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B.氯水中加入稀硫酸,可增强氯水的漂白性
C.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分析 A.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B.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根据平衡移动判断;
C.NH3能与Cl2反应生成NH4Cl,该物质是一种白色固体物质;
D.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无毒.

解答 解:A.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应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故A正确;
B.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氯水中加入稀硫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左移动,次氯酸的浓度减小,氯水的漂白性减弱,故B错误;
C.NH3是碱性气体,可以与Cl2反应生成NH4Cl,该物质是一种白色固体物质,可根据是否冒白烟用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有泄漏,故C正确;
D.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无毒,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知识,主要考查白色污染、氯水的漂白性、氨气的化学性质学等知识,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Y有同素异形体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Z
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Z
D.原于半径:W>Z>Y>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B.“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
C.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D.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糖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过程均有沉淀生成,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氯化铁溶液
B.两种不同品牌的墨水混合
C.向饱和BaSO4溶液中加入浓BaCl2溶液
D.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治理氮氧化物(NOx)的污染是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I.NO能被灼热的铁粉还原为N2,同时生成FeO,利用下列装置模拟该反应.

已知:①浓硝酸可氧化NO;②NaOH溶液能与NO2反应,不与NO反应.
(1)上述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f→e→j→i→h→g(或g→h)→b→c→d(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装置D的作用是除去挥发出的HNO3等酸性气体.
(3)装置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Fe$\frac{\underline{\;\;△\;\;}}{\;}$2FeO+N2
(4)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烧瓶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反应开始时,铜片表面出现无色气泡,铜片逐渐变小,烧瓶上部空间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红棕色,随着反应的进行又逐渐变为无色;烧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蓝色.
II.实验室常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氮氧化物(NOx):NO+NO2+2NaOH═2NaNO2+H2O.设计实验验证产物Na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限选试剂:稀硫酸、KI-淀粉溶液、双氧水、酸性KMnO4溶液
(5)取适量NaNO2溶液,加入KI-淀粉溶液、稀硫酸,观察到溶液变蓝现象,证明其具有氧化性.
(6)参照(5),设计实验证明NaNO2有还原性取适量NaNO2溶液,滴加少许酸性KMnO4溶液,观察到溶液褪色,证明其具有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硫酸铜溶液吸收H2S:Cu2++S2-═CuS↓
B.磁性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3O4+8H+═Fe2++2Fe3++4H2O
C.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CO32-+CO2+H2O═2HCO3-
D.向KAl(SO4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盐酸的质量分数是37%,密度为1.18g/cm3.求这种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校化学课题组探究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工艺,他们设计的流程如图所示,在“焙烧“过程中铁元素转 为 Fe3O4.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焙烧”反应中,氧化产物是SO2,还原产物是Fe3O4
B.“酸溶”时的酸可以用稀硫酸代替
C.“过滤“后的滤液中Fe3+和Fe2+的浓度比为2:1
D.“氧化”时的氧化剂只能选取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含有a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2.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
A.x=0.3a,2Fe2++Cl2→2Fe3++2Cl-
B.x=0.7a,2Br-+Cl2→Br2+2Cl-
C.x=1.2a,2Fe2++2Br-+2Cl2→Br2+2Fe3++4Cl-
D.x=1.5a,2Fe2++4Br-+3Cl2→2Br2+2Fe3++6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