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分)在下图中B、C、D都是相关反应中的主要产物(部分反应条件、试剂被省略),
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
属于消去反应的有 ;。
属于加成反应的有 ; (填序号)
(二)(10分)有相对分子质量为58的几种有机物,试写出符合条件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1)若该有机物为烃,则可能的物质的熔沸点大小为: (用习惯名称表示)。
(2)若该有机物是一种饱和一元醛,则其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为为: 。
(3)若该有机物1mol能与足量银氨溶液作用可析出4molAg,则有机物和足量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
(4)若该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又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该有机物和钠反应的方程式是: 。(注羟基连在双键碳上的有机物极不稳定)
(5)若该有机物不能被银氨溶液和新制氢氧化铜氧化,但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生成物的名称为 (系统命名)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物理教研室 题型:022
(1)写出A、B相互转变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其在工业上的实际意义。
(2)分别写出B转变为C,D转变为B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南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填空题
汽车尾气是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研究控制汽车尾气成为保护环境的首要任务。
(1)汽车内燃机工作时发生反应:N2(g) + O2(g) 2NO(g),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T ℃时,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6.5 molN2和7.5 molO2,在5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容器中NO的物质的量是5 mol。
① 5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υ(NO) = ;在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
② 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的过程中,容器中下列各项发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
a. 混合气体的密度 b. 混合气体的压强
c. 正反应速率 d. 单位时间内,N2和NO的消耗量之比
(2)H2或CO可以催化还原NO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
已知:N2(g) + O2(g) = 2NO(g) ?H =" +180.5" kJ·mol-1
2H2(g) + O2(g) = 2H2O(l) ?H = -571.6 kJ·mol-1
则H2(g)与NO(g)反应生成N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3)当质量一定时,增大固体催化剂的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下图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2NO(g) + 2CO(g) 2CO2(g) + N2(g) 中NO的浓度[c(NO)]随温度(T)、催化剂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
① 该反应的?H 0 (填“>”或“<”)。
② 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 ,在下图中画出c(NO) 在T1、 S2 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届陕西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汽车尾气是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研究控制汽车尾气成为保护环境的首要任务。
(1)汽车内燃机工作时发生反应:N2(g) + O2(g) 2NO(g),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T ℃时,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6.5 molN2和7.5 molO2,在5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容器中NO的物质的量是5 mol。
① 5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υ(NO) = ;在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
② 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的过程中,容器中下列各项发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
a. 混合气体的密度 b. 混合气体的压强
c. 正反应速率 d. 单位时间内,N2和NO的消耗量之比
(2)H2或CO可以催化还原NO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
已知:N2(g) + O2(g) = 2NO(g) ?H =" +180.5" kJ·mol-1
2H2(g) + O2(g) = 2H2O(l) ?H = -571.6 kJ·mol-1
则H2(g)与NO(g)反应生成N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3)当质量一定时,增大固体催化剂的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下图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2NO(g) + 2CO(g) 2CO2(g) + N2(g) 中NO的浓度[c(NO)]随温度(T)、催化剂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
① 该反应的?H 0 (填“>”或“<”)。
② 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 ,在下图中画出c(NO) 在T1、 S2 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6分)在下图中B、C、D都是相关反应中的主要产物(部分反应条件、试剂被省略),
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
属于消去反应的有 ;。
属于加成反应的有 ; (填序号)
(二)(4分)今有化合物 甲: 乙:
丙:
(1)请写出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2)请判别上述哪些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