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醋除水垢B.食物腐烂
C.在高温下用黏土烧制陶瓷D.分液法分离四氯化碳与水

分析 物理变化是指变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判断过程中是否生成新的物质.

解答 解:A.食醋除水垢是利用醋酸酸性大于碳酸,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溶于水的醋酸钙除去,发生了化学反应,故A错误;
B.食物腐烂是食物发生了氧化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在高温下黏土烧制陶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分液法分离四氯化碳与水是利用互不相溶的性质分离混合物,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已知: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的有关物理性质如下表所示
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
通常状况下的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无色液体
密度/g•cm-30.792.20.71
熔点/℃-1309-116
沸点/℃78.513234.6
某化学小组拟用乙醇、溴等为原料在实验室制备少量的1,2一二溴乙烷,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A中的加热部分的仪器装置省略没有画出).
(1)实验中仪器E的最佳示数为170℃;
加热反应过程中,三颈烧瓶里除生成乙烯外,还可能生成的有机副产物主要是乙醚;
(2)仪器Ⅰ是漏斗,其左部的玻璃管的作用是A(填字母).
A.使漏斗中液体容易滴下
B.有利于吸收气体杂质
C.防止A中三颈烧瓶里的液体爆沸
(3)反应过程中,若B中长玻璃导管(Ⅱ)里的液面上升,则说明可能是由于D中出现堵塞(填“D中出现堵塞”或“C中杂质已除尽”)造成的.
(4)说明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已经结束的实验现象是D中液溴的颜色褪去或D中试管里的液体呈无色;
(5)为验证乙烯具有还原性,可将D装置中的溴换成C(填字母);
A.新制Cu(OH)2悬浊液     B.银氨溶液     C.KMnO4溶液     D.FeCl2溶液
某学生认为若无C除杂,就不能检验乙烯具有还原性,其理由因为乙醇、SO2等具有还原性,也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的方法制取氯气,反应中二氧化锰被还原为MnCl2.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套装置中,应选用的装置是B(选填“A”、“B”、“C”);
(2)写出实验室用上述方法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frac{\underline{\;加热\;}}{\;}$MnCl2+Cl2↑+2H2O;
(3)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环境,图中所示的溶液甲为氢氧化钠溶液,在该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l2═NaCl+NaClO+H2O.
(4)利用该原理和装置进行试验,制得的氯气中往往含有的杂质有HCl和H2O,可依次通入到饱和食盐水、浓硫酸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现有下列八种物质:①HCl气体  ②Cu  ③C2H5OH ④CO2 ⑤CuSO4•5H2O ⑥FeCl3固体  ⑦Ba(OH)2溶液 ⑧熔融Al2(SO43
(1)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⑤⑥⑧;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④;所给状态能导电的电解质是⑧; (填所给物质的序号)
(2)CuSO4•5H2O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uSO4=Cu2++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化学实验中必须注意安全,以下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
①在点燃H2、CO、CH4等易燃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②在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③浓碱液对皮肤有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应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⑤点燃添满酒精的酒精灯
⑥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A.⑤⑥B.①②③C.①②③④⑥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物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淀粉B.天然气C.聚乙烯D.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全部正确的是(  )
①CH3-CH=CH2和CH2=CH2的最简式相同;
②CH≡CH和C6H6含碳量相同;
③苯乙烯和丁烯为同系物;
④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逐渐变低;
⑤标准状况下,11.2L的己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⑥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都在同一平面上.
A.①②③B.②④⑤⑥C.①②④D.①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B.任何情况下体积比均为1:1
C.含有的O2、O3两分子数之比为1:1D.SO2、SO3两分子数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在一定温度下将足量的炭和2mol水蒸气混合于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s)+H2O(g)?CO(g)+H2(g),
(1)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K=$\frac{c(CO)c({H}_{2})}{c({H}_{2}O)}$
(2)已知在7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6,1 0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为1.0,则该反应为的△H>0(填“<0”或“>0”).
(3)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ABD.(填编号)
A、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变      B、生成a mol CO的同时消耗a mol H2
C、c(H2O)=c(CO)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4)在1 000℃下,某时刻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则此时v=v(填“>”、“=”或“<”),此时H2O(g)的转化率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