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其杂化方式及空间构型;
(2)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据此判断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
(3)在[Al(OH)4]-中Al采取sp3杂化,用最外层的四个空轨道接受O提供的孤对电子形成配合物,一个NH4BF4中N原子和其中一个H原子之间存在配位键、B原子和其中一个F原子之间存在一个配位键,所以含有2个配位键,据此计算;
(4)在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结构中,每5个面共用一个顶点,每个等边三角形拥有的顶点为:$\frac{1}{5}$×3=$\frac{3}{5}$,20个等边三角形拥有的顶点为:$\frac{3}{5}$×20=12,每2个面共用一个B-B键;
(5)①a.由图可知立方相氮化硼是立体网状结构,为原子晶体;
b.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c.六方相氮化硼为层状结构,层间为分子间作用力,作用力小;
d.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不存在π键;
②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形成3个共价单键,该物质的层状结构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
③氮化硼与碳元素的单质相似,结合金刚石的结构进行判断,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每个硼原子连接12个六元环.
解答 解:(1)在BF3分子中B原子的价层电子对=3,且没有孤电子对,所以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2杂化,所以它的空间构型是平面正三角形,
故答案为:sp2杂化;平面正三角形;
(2)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B、N、O、F元素处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N处于第VA族,所以第一电离能N>O,B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F>N>O>B,
故答案为:F>N>O>B;
(3)在[Al(OH)4]-中Al采取sp3杂化,用最外层的四个空轨道接受O提供的孤对电子形成配合物,其结构式为,一个NH4BF4中N原子和其中一个H原子之间存在配位键、B原子和其中一个F原子之间存在一个配位键,所以含有2个配位键,则1mol NH4BF4含有2mol配位键,即2NA个配位键,
故答案为:;2NA;
(4)在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结构中,每5个面共用一个顶点,每个面拥有这个顶点的$\frac{1}{5}$,每个等边三角形拥有的顶点为:$\frac{1}{5}$×3=$\frac{3}{5}$,20个等边三角形拥有的顶点为:$\frac{3}{5}$×20=12,每2个面共用一个B-B键,每个面拥有这个B-B键的$\frac{1}{2}$,每个等边三角形占有的B-B键为:$\frac{1}{2}$×3=$\frac{3}{2}$,20个等边三角形拥有的B-B键为:$\frac{3}{2}$×20=30,
故答案为:30;
(5)①a.立方相氮化硼为空间网状结构,不存在分子,为原子晶体,故a错误;
b.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所以N原子和B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b正确;
c.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为层状结构,分子间作用力,作用力小,导致其质地软,故c正确;
d.立方相氮化硼N原子和B原子之间存在共价单键,所以该化合物中含有σ键不存在π键,故d错误;
故选ad;
②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形成3个共价单键,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内B-N键数与硼原子数之比为3:1,该物质的层状结构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所以不导电,
故答案为:3:1;立方氮化硼晶体内无自由移动的电子;
③氮化硼与金刚石的结构相似,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每个硼原子连接12个六元环,
故答案为:1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结构和性质,涉及第一电离能、原子的杂化方式、晶体的计算等知识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这些知识点都是高考热点,注意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原子杂化方式及分子空间构型、晶胞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固体甲一定是Na2CO3 | |
B. | 固体甲一定是NaHCO3 | |
C. | 当吸收0.15molCO2时,所得固体甲中Na2CO3和NaHCO3物质的量相等 | |
D. | 在固体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干所得溶液,得到11.7gNa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BH4-+8OH--8e-=BO2-+6H2O | |
B. | 放电过程中,b电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 | |
C. | 电池工作时,Na+从b极区移向a极区 | |
D. | 若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转移2 mole-时,阴极析出46g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作用,可以有效控制产生乙炔的速率 | |
B. | 蒸馏时应调整温度计的水银球于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 | |
C. | 制备乙酸乙酯时,为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用氢氧化钠溶液收集产物 | |
D. | 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时,为除去杂质和防止苯甲酸析出,应该趁热过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4 g氮气所含质子数目为7 NA | |
B. | 7.8 g苯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3NA | |
C. | 标准状况下,足量的Fe与2.24 L Cl2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 |
D. | 1molNa2O2中离子总数是3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8gC2H4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 | |
B. | 1 mol碳正离子(CH3+)所含的电子总数为8 NA | |
C. | 标准状况下,1L庚烷完全燃烧所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7/22.4)NA | |
D. | 0.5mol 1,3-丁二烯分子中含有C=C双键数为0.5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② | |||
⑦ | 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可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醛与水的混合物 | |
B. | 可用溴水一次全部鉴别出苯、乙醇、1-己烯、福尔马林和苯酚溶液 | |
C. | 提纯苯甲酸(含有食盐固体)可采用溶解、过滤、蒸馏的方法 | |
D. | 煤油、柴油、花生油、猪油的主要成分均为酯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