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在某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8mol的H2和0.6mol的I2,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H2(g)+I2(g)?2HI(g);△H<0.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
(1)计算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33.3,平衡时n(HI)=1mol;
(2)根据图1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 v(HI)为0.17mol/(L•min);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分钟时:①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填写增大、减小或不变)HI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c;(用图2中a~c的编号回答)
②若加入I2(g),H2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f.(用图2中d~f的编号回答)

分析 (1)根据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进行计算,在某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状态HI物质的量n=cV;
(2)根据v=$\frac{△c}{△t}$计算平均速率v(HI);
(3)①根据化学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温度改变,若平衡正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生成物浓度增大,反之,若平衡逆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K减少,生成物浓度减少;
②若加入I2,平衡正向移动,H2浓度减少.

解答 解:(1)图象中数据计算物质的平衡浓度为:
                             H2(g)+I2(g)?2HI(g)
起始量(mol/L)    0.4          0.3            0
变化量(mol/L)    0.25         0.25         0.5   
平衡量(mol/L)     0.15        0.05           0.5 
平衡常数K=$\frac{{c}^{2}(HI)}{c({H}_{2})c({I}_{2})}$=$\frac{0.{5}^{2}}{0.15×0.05}$=33.3,
平衡状态下n(HI)=0.5mol/L×2L=1mol,
故答案为:33.3;1mol;
(2)平均速率v(HI)=$\frac{0.5mol/L}{3min}$=0.17mol•L-1•min-1,故答案为:0.17mol;
(3)①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K减少,生成物浓度减少,故答案为:减少;c;
②若加入I2,平衡正向移动,H2浓度减少,故答案为:f.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移动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需要注意的是:化学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温度改变,若平衡正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反之则减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小组同学欲探究NH3与O2反应的反应过程,按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1)A、B装置中可选药品:浓氨水、H2O2、CaO、CaCO3、MnO2、浓盐酸、蒸馏水.
①则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B装置中锥形瓶中盛放的药品是CaO.
②E装置中氨气被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时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③F装置中可以看到有红棕色气体和白烟生成,红棕色气体是NO2(填化学式,下同),白烟的成分NH4NO3
(2)另一小组的同学撤掉A、C装置,只用剩余装置来完成此实验,B装置中分液漏斗盛放的是浓氨水,那么B装置中的锥形瓶中盛放的固体药品是Na2O2
(3)工业上制取的浓硝酸往往呈黄色,该小组成员设计实验探究硝酸呈黄色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
假设一:可能含有Fe3+
假设二:可能含有NO2
假设三:可能含有上述两种微粒.
检验是否含有Fe3+的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稀释,滴加KSCN溶液,如果溶液变红说明含有Fe3+,反之不含(补充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4)工业上用氨、氧气和水为原料制取硝酸铵,如果用17吨氨气,最多可制取40吨硝酸铵 (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进行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要比水大
B.进行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的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瓶口处
C.进行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进行蒸发操作时,应将蒸发皿中溶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分别位于不同的主族,X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0,Y为金属元素,Y与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相等,X与W所在族序数之和等于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W>Z>Y>X
B.X、Y、W都能与氧元素形成两种氧化物
C.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弱
D.W分别与X、Y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已知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均符合勒夏特列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温度时,Kap=1.0×10-12,若在该温度时,某溶液的c(H+)=1.0×10-7mol/L,则该溶液呈碱性.
(2)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如表:
溶质CH3COONaNaHCO3Na2CO3NaClONaCN
pH8.89.711.610.311.0
①上述盐溶液中的阴离子,结合质子(H+)能力最强的是CO32-
②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浓度均为0.01mol•L-1的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是D;将各溶液分别稀释100倍,pH变化最小的是A(填编号).
A.HCN         B.HClO        C.C6H5OH      D.CH3COOH
③据表数据,请计算0.1mol/L的NaCN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1.0×10-3mol/L
④要增大氯水中HClO的浓度,可向氯水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因为CO32-会结合反应Cl2+H2O?H++Cl-+HClO生成的H+,使平衡向右移动(写离子方程式并用必要的文字说明)
(3)在0.1mol/L的NaClO溶液中,写出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c(Na+)>c(ClO-)>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中记载了Arsenikon(雌黄),雄黄(As4S4)和雌黄(As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
(1)在古特蔡特测砷法中,Na3AsO4溶液与Zn反应生成AsH3,该反应中Na3AsO4a(填字母).
a.作氧化剂          b.作还原剂             c.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2)As2S3和SnCl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4S4和SnCl4并放出H2S气体,若As2S3和SnCl2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3)As2S3与足量浓硝酸发生反应,当生成48g S时,生成NO2的体积为112L(标准状况下),元素As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为+5(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含含硫微粒),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s2S3+10HNO3=2H3AsO4+3S+10NO2↑+2H2O.
(4)雄黄在空气中加热至300℃时会生成两种氧化物,其中之一为剧毒的砒霜(As2O3),另一种氧化物为SO2(填化学式),可用双氧水将As2O3氧化为H3AsO4而除去,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As2O3=2H3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不正确的是(  )
A.Na2SO3溶液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5SO32-+6H++2MnO4-=5SO42-+2Mn2++3H2O
B.铵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C.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Ca 2++2HCO 3 -+2OH -=BaCO 3↓+CO 3 2- 十2H 2 O
D.弱酸尼泊金酸(     )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HCO3--+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①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该装置有两处明显的错误,其中一处是缺少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的名称环形玻璃搅拌棒,另一处错误是小烧杯口和大烧杯口没有平齐.
②实验室提供了0.50mol/L和0.55mol/L两种浓度的NaOH溶液,应该选择0.55mol•L-1的溶液进行实验.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③如果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醋酸(CH3COOH)代替HCl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所求中和热相等(填“相等、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固体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图示装置还缺少的一种仪器为酒精灯.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气体;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2)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d(填字母).
abcd
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硅胶浓硫酸无水氯化钙
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
(3)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 当向D中缓缓通入少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黄色,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E中溶液分为两层,下层(苯层)为紫红色.
(4)装置F中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余氯,试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2OH-+Cl2=Cl-+Cl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