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SO2+H2O+ClO-═SO42-+Cl-+2H+ | |
C. | 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NH4++OH-═NH3•H2O | |
D. | 用过量的氨水吸收烟道气中的SO2:SO2+2NH3•H2O=2NH4++SO3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⑤ | B. | ③④ | C. | ②④ | D. | ③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惰性电极A为阳极,惰性电极B为阴极 | |
B. | 电解过程中Li+向A电极迁移 | |
C. | 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 |
D. | B极区电解液为LiOH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