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氯化亚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利用反应Cu2++Cu+2Cl-=2CuCl制氯化亚铜的流程如图1.氯化亚铜(CuC1)为白色晶体,不溶于硫酸、稀硝酸和醇,微溶于水,在空气中会被迅速氧化,能溶于浓盐酸,并生成配合物,该配合物加水稀释后会重新析出CuCl沉淀.

实验药品:铜丝20g、氯化铵20g、65% 硝酸10mL、36%盐酸15mL、水.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uCl2]=CuCl↓+NH4Cl.
(2)析出的CuCl晶体要立即用无水乙醇洗涤,然后真空干燥、冷却,密封包装.真空干燥,密封包装的
目的是加快乙醇和水的蒸发,防止CuCl被空气氧化.
(3)工业化生产时,乙醇可通过蒸馏方法回收并循环利用,而NH4Cl、HNO3(填化学式)可直接循环利用.
(4)实验室用图2装置制备CuCl.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显示反应液温度低于室温,主要原因是氯化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热量,造成反应液温度降低,电炉加热升温至50℃时停止加热,反应快速进行,烧瓶上方气体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红棕色,从环保角度考虑,当烧瓶上方红棕色气体逐渐变为无色时才能停止通入氧气.
(5)氯化亚铜在工业上也可以利用酸性电镀废液(主要含Cu2+、Fe3+)制得高浓度硫酸铜溶液后,加入铁粉、氯化钠生成CuCl.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u2++2Cl-+Fe=2CuCl↓+Fe2+.CuCl产率与混合液pH的关系如图3,析出CuCl晶体时的最佳pH在3左右.

分析 (1)依据流程分析NH4[CuCl2]分解产物过滤后得到滤液为氯化铵,固体为CuCl;
(2)由题给信息可知CuCl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空气中会被迅速氧化;
(3)依据乙醇沸点低利用蒸馏方法回收利用,制备过程中的氯化铵和硝酸直接利用;
(4)制备氯化亚铜所用的原料中含有氯化铵溶解过程中吸热,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污染气体不能排放,需要通入氧气至恰好吸收生成硝酸循环使用;
(5)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钠、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Cl;由图可知,析出CuCl沉淀的最佳pH应为CuCl的产率最大,且氢氧化铁杂质较少.

解答 解:(1)NH4[CuCl2]分解产物过滤后得到滤液为氯化铵,固体为Cu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uCl2]=CuCl↓+NH4Cl,
故答案为:NH4[CuCl2]=CuCl↓+NH4Cl;
(2)由题给信息可知CuCl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空气中会被迅速氧化,为防止氧化应隔绝空气,在干燥、真空环境中可加快乙醇和水的蒸发,
故答案为:加快乙醇和水的蒸发,防止CuCl被空气氧化;
(3)根据乙醇的沸点较低,可以利用蒸馏的方法回收乙醇循环利用,反应过程中的氯化铵和硝酸可以在混合液中 直接利用,
故答案为:蒸馏;HNO3
(4)制备氯化亚铜所用的原料为Cu、HCl、NH4Cl、HNO3、H2O,其中含有氯化铵溶解过程中吸热,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污染气体不能排放,需要通入氧气至恰好吸收生成硝酸循环使用,4NO2+O2+2H2O=4HNO3
故答案为:氯化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热量,造成反应液温度降低;烧瓶上方红棕色气体逐渐变为无色;
(5)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钠、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Cl,发生2Cu2++2Cl-+Fe=2CuCl↓+Fe2+;由图可知,析出CuCl沉淀的最佳pH应为CuCl的产率最大,且氢氧化铁杂质较少,应约为3左右,故答案为:2Cu2++2Cl-+Fe=2CuCl↓+Fe2+;3.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的流程分析和反应产物判断,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反应条件、反映实际的选择,反应过程中物质循环利用的绿色化学思想,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Mg2+、K+、Cl-、AlO2-B.Al3+、Na+、NO3-、HCO3-
C.NH4+、Fe3+、SO42-、NO3-D.Ca2+、H+、NO3-、S2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用化学知识回答各题
(1)除去气态原子中的一个电子使之成为气态+1价阳离子时所需外界提供的能量叫做该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图1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其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C. ( 填字母)

(2)德国和美国科学家首先制出由20个碳原子组成的空心笼状分子C20,该笼状结构是由许多正五边形构成(如图2).请回答:
C20分子共有12个正五边形,共有30条棱边,C20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填晶体类型).
(3)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晶体中最基本的重复单元称之为晶胞.NaCl晶体结构如图3所示.晶体中每个Na+同时吸引着6个Cl-,每个Cl-同时吸引着6个Na+. 晶体中在每个Cl-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Cl-共有12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取出其中的10mL,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9.32g沉淀.滤液跟4moL/L NaOH溶液反应,用去35mL碱液时恰好中和.
(1)写出铜与稀硫酸、硝酸混合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的离子反应式3Cu+8H++2NO3-=3Cu2++2NO↑+4H2O
(2)求混合溶液中H2SO4和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n(H2SO4)=4mol/L、n(HNO3)=6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Na2S2O3(俗称保险粉)在医药、印染中应用广泛,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
取15.1gNa2SO3溶于80.0mL水.另取5.0g硫粉,用少许乙醇润湿后加到上述溶液中.
小火加热至微沸,反应1小时后过滤.滤液在100℃经蒸发、浓缩、冷却至10℃后析出Na2S2O3•5H2O.
(1)加入的硫粉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有利于硫粉和Na2SO3溶液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2)滤液中除Na2S2O3和可能未反应完全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化合物杂质是Na2SO4
(3)某环境监测小组用含0.100mol•L-1Na2S2O3溶液[含少量的Na2SO3,且n(Na2S2O3):n(Na2SO3)=
5:1]测定某工厂废水中Ba2+的浓度.他们取废水50.0mL,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的K2Cr2O7溶液,得BaCrO4沉淀;沉淀经洗涤、过滤后,用适量的稀硫酸溶解,此时CrO42-全部转化为Cr2O72-;再加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用上述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反应完全时,测得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36.00mL.
(已知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①Cr2O72-+6I-+14H+═2Cr3++3I2+7H2O;
②I2+2S2O32-═2I-+S4O62-;③I2+SO32-+H2O═2I-+SO42-+2H+
则滴定过程中可用淀粉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蓝色褪去半分钟不变化.
计算该工厂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3.36×10-2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1)氢氧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时,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将变小,溶液的pH变小(选填“变小”、“增大”或“不变”).
(2)氢氧燃料电池以H2SO4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时,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将变小,溶液的pH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模拟生成过程.

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  (Ⅰ)
2H2S(aq)+SO2(g)═3S(s)+2H2O(l)         (Ⅱ)
S(s)+Na2SO3(aq)$\frac{\underline{\;\;△\;\;}}{\;}$Na2S2O3(aq)           (Ⅲ)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注,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倒吸.装置E中为NaOH溶液.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2:1.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c.
a.蒸馏水  b.饱和Na2SO3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中,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操作是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已知反应(Ⅲ)相对较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有ad.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锥形瓶
(4)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即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利用常见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
已知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S2O32-+2H+═S↓+S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1个氖原子   NaB.+2价的铁元素     Fe+2
C.4个氢分子   4HD.3个硝酸根离子   3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苯甲酸钠(NaA)可用作饮料的防腐剂,研究表明苯甲酸(HA)的抑菌能力显著高于A-,在生产碳酸饮料的过程中,除了添加NaA外,还需加压冲入CO2气体,已知25℃时,HA、H2CO3的电力平衡常数分别为K=6.25×10-5、K1=4.3×1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饮料中其他成分)(  )
A.提高CO2充气压力,饮料中c(A-)不变
B.当pH为5.0时,饮料中 $\frac{c(HA)}{c({A}^{-})}$=0.16
C.相比于未充CO2的饮料,碳酸饮料的抑菌能力较低
D.结合H+的能力: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