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在一定温度下将lmol CO(g)和lmol H2O(g)通入一个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a mol,再通入4molH2O(g),当再次达到平衡后,H2的物质的量n(H2)可能是(  )
A.n(H2)═a  molB.n(H2)═1 mol
C.a  mol<n(H2)<1 molD.1 mol<n(H2)<4 mol

分析 再通入4molH2O(g),因为可逆反应,平衡正向移动,但lmol CO(g)不能完全转化,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a mol,由反应中物质的量关系可知,生成氢气为amol,
再通入4molH2O(g),因为可逆反应,平衡正向移动,但lmol CO(g)不能完全转化,则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a  mol<n(H2)<1 mol,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可逆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可逆反应的特征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C原子守恒及CO不能完全转化,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lmoI丙烷共用电子对数为10 NA
B.0.5 moI甲烷和0.5 mol乙酸完全燃烧消耗的O2分子数都为0.2NA
C.标准状况下,1L辛烷充分燃烧后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frac{8}{22.4}$NA
D.1 mol甲醇与足量钠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2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现有药品和如图装置:质量为wg的锌片、稀H2SO4、无水硫酸铜和蒸馏水,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测定Zn的相对原子质量(气体体积均可认为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参见如图
(1)应选用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接口字母)DCBE.
(2)操作中,怎样加放试剂以保证不漏出氢气连接好装置后,打开③的活塞,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将试管倾斜一定角度,将锌片放在试管壁上,塞好塞子,缓慢竖起试管将锌片滑入硫酸中,使反应开始.
(3)以下是测量收集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则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②①③
①调整量筒内外液面调试使之相同
②使试管和量筒内气体都冷却至室温
③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
(4)若④中收集到水VmL(锌片反应完全),则锌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学表达式为$\frac{22400w}{V}$.
(5)由于锌片可能含不溶性杂质,实验测得的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比真实值偏高(填“偏高”或“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2-、OH-、CO32-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
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KOH、Ba(OH)2溶液中,缓慢通入CO2:KOH、Ba(OH)2、K2CO3、BaCO3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溶液中加入锌粉:Fe3+、Cu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强酸性溶液X中可能含有Fe2+、A13+、NH4+、CO32-、SO42-、C1-中的若干种,现取X溶液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一种无色、无毒的气体
B.沉淀F为Fe(OH)2
C.实验室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D
D.往溶液E中通入少量CO2,有沉淀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NH4ClB.H2O2C.NaClD.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含有大量Ba2+、H+、NO${\;}_{3}^{-}$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Fe2+B.NH${\;}_{4}^{+}$C.HCO${\;}_{3}^{-}$D.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在浓硝酸中放入Cu片,
(1)反应开始时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实验现象为溶液逐渐变篮色,有红棕色气体逸出.
(2)若Cu片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
(3)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的稀硫酸,这时Cu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原因是加入稀硫酸后,氢离子与原溶液中硝酸根离子构成强氧化性酸,又能与过量的铜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为了验证SO2的性质,某同学利用输液管设计了如图1微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装置l中的现象是褪色;装置3中证明SO2具有还原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装置2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是SO2+H2O=H2SO3,H2SO3显酸性
B.实验结束后将输液管1加热溶液不变色
C.实验结束后,可由a导管向装置中加水,将气体赶出后再拆装置,防止残留的SO2有毒气体污染环境
D.在a导管处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SO2
(4)装置4中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经测定反应后溶液中含有Mn2+和SO42-,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MnO4-+5SO2+2H2O=2Mn2++5SO42-+4H+
(5)该学生还利用上图部分仪器组装成的装置(如图2)证明S、C、Si非金属性强弱.可共选择的试剂有:硫酸、亚硫酸、硝酸、木炭、硅酸钠溶液.
①装置A中试剂X是硫酸;装置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H2O+Na2SiO3=H2SiO3↓+Na2CO3
②实验结论:因为酸性强弱是H2SO4>H2CO3>H2SiO3(填化学式),故非金属性是S>C>Si.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