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用2.4mol/L的H2SO4溶液配制100mL浓度为0.2mol/L的稀H2SO4,回答下列问题:
(1)需量取2.4mol/L的H2SO4溶液的体积是8.3ml.
(2)配制过程有下列几步操作:
A.用10mL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H2SO4溶液,注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B.将蒸馏水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cm~2cm处;
C.向烧杯中加入约20mL蒸馏水;
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
E.用 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F.将烧杯中溶液冷却后,沿玻璃棒转移到容量瓶;
G.盖好瓶塞,反复颠倒摇匀.
以上各步骤操作的先后顺序是CAFDBEG(填字母).
(3)取上述所配溶液10mL与足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0.48g.则该溶液浓度大于0.2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造成此误差的操作可能是A.
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
B.用量筒取2.4mol/LH2SO4溶液时俯视读数;
C.使用容量瓶前未干燥;
D.使用的烧杯和玻璃棒未洗涤彻底;
E.定容时将蒸馏水洒在容量瓶外面.

分析 (1)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需要浓硫酸的体积;
(2)根据实验操作的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排序,注意浓硫酸稀释应将浓硫酸加入水中;
(3)依据H2SO4~BaSO4之间关系,结合生成白色沉淀0.48g质量计算硫酸的浓度,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frac{n}{V}$进行误差分析;

解答 解:(1)用2.4mol/L的H2SO4溶液配制100mL浓度为0.2mol/L的稀H2SO4,设需要浓硫酸体积为V,则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得V×2.4mol/L=100mL×0.2mol/L,解得V=8.3mL;
故答案为:8.3;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浓硫酸稀释应将浓硫酸加入到水中,所以正确的顺序为:CAFDBEG;
故答案为:CAFDBEG;
(3)则:依据H2SO4 ~BaSO4
              1mol                        233g
     c(H2SO4)×0.01L                       0.48g
解得c(H2SO4)≈0.21mol/L,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大,故A选;
B.用量筒取2.4mol/LH2SO4溶液时俯视读数,导致量取的硫酸的体积偏小,硫酸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小,故B不选;
C.使用容量瓶前未干燥,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故C不选;
D.使用的烧杯和玻璃棒未洗涤彻底,导致部分溶质损失,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小,故D不选;
E.定容时将蒸馏水洒在容量瓶外面,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故E不选;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明确配制原理熟悉配制过程是解题关键,注意容量瓶使用注意事项,注意误差分析的方法,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关系不正确的是(  )
A.SO2具有漂白性,能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
B.Na2O2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都会生成氧气,可用作供氧剂
C.MgO、Al2O3熔点高,可用于耐高温材料
D.常温下,铝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可用铝槽车贮运浓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硫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铁钉遇冷浓硫酸发生了钝化.
(2)另称取铁钉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选用d(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NaOH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33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
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g.由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66.7%.
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H2和Q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d.
(4)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Q的理由是C+2H2SO4(浓)$\frac{\underline{\;\;△\;\;}}{\;}$2SO2↑+CO2↑+2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确认Q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c(选填序号).
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6)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D中黑色粉末变红,E中白色粉末变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已知有机物A~I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
①A与D、B与E、I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将新制Cu(OH)2悬浊液分别加入到有机物I、F中,加热,I无明显现象,F反应并生成砖红色物质
③C的实验式与乙炔相同,C为芳香族化合物且相对分子质量为104
④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与FeCl3能发生显色反应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H、F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名称分别为酯基、醛基.
(2)反应①~⑨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②③.
(3)I的结构简式为
(4)写出F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式为
(5)符合以下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17种;其中苯环上只有2种一元取代物的结构简式为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Cl2 0.014mol•L-1、H+ 0.001mol•L-1,废水排出的速度为10.0mL•s-1.为了除去此废水中的游离氯分子,并使废水变为中性,有人提出如下建议:在废水排出管A和B处分别注入一定流量的烧碱溶液(0.10mol•L-1)和Na2SO3溶液(0.10mol•L-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排出管A处发生的反应为SO32-+Cl2+H2O═SO42-+2Cl-+2H+
B.废水排出管B处发生的反应为H++OH-═H2O
C.A处溶液的流量为1.4 mL•s-1
D.B处溶液的流量为2.8 mL•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向50mL  1mol/L AlCl3溶液中加入1.5mol/L NaOH溶液amL,充分反应后,生成白色沉淀1.56g,则a的数值可能是(  )
A.40和120B.65和90C.40和90D.90和1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离子方程式,一定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CO2:CaCO3+2H+═Ca2++CO2↑+H2O
B.H2O2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2MnO4-+5H2O2+6H+═2Mn2++5O2↑+8H2O
C.铁屑溶于过量稀硝酸:3Fe+8H++2NO3-═3Fe2++2NO↑+4H2O
D.NaHCO3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反应:HCO3-+Ba2++OH-═B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一组是(  )
A.CO2、H2OB.C2H4、CH4C.Cl2、C2H2D.N2H4、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和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2W能与WY2反应生成W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Q
C.Y分别与其它四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以上化合物
D.Y、Z、Q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中性,也可能呈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