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已知Zn(s)+H2SO4(aq)═ZnSO4(aq)+H2(g)△H<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旧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大于新键形成放出的总能量
B.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该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分析 A、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生成化学键会放热,据此判断反应的吸放热情况;
B、依据焓变概念分析判断,△H=H(生成物总焓)-H(反应物总焓);
C、依据焓变符号进行分析;
D、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解答 解:A、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生成化学键会放热,反应是放热的,所以该反应中旧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小于新键形成放出的总能量,故A错误;
B、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能量守恒,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故B正确;
C、反应的焓变小于零,所以是放热反应,故C正确;
D、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锌做负极,失电子,溶液中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焓变的含义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分析,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和能量守恒关系,化学键变化与能量变化判断,题目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molS的质量是32g/molB.27g铝的物质的量为1
C.CO的摩尔质量为28g/molD.2H2O的摩尔质量为18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A~I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且已知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请填写下列空白:
(1)A、B、C、D、E、F六种物质中所含同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第4周期Ⅷ族.
(2)写出C、G物质的化学式,CFeCl2       GAl2O3
(3)写出①、④、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8Al+3Fe3O4$\frac{\underline{\;高温\;}}{\;}$9Fe+4Al2O3
反应④2Al+2H2O+2NaOH=2NaAlO2+3H2
反应⑥4Fe(OH)2+O2+2H2O=4Fe(OH)3
(4)写出A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关于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H-)>c(Na+)+c(H+
B.由水电离出的c(OH-)=1.0×10-2mol﹒L-1
C.与等体积pH=2的醋酸混合后所得溶液显碱性
D.与等体积0.01mol﹒L-1氯化铵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各离子组能在强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Cl-、Fe3+、CO32-B.H+、Cl-、ClO-、Ca2+
C.Mg2+、Cl-、NO3-、K+D.K+、ClO-、NO3-、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Na2CO3、NaHCO3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
B.在NaHCO3溶液中有c(H+)+c(Na+)=c(OH-)+c(CO32-)+c(HCO3-
C.在Na2CO3溶液中有c(OH-)=c(H+)+c(HCO3-)+2 c(H2CO3
D.在Na2CO3溶液中有2c(Na+)=c(CO32-)+c(HCO3-)+c(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原子序数为Z的主族元素R,在周期表中位于A、B、C、D四种主族元素的中间,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下列数据,其中不可能的是(  )
C
A R B
D
A.4 ZB.4 Z+10C.4 Z+5D.4 Z+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Fe3+和I-在水溶液中反应如下:2I-+2Fe3+?2Fe2++I2(水溶液).
(1)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CCl4萃取I2,且温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填“增大”“减慢”或“不变”),v(正)>v(逆)填“>”“<”或“=”).
(2)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Fe3+、I-的浓度关系为v=kcm(I-)•cn(Fe3+)(k为常数).
c(I-)/mol•L-1c(Fe3+)/mol•L-1v/mol•L-1•s-1
0.200.800.032k
0.600.400.144k
0.800.200.128k
通过所给的数据计算得知:在v=kcm(I-)•cn (Fe3+)中,m、n的值为C
A.m=1、n=1  B.m=1、n=2    C.m=2、n=1  D.m=2、n=2
I-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填“>”“<”或“=”)Fe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含硫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科学使用对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持意义重大.
(1)红酒中添加一定量的SO2可以防止酒液氧化.这应用了SO2的还原性.
(2)某水体中硫元素主要以S2O32-形式存在.在酸性条件下,该离子会导致水体中亚硫酸的浓度增大,原因是在酸性条件下2H++S2O32-=SO2↓+S↓+H2O,SO2+H2O=H2SO3,导致溶液中酸性增强.
(3)实验室采用滴定法测定某水样中亚硫酸盐含量:

①滴定时,KIO3 和KI 作用析出I2,完成并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
1IO${\;}_{3}^{-}$+5I-+6H+=3I2+3H2O
②反应①所得I2的作用是氧化亚硫酸根离子和硫代硫酸根离子.
③滴定终点时,100mL的水样共消耗xmL标准溶液.若消耗1mL标准溶液相当于SO32-的质量1g,则该水样中
SO32-的含量为104xmg/L.
(4)微生物燃烧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SO42-的反应式是HS-+4H2O-8e-=SO42-+9H+
②若维持该微生物电池中两种细菌的存在,则电池可以持续供电,原因是两种细菌存在,就会循环把有机物氧化成CO2放出电子,使电池则可以持续供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