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已知X、Y、Z、R、Q为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36号元素.相关信息如下:
X元素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Y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
Z元素被誉为“太空金属”,也有“生物金属”之称,其基态原子次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
R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十一列
Q元素在周期表里与R元素在同一个分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X3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3,离子化合物YX5的电子式是
(2)CO与Y2属于等电子体,1 个CO分子中含有的π键数目是2个.
(3)工业上利用ZO2和碳酸钡在熔融状态下制取化合物A(A可看做一种含氧酸盐).A晶体的晶胞为正方体(如图1).
①制备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TiO2+BaCO3═BaTiO3+CO2↑;
②在A晶体中,Z的配位数为6;
③在A晶体中,若将Z元素置于立方体的体心,Ba元素置于立方体的顶点,则O元素处于立方体的面心.
(4)R2+离子的外围电子层电子排布式为3d9.R2O的熔点比R2S的高(填“高”或“低”).
(5)Q元素和硫(S)元素能够形成化合物B.B晶体的晶胞为正方体(如图2),若晶胞棱长为540.0pm,则晶胞密度为$\frac{4×\frac{(65+32)g/mol}{6.02×1{0}^{23}mo{l}^{-1}}}{(540×1{0}^{-10}cm)^{3}}$=4.1g•cm-3(列式并计算).

分析 已知X、Y、Z、R、Q为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36号元素,X元素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则X为H元素;Y元素原子的核外p轨道电子数比s轨道电子数少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3,则Y为N元素;Z元素被誉为“太空金属”,也有“生物金属”之称,其基态原子次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则Z为Ti元素;R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十一列,属于第IB族,在第四周期,所以R为Cu;Q元素在周期表里与R元素在同一个分区,则Q为Zn元素.
(1)NH3中N原子形成3个键,含有1对孤电子对,杂化轨道数目为4;NH5属于离子化合物,由铵根离子与氢负离子构成,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
(2)CO与N2属于等电子体,二者结构相似,故CO的结构式为C≡O;
(3)①根据均摊法,可知晶胞中Ba原子数目为1,O原子数目为3、Ti原子数目为1,故A为BaTiO3,反应还②顶点Z原子与棱中心的氧原子相邻;
③在A晶体中,若将Z4+置于立方体的体心,Ba2+置于立方体的顶点,则O2-处于立方体的面心;
(4)R为Cu,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失去4s、3d能级个1个电子形成Cu2+;离子电荷相同,离子晶体中离子半径越小,晶体的熔点越高;
(5)根据均摊法计算晶胞中Zn、S原子数目,结合阿伏伽德罗常数表示出晶胞质量,再根据ρ=$\frac{m}{V}$计算.

解答 解:已知X、Y、Z、R、Q为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36号元素,X元素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则X为H元素;Y元素原子的核外p轨道电子数比s轨道电子数少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3,则Y为N元素;Z元素被誉为“太空金属”,也有“生物金属”之称,其基态原子次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则Z为Ti元素;R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十一列,属于第IB族,在第四周期,所以R为Cu;Q元素在周期表里与R元素在同一个分区,则Q为Zn元素.

(1)NH3中N原子形成3个键,含有1对孤电子对,杂化轨道数目为4,N原子杂化类型为sp3,NH5属于离子化合物,由铵根离子与氢负离子构成,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sp3
(2)CO与N2互为等电子体,二者结构相似,所以CO分子结构式为C≡O,则1 个CO分子中含有的π键数目是2,
故答案为:2;
(3)①可知晶胞中Ba原子数目为1,O原子数目为12×$\frac{1}{4}$=3、Ti原子数目为8×$\frac{1}{8}$=,故A为BaTiO3,反应还生成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TiO2+BaCO3═BaTiO3+CO2↑,
故答案为:TiO2+BaCO3═BaTiO3+CO2↑;
②由BaTiO3晶胞可知,每个Ti4+周围有6个O2-,所以Ti4+的氧配位数为为6,
故答案为:6;
③在BaTiO3晶体中,若将Ti4+置于立方体的体心,Ba2+置于立方体的顶点,则O2-只能处于立方体的面心,
故答案为:面心;
(4)R为Cu,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则Cu2+离子的外围电子层电子排布式为3d9;离子电荷相同,氧离子半径小于硫离子半径,所以Cu2O的熔点比Cu2S的高;
故答案为:3d9;高;
(5)晶胞中S原子数目为8×$\frac{1}{8}$+6×$\frac{1}{2}$=4,Zn原子位于晶胞内部,共4个,则晶胞质量为4×(65+32)g/mol÷6.02×1023mol-1),晶胞的体积为(540.0×10-10cm)3,则密度为ρ=$\frac{4×\frac{(65+32)g/mol}{6.02×1{0}^{23}mo{l}^{-1}}}{(540×1{0}^{-10}cm)^{3}}$=4.1g•cm-3
故答案为:$\frac{4×\frac{(65+32)g/mol}{6.02×1{0}^{23}mo{l}^{-1}}}{(540×1{0}^{-10}cm)^{3}}$=4.1.

点评 本题是对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查,涉及核外电子排布、杂化类型、等电子体、晶体类型与性质、晶胞计算等,掌握均摊法进行晶胞有关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由硫磺、火硝和木炭粉均匀混合而成,点燃后可能发生的反应:S+2KNO3+3C═N2↑+3CO2↑+X(已配平),则物质X是(  )
A.K2SB.SO2C.H2SD.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镍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是许多领域尤其是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原料.羰基法提纯粗镍涉及的两步反应依次为:
①Ni(S)+4CO(g)$\stackrel{50℃}{?}$ Ni(CO)4(g)+Q
②Ni(CO)4(g)$\stackrel{230℃}{?}$ Ni(S)+4CO(g)
完成下列填空:
(1)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要提高反应(1)中Ni(CO4)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大压强、从反应体系中移走Ni(CO)4(g).
(2)若反应(2)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重新达到平衡时bc.
a.平衡常数K增大                   b.CO的浓度减小
c.Ni的质量减小                     d.v[Ni(CO)4]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已知X、Y、Z都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Z的氢化物的沸点是同主族元素中最高的
B.由X、Y、Z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组成的具有10电子的微粒只有2种
C.仅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止一种
D.X和Z可以组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2:1常温下为液态的两种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钛、铬、铁、镍、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重要用途.
(1)钛铁合金是钛系储氢合金的代表,该合金具有放氢温度低、价格适中等优点.
①Ti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24s2
②Fe的基态原子共有7种不同能级的电子.
(2)制备CrO2Cl2的反应为K2Cr2O7+3CCl4═2KCl+2CrO2Cl2+3COCl2↑.
①上述化学方程式中非金属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Cl>C(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COCl2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构型,COCl2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3:1,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
(3)NiO、FeO的晶体结构均与氯化钠的晶体结构相同,其中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10-2 nm和7.8×10-2 nm.则熔点:NiO>(填“>”、“<”或“=”)FeO.
(4)Ni和La的合金是目前使用广泛的储氢材料,具有大容量、高寿命、耐低温等特点,在日本和中国已实现了产业化.该合金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该晶体的化学式为LaNi5
②已知该晶胞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密度为d g•cm-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胞的体积是$\frac{M}{{{N_A}•d}}$ cm3(用含M、d、NA的代数式表示).
③该晶体的内部具有空隙,且每个晶胞的空隙中储存6个氢原子比较稳定.已知:a=511pm,c=397pm;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8.98×10-5g•cm-3;储氢能力=$\frac{储氢后氢气的密度}{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若忽略吸氢前后晶胞的体积变化,则该储氢材料的储氢能力为12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碱石灰(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1)他们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其原因是NH3的密度小于空气.

(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气(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乙填(“甲”“乙”或“丙”).
(4)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实验装置还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来制取纯净的氨气,你判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丙(填“甲”“乙”或“丙”).
(5)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简述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已收集满(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产生,则证明已收集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铜、镓、硒、硅等元素的化合物是生产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请回答:
(1)基态铜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已知高温下CuO→Cu2O+O2,从铜原子价层电子结构(3d和4s轨道上应填充的电子数)变化角度来看,能生成Cu2O的原因是CuO中铜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 94s0,Cu2O中铜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10,后者处于稳定的全充满状态而前者不是.
(2)硒、硅均能与氢元素形成气态氢化物,则它们形成的组成最简单的氢化物中,分子构型分别为V形、正四面体,若“Si-H”中共用电子对偏向氢元素,氢气与硒反应时单质硒是氧化剂,则硒与硅的电负性相对大小为Se>Si(填“>”、“<”).
(3)SeO2常温下白色晶体,熔点为340~350℃,315℃时升华,则SeO2固体的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若SeO2类似于SO2是V型分子,则Se原子外层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2
(4)与镓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硼元素具有缺电子性(价电子数少于价层轨道数),其化合物可与具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生成配合物,如BF3能与NH3反应生成BF3•NH3.BF3•NH3中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B与N之间形成配位键.
(5)金刚砂(SiC)的硬度为9.5,其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则金刚砂晶体类型为原子晶体,在SiC中,每个C原子周围最近的C原子数目为12个;若晶胞的边长为a pm,则金刚砂的密度表达式为$\frac{4×40}{{N}_{A}×(a×1{0}^{-10})^{3}}$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A、B、C、D、E、F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与其氢化物反应形成离子化合物甲;A与D可以按照原子个数比4:1形成化合物乙,且乙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E与B同主族,C的阳离子与F的阴离子相差一个电子层,且可形成离子个数比为2:1的离子化合物丙.
(1)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丙的电子式为,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VA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②③.
①化合物乙分子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②C、D、E、F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D>E>F
③B、E形成的氢化物中,B的氢化物更稳定
④化合物甲和化合物丙都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3)将F燃烧的产物通入BaCl2和HNO3的混合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并放出无色气体,请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反应3SO2+2NO3-+3Ba2++2H2O═3BaSO4↓+2NO↑+4H+
(4)写出一个由以上元素构成的10电子微粒与18电子微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H3+H2S═2NH4++S2-或NH3+HS-═NH4++S2-或NH3+H2S═NH4++HS-
(5)甲溶液显酸性(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原因是NH4++H2O?NH3•H2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设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已知 N2(g)+3H2 (g)═2NH3(g)△H=-92.4 kJ•mol-1,当有 1molNH3时,上述反应的△H 变为-46.2 kJ•mol-1
B.1mol 羟基(-OH)与 17gNH3所含电子数都为NA
C.由 8.0gCH3COONa 和少量 CH3COOH 形成的中性溶液中,CH3COO-数目为0.1NA
D.常温常压下,7.1gCl2与足量的Fe粉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