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碘晶体升华时,下列所述内容发生改变的是()

    A.                                 分子内共价键 B. 分子间的作用力

    C.                                 碘分子的大小 D. 分子内共价键的键长


考点:  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专题:  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  碘晶体升华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物质状态发生变化;

解答:  解:碘晶体升华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没有新物质生成,碘分子的大小、分子内共价键、分子内共价键的键长均不变,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键,明确物质中的化学键及断裂化学键的一般规律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Na和Na+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它们都显碱性

   B. 它们都有强还原性

   C. 它们都能跟H2O、O2反应

   D. Na只有还原性,Na+只有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①1mol 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

②1mol 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

③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mol HCl分子时释放431kJ的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2(g)=2HCl(g)

    B.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

    C.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

    D.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于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气体反应可以说明A(g)+B(g)⇌C(g)+D(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

    A. 反应容器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B. A气体和B气体的生成速率相等

    C. A、B、C三种气体的生成速率相等

    D. 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一定量的A、B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B(g)⇌2C(g),2min后,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A)=0.5mol/L,c(B)=0.75mol/L,c(C)=0.5mol/L,则A和B起始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2)将等物质的量的A和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过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C的反应速率是0.1mol/(L•min),A在5min末的浓度是   平均反应速率是  x的值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的五中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 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 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 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 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C. 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D. 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难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

 

B.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是不可逆的

 

C.

易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强电解质

 

D.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用作引流的是(  )

①过滤      ②蒸发      ③溶解     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