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浓度为0.1mol·L—1的氨水,pH=11,用蒸馏水稀释100倍,则NH3·H2O的电离平衡向 (填“促进”或“抑制”)电离的方向移动,溶液的pH将变为
A.促进, 9~11之间 B.抑制9~11之间
C.促进,12~13之间 D.抑制12~13之间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亚硝酸(HNO2)在反应中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当它做还原剂时,其氧化产物可能是
A.NH3 B.N2 C.NO2 D.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高一上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A.漂白粉可长期放置在烧杯中
B.金属钠燃烧时不能用水灭火,应该用沙子灭火
C.氯水可以用无色透明的试剂瓶装保存
D.实验后剩余的钠不可放回原试剂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VmLAl2(SO4)3 溶液中含Al3+ag,取V/4mL溶液稀释到4VmL,则稀释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125a/36V mol/L B.125a/18Vmol/L
C.125a/9V mol/L D.125a/54V mol/L 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0分,每空2分)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 A和2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2D(g),2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由此推断:
(1)x值等于
(2)B的平衡浓度为
(3)A的转化率为
(4)生成D的反应速率
(5)如果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则平衡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在硫酸钡沉淀中加入浓碳酸钠溶液充分搅拌后,取沉淀(洗净)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Ksp(BaCO3)<Ksp(BaSO4)
B.测得Na2CO3溶液的pH大于同浓度的Na2SO3溶液,说明非金属性C<S
C.用激光笔分别照射蛋清溶液和葡萄糖溶液,能产生光亮“通路”的是蛋清溶液
D.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热片刻再加入适量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没有银镜生成,说明淀粉没有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6分)SO2和NOx都是大气污染物。
(1)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2形成硫酸型酸雨的过程 。
(2)右表是某小组同学测得的不同天气情况下的某县城空气中SO2的平均含量。请你分析雨后或风速较大时SO2平均含量较低的原因:
①雨后:_________________;
②风速较大时:____________________。
(3)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不能作为洗涤剂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熟石灰 b.纯碱 c.CaCl2 d.NaHSO3
(4)煤燃烧前需进行脱硫处理,某种脱硫技术的基本原理如下:
①该技术的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处理1 kg含80% FeS2的黄铁矿,第二步消耗O2(标况)的体积为 L(保留一位小数)。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模拟光化学烟雾的形成,用紫外线照射装在密闭容器内的被污染空气样品,所得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光化学烟雾是指等污染物气体和颗粒物所形成的烟雾。
(6)氧化—还原法消除NOx的转化如下:
①反应Ⅰ为NO+O3=NO2+O2,生成11.2 L O2(标况)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②反应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7)利用氨水可以将SO2和NO2吸收,原理如下图所示:
NO2被吸收的离子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湖南省浏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2O3用作耐火材料、Al(OH)3用作阻燃剂
B.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碳素钢的主要成分是铁碳合金、司母戊鼎的主要成分是铜锡合金
D.盛放NaOH溶液的磨口玻璃瓶要用橡胶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安徽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包含了多种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