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X、Y、Z为不同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单质,Y+X→甲(g),Y+Z→乙(g).甲、乙可化合生成离子化合物,则该化合物为NH4Cl,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乙,则甲为NH3,乙为HCl,Y为H2,X为N2,Z为Cl2.
(1)X为N2,氮原子之间有3对共用电子对;
(2)白磷(P4)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液态丙为PCl3,生成固体丁为PCl5,其中PCl3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是8电子结构,P原子与Cl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
由图可知,白磷固体和氯气反应生成PCl3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与反应热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1mol 固态丁转化为液态丙时的反应热;
(3)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碘的氧化性,将氯气通入淀粉KI溶液中生成碘单质,溶液变蓝;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过量氨气反应生成NH4Cl和N2;
(4)若在通入SO2气体的同时加入Cl2,发生反应为SO2+Cl2+2H2O═H2SO4+2HCl,若在通入SO2气体的同时加入NH3,溶液中存在大量的SO3-.
解答 解:X、Y、Z为不同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单质,Y+X→甲(g),Y+Z→乙(g).甲、乙可化合生成离子化合物,则该化合物为NH4Cl,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乙,则甲为NH3,乙为HCl,Y为H2,X为N2,Z为Cl2.
(1)X为N2,氮原子之间有3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2)白磷(P4)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液态丙为PCl3,生成固体丁为PCl5,其中PCl3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是8电子结构,P原子与Cl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结构简式为:;
由图可知,白磷固体和氯气反应生成1mol PCl3 时放出热量为a kJ,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frac{1}{4}$P4(s)+$\frac{3}{2}$Cl2(g)=PCl3(l)△H=-a kJ/mol;
1mol 白磷固体和 氯气 气体反应,生成固态PCl5时放热 bkJ,则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frac{1}{4}$P4(s)+$\frac{5}{2}$Cl2(g)=PCl5(s)△H=-$\frac{b}{4}$ kJ/mol,
根据盖斯定律,可得:PCl5(s)=(g)=PCl3(l)+Cl2(g)△H=(a-$\frac{b}{4}$ )kJ/mol,
故答案为:;$\frac{1}{4}$P4(s)+$\frac{3}{2}$Cl2(g)=PCl3(l)△H=-a kJ/mol;(a-$\frac{b}{4}$ )kJ/mol;
(3)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碘的氧化性,将氯气通入淀粉KI溶液中生成碘单质,溶液变蓝,即a溶液为淀粉KI溶液,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过量氨气反应生成NH4Cl和N2,反应的方程式为8NH3+3Cl2=6NH4Cl+N2,
故答案为:淀粉KI;8NH3+3Cl2=6NH4Cl+N2;
(4)若在通入SO2气体的同时加入Cl2,发生反应为SO2+Cl2+2H2O═H2SO4+2HCl,在BaCl2溶液中生成BaSO4沉淀,若在通入SO2气体的同时加入NH3,溶液中存在大量的SO3-,可生成沉淀BaSO3,
故答案为:Cl2、NH3.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无机物的推断、电子式、热化学方程式、氧化性的比较等问题,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的考查,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mol•L-1 | B. | 2mol•L-1 | C. | 3mol•L-1 | D. | 4mol•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按2:1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 | |
B. | 当V(NaOH)=20 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a+)>c(HA-)>c(A2-)>c(H+)>c(OH-) | |
C. | NaHA溶液中:c(OH-)=c(H+)+c(HA-)+2c(H2A) | |
D. | 向上述加入20mLNaOH溶液后所得溶液中再加入水的过程中,pH可能减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1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
B. | 图2表示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 mol•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 |
C. | 图3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tl℃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 |
D. | 图4表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在T1、T2温度下由CO2和H2合成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则CO2和H2合成甲醇是吸热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别用H2O2、KMnO4分解制O2,当制得等质量O2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2 | |
B. | 等质量的O2与O3中,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2 | |
C. | CaCl2及CaO2固体中阴、阳离子数之比均为2:1 | |
D. | 10mL 0.3mol/LNaCl与30mL0.1mol/L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