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列物质中.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的是(  )
A.NO2B.NaClC.Na2SD.Na2O2

分析 A.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显酸性;
B.氯化钠溶于水得到氯化钠溶液,溶液呈中性;
C.硫化钠溶于水,溶液中硫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
D.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显碱性.

解答 解:A.3NO2+H2O=2HNO3+NO,HNO3=H++NO3-,硝酸是酸,电离出氢离子,所以溶液呈酸性,故A错误;
B.氯化钠溶于水得氯化钠溶液,NaCl=Na++Cl-,所以溶液呈中性,故B错误;
C.Na2S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硫离子水解,S2-+H2O?HS-+OH-,所以溶液呈碱性,故C正确;
D.过氧化钠(Na2O2)和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能生成氢氧化钠,所以溶液呈碱性,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考查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根据溶液中电解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即可,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6.现有五种元素,其中A、B、C为短周期主族元素,D、E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根据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A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总数比s电子总数少1
B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
C元素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差为4
D是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E在周期表的第十一列
(1)A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3个方向,原子轨道呈纺锤形形.
(2)E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IB族,位于ds区,其基态原子有29种运动状态.
(3)BC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其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检验D元素的方法是焰色反应.
(4)E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图乙所示.则晶胞中该原子的配位数为12,E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为四种基本堆积方式中的面心立方堆积.若已知E的原子半径为d cm,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frac{M}{4\sqrt{2}{d}^{3}{N}_{A}}$g•cm-3(用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7.学习科学知识可以指导生活实践,某课外学习小组对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M进行探究.已知C可在D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M与其他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1)写出B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离子键、共价键.
(2)若A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且可用于制造玻璃,E溶液与F溶液反应可以制备一种胶体,则E溶液的俗称是水玻璃.
(3)若A是CO2气体,A与B溶液能够反应,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再与盐酸反应,如图2所示,则A与B溶液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化学式为NaHCO3、Na2CO3
(4)若A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且A与B溶液能够反应,则将过量的F加入E溶液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O2-+4H+=Al3++2H2O.
(5)若A是一种化肥.实验室可用A和B反应制取气体E,E与F相遇冒白烟,写出A溶液中阳离子的检验方法:取A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加热,若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说明A溶液中的阳离子是NH4+
(6)若A是一种溶液,只可能含有H+、NH4+、Mg2+、Fe3+、Al3+、CO32-、SO42-中的某些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B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B溶液的体积发生变化如图3所示,由此可知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及其浓度之比为c(H+):c(Al3+):c(NH4+):c(SO42-)=1:1: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油分馏B.煤的干馏C.钢铁生锈D.煤的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有关下列能量转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太阳能转化为了化学能
B.燃料燃烧时只是将化学能转化为了热能
C.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过程在能量转化上比在体外发生的一些能量转化更为合理、有效
D.人类使用照明设备是将电能转化为了光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氨气
B.用分液漏斗分离水与乙醇的混合物
C.用淀粉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碘单质
D.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甲、乙两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3.6mol/L的稀硫酸.
(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或者量取 ②计算 ③溶解 ④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③⑧⑤⑥⑦④
(2)甲:量取18mol/L的浓硫酸20.0mL,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mL 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容量瓶外,还有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
②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
③定容的正确操作是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3)乙:用100mL量筒量取20mL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水至100mL 刻度线,再搅拌均匀.
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不正确,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用相对分子质量为43的烷基取代烷烃(C4H10)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所得的有机物数目是(  )(不考虑立体异构)
A.4B.5C.7D.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实验操作,不能用以分离提纯物质的是(  )
A.萃取B.称量C.蒸馏D.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