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氮化硼( 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主要成分Na2B4O7)为起始物,经
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N和火箭高能燃料及有机合成催化剂BF3的过程如下:
(1)BF3中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杂化,BF3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
(2)在硼、氧、氟、氮中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F>N>O>B.
(3)已知:硼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3B03+H20?[B(OH)4]-+H+,试依据上述反应写出[Al( OH)4]-的结构式,并推测1mol NH4BF4(氟硼酸铵)中含有2NA个配位键.
(4)由12个硼原子构成如图1的结构单元,硼晶体的熔点为1873℃,则硼晶体的1个结构单元中含有30 个B-B键.

(5)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六方相氮化硼(晶体结构如图2)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可作高温润滑剂.立方相氮化硼(晶体结构如图3)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
①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d(填字母).
a.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b.两种晶体中的B-N键均为共价键
c.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d.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所以硬度大
②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内B-N键数与硼原子数之比为3:1,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原因是立方氮化硼晶体内无自由移动的电子.
③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每个硼原子连接12个六元环.

分析 (1)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其杂化方式及空间构型;
(2)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据此判断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
(3)在[Al(OH)4]-中Al采取sp3杂化,用最外层的四个空轨道接受O提供的孤对电子形成配合物,一个NH4BF4中N原子和其中一个H原子之间存在配位键、B原子和其中一个F原子之间存在一个配位键,所以含有2个配位键,据此计算;
(4)在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结构中,每5个面共用一个顶点,每个等边三角形拥有的顶点为:$\frac{1}{5}$×3=$\frac{3}{5}$,20个等边三角形拥有的顶点为:$\frac{3}{5}$×20=12,每2个面共用一个B-B键;
(5)①a.由图可知立方相氮化硼是立体网状结构,为原子晶体;
b.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c.六方相氮化硼为层状结构,层间为分子间作用力,作用力小;
d.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不存在π键;
②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形成3个共价单键,该物质的层状结构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
③氮化硼与碳元素的单质相似,结合金刚石的结构进行判断,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每个硼原子连接12个六元环.

解答 解:(1)在BF3分子中B原子的价层电子对=3,且没有孤电子对,所以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2杂化,所以它的空间构型是平面正三角形,
故答案为:sp2杂化;平面正三角形;
(2)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B、N、O、F元素处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N处于第VA族,所以第一电离能N>O,B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F>N>O>B,
故答案为:F>N>O>B;
(3)在[Al(OH)4]-中Al采取sp3杂化,用最外层的四个空轨道接受O提供的孤对电子形成配合物,其结构式为,一个NH4BF4中N原子和其中一个H原子之间存在配位键、B原子和其中一个F原子之间存在一个配位键,所以含有2个配位键,则1mol NH4BF4含有2mol配位键,即2NA个配位键,
故答案为:;2NA
(4)在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结构中,每5个面共用一个顶点,每个面拥有这个顶点的$\frac{1}{5}$,每个等边三角形拥有的顶点为:$\frac{1}{5}$×3=$\frac{3}{5}$,20个等边三角形拥有的顶点为:$\frac{3}{5}$×20=12,每2个面共用一个B-B键,每个面拥有这个B-B键的$\frac{1}{2}$,每个等边三角形占有的B-B键为:$\frac{1}{2}$×3=$\frac{3}{2}$,20个等边三角形拥有的B-B键为:$\frac{3}{2}$×20=30,
故答案为:30;
(5)①a.立方相氮化硼为空间网状结构,不存在分子,为原子晶体,故a错误;
b.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所以N原子和B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b正确;
c.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为层状结构,分子间作用力,作用力小,导致其质地软,故c正确;
d.立方相氮化硼N原子和B原子之间存在共价单键,所以该化合物中含有σ键不存在π键,故d错误;
故选ad;
②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形成3个共价单键,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内B-N键数与硼原子数之比为3:1,该物质的层状结构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所以不导电,
故答案为:3:1;立方氮化硼晶体内无自由移动的电子;
③氮化硼与金刚石的结构相似,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每个硼原子连接12个六元环,
故答案为:1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结构和性质,涉及第一电离能、原子的杂化方式、晶体的计算等知识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这些知识点都是高考热点,注意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原子杂化方式及分子空间构型、晶胞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已知:CO2+NaOH(少量)=NaHCO3,CO2+2Na0H(过量)=Na2CO3+H2O,现用含0.2molNaOH的溶液吸收一定量的CO2,将所得熔液低温蒸干得到固体甲(该温度下NaHCO3不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甲一定是Na2CO3
B.固体甲一定是NaHCO3
C.当吸收0.15molCO2时,所得固体甲中Na2CO3和NaHCO3物质的量相等
D.在固体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干所得溶液,得到11.7g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以NaBH4(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作原料的新型燃料电池,可用作深水勘探等无空气环境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BH4-+8OH--8e-=BO2-+6H2O
B.放电过程中,b电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
C.电池工作时,Na+从b极区移向a极区
D.若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转移2 mole-时,阴极析出46g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作用,可以有效控制产生乙炔的速率
B.蒸馏时应调整温度计的水银球于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
C.制备乙酸乙酯时,为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用氢氧化钠溶液收集产物
D.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时,为除去杂质和防止苯甲酸析出,应该趁热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甲基的电子式
(2)松油醇( )的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羟基;
(3)写出方程式:实验室制乙炔CaC2+2H2O→CaOH)2+C2H2↑;
(4)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最多有4种,它们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4 g氮气所含质子数目为7 NA
B.7.8 g苯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3NA
C.标准状况下,足量的Fe与2.24 L Cl2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D.1molNa2O2中离子总数是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8gC2H4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
B.1 mol碳正离子(CH3+)所含的电子总数为8 NA
C.标准状况下,1L庚烷完全燃烧所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7/22.4)NA
D.0.5mol 1,3-丁二烯分子中含有C=C双键数为0.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有①~⑧八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②、⑦、⑧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且元素②所处主族的位置为所有主族的正中间.
(1)②、⑦、⑧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ClO4>H2SO4>H2CO3(用化学式表示).
(2)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均为①~⑧中某些元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反应a为置换反应,反应b为化合反应(反应条件已略去),单质乙与单质丙所含元素若是同一主族,任写一个符合条件的反应a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或2C+SiO2$\frac{\underline{\;高温\;}}{\;}$Si+2CO↑;
单质乙与单质丙所含元素若是相邻主族,任写一个符合条件的反应a的化学方程式Mg+2H2O $\frac{\underline{\;\;△\;\;}}{\;}$ Mg(OH)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醛与水的混合物
B.可用溴水一次全部鉴别出苯、乙醇、1-己烯、福尔马林和苯酚溶液
C.提纯苯甲酸(含有食盐固体)可采用溶解、过滤、蒸馏的方法
D.煤油、柴油、花生油、猪油的主要成分均为酯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