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已知常温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01mol•L-1的氨水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CH3COOH溶液,在滴加过程中溶液的pH与所加醋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100.4=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7
B.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再减小
C.常温下醋酸的电离常数约是1.67×10-5
D.Y点溶液中c(NH3•H2O)+c(OH-)=c(CH3COO-)+c(H+

分析 A.当氨水与醋酸等物质的量反应生成醋酸铵时,溶液显中性;
B.酸碱抑制水的电离,醋酸铵促进水的电离;
C.0.01mol•L-1的氨水溶液中pH=10.6,根据K(NH3•H2O)=$\frac{c(N{{H}_{4}}^{+})×c(O{H}^{-})}{c(N{H}_{3}•{H}_{2}O)}$计算;
D.Y点的溶质为等浓度的醋酸铵和NH3•H2O,根据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分析.

解答 解:A.X点,氨水和醋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醋酸铵,由于铵根离子和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相同,所以溶液显中性,即n=7,故A正确;
B.氨水溶液显碱性,抑制水的电离,随着醋酸的加入,生成醋酸铵,醋酸铵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当醋酸过量,溶液显酸性时,醋酸抑制水的电离,所以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再减小,故B正确;
C.0.01mol•L-1的氨水溶液中pH=10.6,溶液中c(OH-)=10-3.4mol•L-1,则K(NH3•H2O)=$\frac{c(N{{H}_{4}}^{+})×c(O{H}^{-})}{c(N{H}_{3}•{H}_{2}O)}$=$\frac{1{0}^{-3.4}×1{0}^{-3.4}}{0.01-1{0}^{-3.4}}$=1.67×10-5,由于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则常温下醋酸的电离常数约是1.67×10-5,故C正确;
D.Y点的溶质为等浓度的醋酸铵和NH3•H2O,溶液中物料守恒为c(NH3•H2O)+c(NH4+)=2c(CH3COOH)+2c(CH3COO-),电荷守恒为c(NH4+)+c(H+)=c(CH3COO-)+c(OH-),联立两个式子消去铵根离子的浓度可得:c(NH3•H2O)+c(OH-)=2c(CH3COOH)+c(CH3COO-)+c(H+),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时溶液定性判断及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明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电离常数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物质能发生消去反应且产物只有一种的是(  )
A.(CH33COHB.CH3OHC.CH3CHICH2CH3D.(CH33C-CH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绿矾(FeSO4•7H2O)可作还原剂、着色剂、制药等,在不同温度下分解,产物可能有各种铁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氧气、水.
已知SO3是一种无色晶体,熔点16.8℃,沸点44.8℃,氧化性及脱水性较浓硫酸强,能漂白某些有机染料,如品红等.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A-C)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检验绿矾的分解产物,装置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甲组由此得出绿矾的分解产物中含有SO2,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SO2(SO3)等气体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认为需要补做实验,乙对甲组同学做完实验的B装置的试管加热,发现褪色的品红溶液未恢复红色,可证明绿矾分解的产物中BC(填字母).
A.不含SO2B.可能含SO2C.一定含有SO3
(2)丙组同学选用甲组同学的部分装置和图(D-G)装置设计出了一套检验绿矾分解后所有气态产物的装置: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EFBDG(填装置序号);
②能证明分解产物中有O2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把G中的导管移出水面,撤走酒精灯,用姆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③能证明分解产物中有SO2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退色.
(3)为证明绿矾分解产物中含有三价铁,选用的实验仪器有试管,药匙、胶头滴管;选用的试剂为盐酸、KSCN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已知在298K和101kPa条件下,有如下反应:
反应Ⅰ:C(s)+O2(g)=CO2(g)△H1=-393.5kJ•mol-1
反应Ⅱ:2C(s)+O2(g)=2CO(g)△H2=-221kJ•mol-1
反应Ⅲ:N2(g)+O2(g)=2NO(g)△H3=+180.5kJ•mol-1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净化原理为反应Ⅳ:2NO(g)+2CO(g)?N2(g)+2CO2(g)△H=-746.5 kJ•mol-1,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低温.(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
(2)如果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为 2 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Ⅳ,0~4min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物质(mol)
时间
NOCON2CO2
起始0.401.0
2min 末2.00.801.6
4min 末1.6
①求 0~2min 内用 CO 来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v(CO)=0.10mol•Lˉ1•minˉ1
②试计算该温度下反应Ⅳ的化学平衡常数 K=1.6.
(3)若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反应Ⅳ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容积为3L,c(N2)随时间 t 的变化曲线 x 如图所示.
①若在 t2min时改变一个条件,c(N2)随反应时间 t 的变化如曲线 y 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快速将容器体积由3L压缩到2L.
②若在t2min时升高温度,t3min时重新达到平衡,请在图中画出在 t2~t4内 c(N2)的变化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分别用浓度均为0.5mol/L的NH3•H2O和NaOH溶液,滴定20mL0.01mol/L Al2(SO43溶液,随滴定溶液体积的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曲线2 代表滴加NH3•H2O溶液的变化曲线
B.b和d点对应的溶液均显碱性
C.b点溶液中c(NH4+ )>c(SO42- )>c(H+ )>c(OH-
D.df段导电能力升高的原因是发生了反应Al(OH)3+OH-═[Al(O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叙述或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为除去酸性CuCl2溶液中含有的少量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氨水,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
B.在工业合成NH3的反应中,采取高温措施
C.恒温下,对平衡体系H2(g)+Br2(g)?2HBr(g)加压,可使气体颜色变深
D.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不断缓慢地通入HCl气体,会析出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研究小组从甲苯出发,按下列路线合成染料中间体X和医药中间体Y.

已知:
①化合物A、E、F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NH2+O=→-N=
$\stackrel{Fe/HCl}{→}$(易被氧化).请回答: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C能发生氧化反应,不发生还原反应
B.化合物D能发生水解反应
C.化合物E能发生取代反应
D.化合物F能形成内盐
(2)B+C→D的化学方程式是
(3)化合物G的结构简式是NH2-CHO;
(4)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红外光谱检测表明分子中含有醛基;
1H-NMR谱显示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5)为探索新的合成路线,采用苯和乙烯为原料制备化合物F,请设计该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以KI和FeCl3反应为例(2Fe3++2I-?2Fe2++I2)设计实验,探究此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可选试剂:①0.1mol•L-1KI溶液②0.1mol•L-1 FeCl3溶液③0.1mol•L-1 FeCl2溶液 ④0.1mol•L-1 HCl溶液⑤0.1mol•L-1 FeSCN溶液⑥CCl4
实验步骤:
(1)取5mL0.1mol•L-1KI溶液,再滴加几滴0.1mol•L-1 FeCl3溶液
(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分成三份;
(3)取其中一份,加试剂⑥,振荡,CCl4层显紫色,说明反应生成碘;
(4)另取一份,加试剂⑤(填序号),现象溶液出现血红色,说明此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对增生性瘢痕早期进行${\;}_{38}^{90}$Sr(锶)干预可取得较好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r为于第4周期ⅡA 族
B.${\;}_{38}^{90}$Sr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14
C.${\;}_{38}^{90}$Sr与${\;}_{39}^{90}$Y互为同位素
D.${\;}_{38}^{90}$Sr的核内质子数为38,S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