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该反应中旧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大于新键形成放出的总能量 | |
B. |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
C. |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
D. | 该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
分析 A、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生成化学键会放热,据此判断反应的吸放热情况;
B、依据焓变概念分析判断,△H=H(生成物总焓)-H(反应物总焓);
C、依据焓变符号进行分析;
D、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解答 解:A、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生成化学键会放热,反应是放热的,所以该反应中旧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小于新键形成放出的总能量,故A错误;
B、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能量守恒,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故B正确;
C、反应的焓变小于零,所以是放热反应,故C正确;
D、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锌做负极,失电子,溶液中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焓变的含义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分析,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和能量守恒关系,化学键变化与能量变化判断,题目较简单.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molS的质量是32g/mol | B. | 27g铝的物质的量为1 | ||
C. | CO的摩尔质量为28g/mol | D. | 2H2O的摩尔质量为18g/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OH-)>c(Na+)+c(H+) | |
B. | 由水电离出的c(OH-)=1.0×10-2mol﹒L-1 | |
C. | 与等体积pH=2的醋酸混合后所得溶液显碱性 | |
D. | 与等体积0.01mol﹒L-1氯化铵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K+、Cl-、Fe3+、CO32- | B. | H+、Cl-、ClO-、Ca2+ | ||
C. | Mg2+、Cl-、NO3-、K+ | D. | K+、ClO-、NO3-、Fe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Na2CO3、NaHCO3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 | |
B. | 在NaHCO3溶液中有c(H+)+c(Na+)=c(OH-)+c(CO32-)+c(HCO3-) | |
C. | 在Na2CO3溶液中有c(OH-)=c(H+)+c(HCO3-)+2 c(H2CO3) | |
D. | 在Na2CO3溶液中有2c(Na+)=c(CO32-)+c(HCO3-)+c(H2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C | ||
A | R | B |
D |
A. | 4 Z | B. | 4 Z+10 | C. | 4 Z+5 | D. | 4 Z+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c(I-)/mol•L-1 | c(Fe3+)/mol•L-1 | v/mol•L-1•s-1 | |
① | 0.20 | 0.80 | 0.032k |
② | 0.60 | 0.40 | 0.144k |
③ | 0.80 | 0.20 | 0.128k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