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在研究具体问题的时候会运用很多方法,其中一种就是把体积和压强的影响,转化成盒子进行研究.
I在一密闭气缸内,用不漏气的可滑动的活塞隔成两室(图1),左室充有甲烷(CH4)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右室充有氯气和氢气.已知当氧气足够多时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氧气不足时有CO生成,Cl2+H2═2HCl.在室温下,静止在气缸的“3”处(液体体积忽略不计).

(1)若反应前左室中CH4与O2物质的量之比为1:2,现将左右两室混合气体点燃,完全反应,冷却至原室温,活塞最终静止于气缸1.5处(填具体刻度).
(2)若左室反应前充有一定量的CH4与O2的混合气体,点燃左右两室气体,使其充分反应,在左室中未检测到有毒气体,冷却至室温,活塞最终静止于气缸“2”处,求反应前CH4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II(1)室温下,现有20LO2,把它通入14L 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nL,则原混合气体中V(CO):V(H2)=$\frac{n-13}{27-n}$,n的取值范围是13<n<27.
(2)若用图2装置进行O2的燃烧反应,其中P是可自由平行滑动的活塞,关闭K,将6molH2充入容器的A室中,将2molCO与8molO2的混合气体充入容器的B室中.已知起始时容器A和B的体积均为a L.试回答:
i点燃B室中的混合气体,恢复到120℃,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B的体积为0.9aL.
ii若打开K,点燃混合气体,使CO、H2和O2充分反应,恢复到120℃则反应完全后,容器B的体积为0.2a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不考虑温度的影响).

分析 I.(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3,反应后左右两室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2)设的CH4的物质的量为x mol,O2的物质的量为y mol,此时右室气体的物质的量为(x+y)mol,通过计算CH4+2O2→CO2+2H2O计算剩余气体的物质的量,左右两室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frac{1}{2}$;
 II.(1)O2+2CO$\frac{\underline{\;点燃\;}}{\;}$2CO2、O2+2H2$\frac{\underline{\;点燃\;}}{\;}$2H2O,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nL,则气体体积减少(20+14-n)L,根据CO和氢气体积之和及气体体积减少量列方程式组计算;采用极限法计算n的范围,如果气体完全是CO时,剩余气体体积最大,如果气体完全是氢气,剩余气体体积最小;
(2)i.B室为恒温恒压条件,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计算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
ii.若打开K,反应前气体的体积为a L×$\frac{2mol+8mol+6mol}{2mol+8mol}$,通过O2+2CO$\frac{\underline{\;点燃\;}}{\;}$2CO2、O2+2H2$\frac{\underline{\;点燃\;}}{\;}$2H2O计算反应后剩余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依据恒温恒压条件,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计算出反应后气体的体积,减去a L即为反应后容器B的体积.

解答 解:I.(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由图1可知反应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3,由CH4+2O2→CO2+2H2O、Cl2+H2═2HCl可知应后左右两室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所以活塞最终静止于气缸于6×$\frac{1}{4}$=1.5处,
故答案为:1.5;
(2)设的CH4的物质的量为x mol,O2的物质的量为y mol,右室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反应前后均为(x+y)mol,
             CH4+2O2$\stackrel{点燃}{→}$CO2+2H2O
开始:x mol   ymol        0
变化:xmol   2xmol       xmol
结束:0 (y-2x)mol   xmol
所以 $\frac{(y-2)mol+xmol}{(x+y)mol}$=$\frac{1}{2}$,解得$\frac{x}{y}$=1:3,
故答案为:1:3;
 II.(1)O2+2CO$\frac{\underline{\;点燃\;}}{\;}$2CO2、O2+2H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nL,则气体体积减少(20+14-n)L,设CO、H2的体积分别是xL、yL,
$\left\{\begin{array}{l}{x+y=14}\\{0.5x+1.5y=20+14-n}\end{array}\right.$解得x=n-13,y=27-n,
所以V(CO):V(H2)=$\frac{x}{y}$=$\frac{n-13}{27-n}$;
如果完全是CO,则气体减少的体积为7L,剩余气体体积为(20+14-7)L=27L,
如果完全是H2,则气体减少的体积为21L,剩余气体体积为(20+14-21)L=13L,
所以n得取值范围为13<n<27,
故答案为:$\frac{n-13}{27-n}$;13<n<27;
(2)i.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
开始:2mol  8mol        0
变化:2mol  1mol       2mol
结束:0     7mol       2mol
反应后剩余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7mol+2mol=9mol,
iB室为恒温恒压条件,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B的体积为a L×$\frac{9mol}{2mol+8mol}$=0.9aL,
故答案为:0.9a;
 ii.若打开K,反应前气体的体积为a L×$\frac{2mol+8mol+6mol}{2mol+8mol}$=1.6a L,
O2+2CO$\frac{\underline{\;点燃\;}}{\;}$2CO2、O2+2H2$\frac{\underline{\;点燃\;}}{\;}$2H2O,反应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2mol+8mol+6mol-3mol-1mol)=12mol,
所以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1.6a L×$\frac{12mol}{16mol}$=1.2a L,反应后容器B的体积为1.2a L-a L=0.2a L,
故答案为:0.2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范围题的计算,题目难度较大,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明确恒温恒压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各组有机物,无论它们以何种物质的量的比例混合,只要总物质的量一定,则在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量为一恒定值的是(  )
A.C5H10和C6H8B.C2H6和C3H8C.C3H6和C3H8OD.C2H6O和C2H4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有机物:
(1)    名称:2,3-二甲基辛烷
(2)           名称:3,5-二甲基庚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由分类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盐酸都为强电解质
B.铁生锈、食物腐败都涉及有氧化还原反应
C.漂白粉、冰醋酸、氢氧化铁胶体均为混合物
D.二氧化氮、二氧化硅都是酸性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将32.64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试计算:
(1)混合气体中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体积各位多少?
(2)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现有23.4gNaCl跟30g98%的浓硫酸一起共热,求:
(1)若微热时充分反应,可以生成HCl多少摩尔?
(2)若强热时充分反应,可以生成HCl多少摩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一定温度压强下,某反应在某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2C
(2)0~2min内,以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利用图中数据计算平衡时的平衡常数K=$\frac{8}{9}$(分数表达)
(3)在该条件下,某时刻测得体系中物质的量浓度如下:c(A)=0.6mol/L,c(B)=0.9mol/L,c(C)=0.10mol/L,则此时该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填“向正方向进行”、“向逆方向进行”或“处于平衡状态”).若在该温度下维持压强不变,加入3.5mol A和1.5mol B,反应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范围50%
(4)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是0.8mol/L的是C(填序号)
A.4mol A+2mol B    B.6mol C    C.3mol A+1mol B+4mol C    D.4mol C+1mol A
(5)如若希望增大A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C
A 升温                 B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C 体积不变分离出C      D压强不变充入C           E 加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获得“863”计划和中科院一百人计划支持的环境友好型铝碘电池已研制成功,电解质为AlI3溶液,已知电池总反应为2Al+3I2═2AlI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Al-3e═Al3+
B.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铝离子向正极移动
C.消耗相同质量金属时,用锂做负极时,产生电子的物质的量比铝多
D.正极的电极材料是单质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常温下,用0.1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稀醋酸(HA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混合溶液的pH>7时,其中不可能存在HAc分子
B.当混合溶液的pH<7时,混合液中c(Na+)>c((Ac-
C.判断该滴定过程的终点,最好选择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D.达到滴定终点时,混合液中c(Na+)和c((Ac-)一定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