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随原子序数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图1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1)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ⅢA族.
(2)(用化学式表示):比较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HClO4>H2SO4
(3)任选上述元素组成一种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 (或).
(4)上述元素可组成盐R:zx4f(gd42.向盛有10mL 1mol•L-1R溶液的烧杯中滴加1mol•L-1NaOH溶液,沉淀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示意图如图2:

①写出m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OH-=NH3•H2O.
②若在R溶液中改加20mL 1.2mol•L-1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022mol.

分析 从图中的化合价和原子半径的大小,可知x是H元素,y是C元素,z是N元素,d是O元素,e是Na元素,f是Al元素,g是S元素,h是Cl元素.
(1)f是Al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ⅢA族;
(2)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3)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可以是NH3、H2O2、C2H2等;
(4)①m点过程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物质的量不变,是NH4+与OH-反应生成NH3•H2O;
②根据n=cV计算n(Al3+ )、n(NH4+)、n(SO42-)、n(Ba2+)、n(OH-),根据SO42-、Ba2+中不足量的离子的物质的量计算生成BaSO4的物质的量,依次发生:Al3++OH-=Al(OH)3↓、NH4++OH-=NH3•H2O、Al(OH)3+OH-=AlO2-+2H2O,根据方程式计算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进而二者计算生成固体总物质的量.

解答 解:从图中的化合价和原子半径的大小,可知x是H元素,y是C元素,z是N元素,d是O元素,e是Na元素,f是Al元素,g是S元素,h是Cl元素.
(1)f是Al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Ⅲ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ⅢA族;
(2)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酸性:HClO4>H2SO4,故答案为:HClO4>H2SO4
(3)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可以是NH3、H2O2、C2H2等,其电子式为 (或),
故答案为: (或);
(4)①m点过程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物质的量不变,是NH4+与OH-反应生成NH3•H2O,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
故答案为:NH4++OH-=NH3•H2O;
②10mL 1mol•L-1 NH4Al(SO42溶液中Al3+ 物质的量为0.01mol,NH4+的物质的量为0.01mol,SO42-的物质的量为0.02mol,20mL 1.2 mol•L-1Ba(OH)2溶液中Ba2+物质的量为0.024mol,OH-为0.048mol,
由SO42-+Ba2+=BaSO4↓,可知SO42-不足,故可以得到0.02mol BaSO4
    Al3++3OH-=Al(OH)3
0.01mol 0.03mol 0.01mol 
反应剩余OH-为0.048mol-0.03mol=0.018mol,
    NH4++OH-=NH3•H2O
0.01mol 0.01mol
反应剩余OH-为0.018mol-0.01mol=0.008mol,
Al(OH)3+OH-=AlO2-+2H2O
0.008mol 0.008mol
故得到Al(OH)3沉淀为0.01mol-0.008mol=0.002mol
则最终得到固体为0.02mol+0.002mol=0.022mol,
故答案为:0.022.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位置性质关系,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离子半径的大小比较、元素周期律、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化学图象及化学计算,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硫酸亚锡(Su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广泛应用于镀锡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SnSO4制备路线如图:

查阅资料:
Ⅰ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2+易被氧化.
ⅡSnC12易水解生成碱式氯化亚锡[Sn(OH)Cl].
回答下列问题:
(1)SnC12粉末需要加浓盐酸进行溶解,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SnCl2+H2O?Sn(OH)Cl+HCl.
(2)在SnC12溶液中加入Sn粉的作用有两个:①调节溶液pH  ②防止Sn2+被氧化.
(3)操作I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
(4)该小组通过下列方法测定所用锡粉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将试样溶于盐酸中,发生的反应为:Sn+2HCl=SnCl2+H2↑;
②加入过量的FeCl3,发生的反应为:SnCl2+2FeCl3=SnCl4+2FeCl2
③用已知浓度的K2Cr2O7滴定生成的Fe2+,发生的反应为:6FeCl2+K2Cr2O7+14HCl=6FeCl3+2KCl+2CrCl3+7H2O,滴定时,K2Cr2O7溶液应该装在酸式(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若取2.0g锡粉,经上述各步反应后,共用去0.100mol/LK2Cr2O7溶液40.00mL,锡粉中锡的质量分数是7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探究温度对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若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并计时,再用水浴加热至设定温度,则测得的反应速率偏低
C.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
D.为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过程中向容量瓶内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时,改用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设计了一个实验,结果各自都认为自己的试样中含有SO42-
甲的实验是:试样A(无色溶液)$\stackrel{加氯化钡溶液}{→}$白色沉淀$\stackrel{加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
(1)乙认为甲的实验不严谨,因为试样A中若含有Ag+离子,也会有此现象.
乙的实验是:试样B(无色溶液)$\stackrel{加硝酸钡溶液}{→}$白色沉淀$\stackrel{加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2)丙认为乙的实验不严谨,因为试样B中若含有SO32-离子,也会有此现象.
丙的实验是:试样C(无色溶液)$\stackrel{加试剂Ⅰ}{→}$显现Ⅰ$\stackrel{加试剂Ⅱ}{→}$显现Ⅱ
(3)若丙方案合理,则回答:其中试剂Ⅰ是盐酸,现象Ⅰ中肯定有描述是无沉淀和气体生成;试剂Ⅱ是BaCl2,现象Ⅱ是生成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用沉淀法测定 KHCO3和 Na2CO3 固体混合物的组成,每次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制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相同浓度的 Ba(OH)2 溶液,每次实验均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实验记录见表:
实验序号IIIIIIIV
样品质量(g)3.066.129.1812.2415.30
Ba(OH)2溶液体积(mL)300300300300300
生成沉淀的质量(g)5.9111.8217.7323.6423.64
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中KHCO3和Na2CO3 的物质的量之比2:1.
(2)室温下第III组实验所得溶液中的 OH-物质的量浓度为0.6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O、Si、N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N>Si.C60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二者中熔点较高的是金刚石.
(2)化合物A (H3BNH3)是一种潜在的储氢材料,它可由六元环状化合物(HB=NH)3通过
3CH4+2(HB=NH)3+6H2O→3CO2+6H3BNH3制得.下列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填标号)
A.反应前后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不变
B.CH4、H2O、CO2分子空间构型分别是:正四面体形、V形、直线形
C.第一电离能:N>O>C>B
D.化合物A中存在配位键
(3)过渡金属离子与水分子形成的配合物是否有颜色,与其d轨道的电子排布有关.一般地,若为d 0或d10排布时无颜色;若为d1~d9排布时有颜色;如2+显蓝色.据此判断25号元素Mn形成的络合离子[Mn(H2O)6]2+有(填“有”或“无”)颜色.
(4)H-C≡C-COOH分子内含有的σ键、π键的个数依次为6、3,其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和sp2
(5)CO可以与金属铁形成配合物分子Fe(CO)5.Fe(CO)5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Fe(CO)5(s)=Fe(s)+5CO(g),反应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只有配位键,则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是金属键.
(6)某元素的原子的M能层为全充满状态,且N层电子只有一种运动状态,其单质晶体中微粒的堆积方式是图中丙(选填“甲”、“乙”或“丙”); 若该晶体中晶胞的边长为ac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frac{256}{{a}^{3}{N}_{A}}$g/cm3(写出含a的表达式,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实验小组利用硫酸酸化的KMnO4与H2C2O4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小组实验方案如表(实验测定KMnO4溶液完全褪色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编号
H2C2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H2O/mL温度/℃KMnO4溶液完全褪色时间(s)
浓度/mol•L-1体积/mL浓度/mol•L-1体积/mL
0.202.00.0104.02.025t1
0.204.00.0104.0025t2
0.204.00.0104.0050t3
(1)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2)t1> t2(填“>”、“<”、“=”),其理由是①②两组温度相同,①中H2C2O4溶液浓度小于②
(3)实验②和实验③两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浓度不变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
(4)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硫酸酸化的KMnO4与H2C2O4反应开始时,溶液褪色慢,但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褪色明显加快.针对上述实验现象,该同学提出下列猜想:
猜想①:硫酸酸化的KMnO4与H2C2O4反应是放热反应,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猜想②:Mn2+对该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请你补充)
要证实猜想②,除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是B.
A.硫酸钾B.硫酸锰C.水  D.氯化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二氧化氮是能引起酸雨的一种物质. 二氧化氮属于(  )
A.B.非金属氧化物C.D.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Na2S的电子式: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C.18O的原子结构示意图:D.HClO分子的结构式: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