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沉淀和气体生成,则乙、丙、丁不可能是(  )
A.NH4ClB.Mg(HCO32C.H2SO4D.MgCl2

分析 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离子之间能够反应生成的沉淀有:BaSO4、BaCO3、Mg(OH)2;而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甲只能是Ba(OH)2,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八种离子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能够形成的白色沉淀只有:BaSO4、BaCO3、Mg(OH)2,而甲溶液能够与其它各物质生成三种沉淀,所以甲中一定含有Ba2+和OH-,即甲为Ba(OH)2,那么乙丙丁均能与甲生成沉淀,那么乙丙丁中应分别含有Mg2+、HCO3-、SO42-中的一种,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不生成沉淀,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本题解题关键是先找出离子之间能够形成的白色沉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较多的CuSO4和少量Na2SO4.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请根据下列流程图,完成回收硫酸亚铁和铜的实验方案.(可供选择的试剂为铁粉、稀H2SO4、NaOH溶液等试剂)
(1)操作a的名称为过滤,所需要的玻璃仪器为漏斗、玻璃棒、烧杯.
(2)固体E的成分为Fe和Cu,加入的试剂④为稀硫酸,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3)加入试剂①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Fe2+和Cu2+转化为沉淀,便于与含有Na+的溶液分离.
(4)从溶液D和溶液G中得到FeSO4.7H2O晶体的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5)若废水中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钠组成的混合溶液,其中c(Cu2+)=0.1mol/L,c(Fe2+)=0.4mol/L,c(SO42-)=0.6mol/L,已知氢离子浓度忽略不计,则c(Na+)为0.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有着重要的意义.
(1)已知:2SO2(g)+O2(g)?2SO3(g)△H1
2NO(g)+O2(g)?2NO2(g)△H2
NO2(g)+SO2(g)?SO3(g)+NO(g)△H3
则△H3=$\frac{△{H}_{1}-△{H}_{2}}{2}$ (用△H1、△H2 表示),如果上述三个反应方程式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则K3=$\sqrt{\frac{{K}_{1}}{{K}_{2}}}$(用K1、K2 表示).
(2)如图1所示,A是恒容的密闭容器,B是一个体积可变的充气气囊.保持恒温,关闭K2,分别将2mol NO 和1mol O2 通过K1、K3 分别充入A、B 中,发生的反应为2NO(g)+O2(g)?2NO2(g)[[不考虑2NO2(g)?N2O4(g)],起始时A、B 的体积相同均为a L.

①下列说法和示意图2正确,且既能说明A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又能说明B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a.A、B 容器中气体的颜色均不再发生变化
b.A、B 容器中NO 和O2物质的量浓度比均为2:1
②T℃时,A 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Kp=8×10-2(kPa)-1.若A 容器中反应达到平 衡时p(NO2)=200kPa,则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66.7%. (Kp 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所得平衡常数,分压 总压 物质的量分数)
(3)将0.2mol SO2 和0.15mol O2通入2L 的密闭容器中,测得S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3实线所示.
编号abcde
n(SO2)/mol0.160.120.090.070.07
t/min2581522
①ab段平均反应速率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c 段平均反应速率:de 段平均反应速率为0.
②仅改变某一个实验条件,测得SO2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3中虚线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加入催化剂是加入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Ca(ClO)2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l2+2 Ca(OH)2═Ca(ClO)2+CaCl2+2H2O.
(2)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 HClO.
(3)O3与Cl2具有相似的性质,均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已知二者在消毒时均被还原为最低价态,则相同状况下10L O3与30L Cl2的消毒能力相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质量增加,电解液pH下降的是(  )
A.CuSO4B.NaNO3C.KClD.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化学与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B.家庭用的“84”消毒液与洁厕灵能混合使用,不会发生中毒事故
C.可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D.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8g乙烯中存在的电子总数为12NA
B.标准状况下,22.4LHF的物质的量为1mol
C.铅蓄电池电解氯化钠溶液,得到标况下22.4L氢气,理论上铅蓄电池中消耗氢离子个数为4NA
D.lmol的Na2C03溶于盐酸形成混合溶液1L,常温下在pH=4时,c(CO32- )+c(H2C03)=0.l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A、B、C、D、E、F均属前四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其中A、B、C是同一周期相邻的三种元素,B的氢化物易溶于C的氢化物中,D的基态原子s轨道与p轨道上的电子数之比为2:3,且D为主族元素;E、F为副族元素,4s能级均只有一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ON或C<O<N(用元素符号表示).
(2)B与C能形成四原子阴离子,其中B的杂化方式为sp2;B的三氯化物分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
(3)任写一种与AB-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C22-或O22+(写化学式).
(4)F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F晶体的堆积方式为④(填序号:①简单立方堆积,②体心立方堆积,③六方最密堆积,④面心立方密集堆积).
(5)E的离子可以形成多种配合物,将ECl3溶液蒸发浓缩,析出深绿色晶体.该晶体中E3+、Cl-、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6,且E的配位数为6,向1.0mol该晶体的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143.5g沉淀,则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r(H2O)4Cl2]Cl•2H2O.
(6)硼与D可形成一种耐磨材料,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如图为其晶体结构单元,它可由硼的三溴化物和D的三溴化物于高温下在氢气的氛围中合成
①写出合成该晶体的化学方程式:BBr3+PBr3+3H2$\frac{\underline{\;高温\;}}{\;}$BP+6HBr.
②已知晶体中硼与D原子的最近距离为a pm,则该晶体密度的表达式为$\frac{4×42}{{N}_{A}×(\frac{4}{\sqrt{3}}a×1{0}^{-10})^{3}}$g•cm-3
(不需化简,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A.CaCl2溶液中通入CO2:Ca2++CO2+H2O═CaCO3↓+2H+
B.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5SO2+2MnO4-+2H2O═5SO42-+2Mn2++4H+
C.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Cl2:2Fe2++2Br-+2Cl2═2Fe3++Br2+4Cl-
D.AgCl悬浊液中通HI:Ag++HI═AgI↓+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