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1)甲同学在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加入50mL冷水,再各滴加几滴酚酞试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钠(Na)、镁(Mg)、铝(Al)、钾(K)金属块,观察现象.
①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金属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②反应最剧烈的烧杯中金属是D(填字母序号);
A.钠          B.镁          C.铝         D.钾
③写出a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④实验中发现b、c两只烧杯中几乎没有什么现象,要想达到实验目的,请你帮助选择下列合适的方法BC(填字母序号).
A.把镁、铝的金属块换成金属粉末      B.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
C.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盐酸            D.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
(2)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非金属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他设计了如图装置以验证碳、氮、硅元素的原子的电子能力的强弱.

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可直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A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是块状固体;烧杯中盛放C的溶液.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可观察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①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AHNO3、CNa2SiO3(或K2SiO3);
②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NO3+CaCO3=Ca(NO32+H2O+CO2↑;
③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O+Na2SiO3═H2SiO3↓+Na2CO3或2CO2+2H2O+Na2SiO3═H2SiO3↓+2NaHCO3
④碳、氮、硅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顺序为氮>碳>硅.

分析 (1)①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失电子能力减弱,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
②先判断金属性强弱,然后根据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
③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书写;
④反应现象不明显,说明反应速率小,根据影响速率的因素分析;
(2)利用强酸制备弱酸进行,A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为硝酸;B是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则B为碳酸钙、C为硅酸钠,以此解答.

解答 解:(1)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失电子能力减弱,则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
故答案为:减弱;
②金属性:K>Na>Mg>Al,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故反应最剧烈的烧杯是D,
故答案为:D;
③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故答案为:2Na+2H2O=2Na++2OH-+H2↑;
④反应现象不明显,说明反应速率小,升高温度可以加快速率,所以把冷水换为热水,把水换为盐酸增大了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可以加快速率;
故答案为:BC;
(2)①利用强酸制备弱酸进行,A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硝酸;B是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则B为碳酸钙、C为硅酸钠或硅酸钾,
故答案为:HNO3;Na2SiO3(或K2SiO3);
②烧瓶中发生硝酸与碳酸钙的反应,方程式为2HNO3+CaCO3=Ca(NO32+H2O+CO2↑;
故答案为:2HNO3+CaCO3=Ca(NO32+H2O+CO2↑;
③烧杯中发生反应是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硅酸的反应,二氧化碳不足生成硅酸和碳酸钠,二氧化碳过量生成硅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Na2SiO3═H2SiO3↓+Na2CO3或2CO2+2H2O+Na2SiO3═H2SiO3↓+2NaHCO3
故答案为:CO2+H2O+Na2SiO3═H2SiO3↓+Na2CO3或2CO2+2H2O+Na2SiO3═H2SiO3↓+2NaHCO3
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由实验可知酸性:硝酸大于碳酸,碳酸大于硅酸,则非金属性氮>碳>硅,
故答案为:氮>碳>硅.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本题将元素及其化合物、元素周期律与实验知识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0℃时,1 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10-13NA
B.含0.1molNH4HSO4的溶液中,阳离子数目略小于0.2NA
C.C3H8分子中的2个H原子分别被1个-NH2和1个-OH取代,1mol此有机物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13NA
D.以Mg、Al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导线上流过NA个电子,则正极放出H2的体积为11.2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起氧化剂的是(  )
A.明矾作净水剂B.硅胶做干燥剂
C.漂粉精作消毒剂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下列各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

(1)用A装置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若用B装置制取氨气,则选用的药品是浓氨水与生石灰(或NaOH固体).
(2)收集干燥氨气时,选用的干燥剂是碱石灰(或生石灰),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用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无色酚酞试纸)置于试管口(或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变红),则氨气已集满(或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靠近瓶口,若产生白烟,则氨气已集满).
(3)图a、b、c、d是某学生设计的收集气体的几种装置.其中不能用于收集NO2的是bc;若用d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流向为②进①出(用序号说明).
(4)若用C装置与d装置相连制取并收集X气体,则X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③④,在d装置之后还应连接导管插入到盛某种液体的烧杯中,其目的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①CO2      ②NO       ③Cl2       ④SO2    ⑤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Al的活泼性强,故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AlCl3的方法生产Al
B.可以用钠加入氯化镁饱和溶液中制取镁
C.炼铁高炉中所发生的反应都是放热的,故无需加热
D.金属冶炼的本质是将化合态金属还原为游离态,冶炼方法由金属的活泼性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白磷(P4)晶体中,P原子与P-P键数目比为2:3
B.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华力,分子内都存在共价键
C.HF、HCl、HBr、HI四种物质的沸点依次升高
D.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2008年,三鹿等多家乳制品企业为使蛋白质含量检测合格而加入三聚氰胺,使多名儿童患肾结石,实验室可用下列实验装置测定三聚氰胺的分子式.

已知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取1.26g三聚氰胺样品,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CO2、H2O、N2,实验测得装置B增重0.54g,C增重1.32g,排入F中水的体积为672mL(可按标准状况计算).
(1)E装置的作用是用来排水,以测定氮气的体积.
(2)需要加热的装置是AD(填字母代号).
(3)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氧气.
(4)F处读数时应该注意:量筒内的液面与广口瓶内的液面相平、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
(5)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3N6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NaClB.HClC.NaOHD.Ca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甲,乙两同学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硝酸与铁反应的产物.
文献记载:
I.在浓硝酸和活泼金属反应过程中,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其生成的产物有+4、+2、-3价等氮的化合物.
Ⅱ.FeSO4+NO?Fe(NO)SO4(棕色)△H<0.
Ⅲ.NO2和NO都能被KMnO4氧化吸收
Ⅳ.铁氰化钾化学式为K3[Fe(CN)6]:亚铁氰化钾化学式为K4[Fe(CN)6]
3Fe2++2[Fe(CN)6]3-═Fe3[Fe(CN)6]2↓(蓝色沉淀)
4Fe3++3[Fe(CN)6]4-═Fe4[Fe(CN)6]3↓(蓝色沉淀)
甲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CO2,关闭弹簧夹.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浓硝酸缓慢滴入烧瓶中,关闭活塞.无明显现象.
加热烧瓶,反应开始后停止加热.①A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逐渐变浅; B中溶液变棕色; C中溶液紫色变浅.
②反应停止后,A中无固体剩余,得100mL的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入浓硝酸加热前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B
A.常温下铁和浓硝酸不反应
B.铁遇浓硝酸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
C.反应需要催化剂
(2)甲的实验操作中通入CO2的主要目的是A
A.排除反应体系中的空气,防止干扰
B.将产生的气体压入后续装置吸收
C.维持系统内压强平衡
(3)甲取少量B中溶液,加热,现象是AD
A.棕色溶液变浅绿色     B.棕色溶液变无色   C.有红棕色气体逸出
D.有无色气体逸出       E.产生红褐色沉淀
(4)乙认为有NO生成的证据不足.乙仍采用该装置和操作进行对照实验,浓硝酸换成稀硝酸,证明有NO生成的实验现象是A中没有红棕色气体生成B中溶液变为棕色
(5)将A所得溶液稀释至500mL,取少量稀释后的溶液调节pH后,滴加铁氰化钾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另取稀释后的溶液25.00mL加入过量的KI固体,充分反应后pH至7左右,滴入几滴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0.25mo1/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共消耗Na2S2O3溶液16.00mL.(己知:I2+2S2O32-=2I-+S4O62-),则A中所得溶液的c(Fe3+)=0.16mo1/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