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根据对角线规则,铍和铝的性质具有相似性
B.在H3O+、NH4+和[Cu(NH34]2+中都存在配位键
C.O3与SO2的结构相似
D.P4和CH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28ˊ

分析 A、铍和铝处于对角线上,所以铍和铝的性质具有相似性;
B、在物质或离子中中心原子含有空轨道,和含有孤电子对的原子或离子能形成配位键;
C、原子总数相同、电子总数或价电子总数相同的互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似,根据等电子体的概念分析解答;
D、P4是内空的正四面体,键角60°,而CH4是五原子形成的正四面体.

解答 解:A、铍和铝处于对角线上,根据对角线规则,所以铍和铝的性质具有相似性,故A正确;
B、H3O+氧提供孤电子对,氢离子提供空轨道形成配位键,NH4+氧原子提供孤电子对,氢离子提供空轨道,和[Cu(NH34]2+中铜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故B正确;
C、SO2与O3中原子个数相等,电子总数不相同,但价电子总数相同,所以是等电子体,其空间构型相似,故C正确;
D、P4是内空的正四面体,分子中键角60°,而CH4是五原子形成的正四面体,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考查配位键的判断,明确配位键的形成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注意配位键形成的条件,一方要提供空轨道,另一方提供孤电子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硫酸亚铁是人体常用的补铁剂,缺少Fe2+会导致缺铁性贫血.绿矾(FeSO4•7H2O)在不同温度下易分解得各种铁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已知SO3是一种无色晶体,熔点16.8℃,沸点44.8℃,氧化性及脱水性较浓硫酸强,能漂白某些有机染料,如品红等.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组同学按照图1装置做绿矾的分解实验,并检验其分解产物.装置B中观察到品红褪色,第一组同学得出结论:绿矾的分解产物中含有至少含有SO2和SO3的一种.
(2)第二组同学为了进一步探究褪色的原因,对第一组同学做完实验B装置的试管加热,发现褪色的品红溶液未恢复红色,则可证明绿矾分解的产物中BC.(填字母)
A.不含SO2           B.一定含有SO3           C.可能含SO2
(3)第三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绿矾受热分解还可能有O2放出,为此,第三组同学从图2中选取了部分仪器设计了一套检验绿矾分解的气体产物装置:
①第三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e→f→b→c→g.
②验证分解产物中有O2的简要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是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松开拇指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4)检验绿矾分解产物中含有三价铁,应选用的实验仪器有试管、胶头滴管、药匙;选用的试剂为盐酸或稀硫酸、KSCN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 g钠由原子变成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1NA
B.0.2NA个硫酸分子与19.6 g磷酸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28 g氮气所含原子数为NA
D.NA个氧分子与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向含Fe2(SO43、CuCl2、H2SO4的混合溶液中投入足量的Fe粉,充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物质经干燥,称得其质量比加入的铁粉质量减轻16g,此时溶液中c(Fe2+)是原混合液中c(Cu2+)的3倍(反应前后体积没有变化),溶液中c(SO42-)与c(Cl-)之比是(  )
A.1:2B.2:1C.1:3D.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常温下,相同pH的氢氧化钠和醋酸钠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c两点溶液的导电能力b>c
B.用等浓度的盐酸分别与等体积的b、c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盐酸体积Vb>Vc
C.c点溶液中c(H+)=c (OH-)+c(CH3COOH)
D.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向20.0gCu 和Cu2S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S单质、Cu(NO32和标准状况下4.48LNO.过滤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1.0L,金属离子完全沉淀,此时溶液呈中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u与Cu2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1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mol/L
C.Cu(OH)2沉淀质量为29.4g
D.Cu、CuS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4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某化学小组研究盐酸被氧化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1)研究盐酸被MnO2氧化.
实验操作现象
I常温下将MnO2和12mol•L-1浓盐酸混合溶液呈浅棕色,略有刺激性气味
II将 I中混合物过滤,加热滤液生成大量黄绿色气体
III加热MnO2和4mol•L-1稀盐酸混合物无明显现象
①已知MnO2呈弱碱性. I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nO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MnO2+4HCl═MnCl4+2H2O.
②II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nCl4═Cl2↑+MnCl2
③III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H+)或c(Cl-)较低,设计实验(图1)IV进行探究:

将实验 III、IV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III中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c(H+)、c(Cl-)较低,需要增大到一定浓度才能被MnO2氧化;将 i、ii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MnO2氧化盐酸的反应中c(H+)变化的影响大于c(Cl-).
④用图2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 V:
ⅰ.K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
ⅱ.向右管中滴加浓H2SO4至c(H+)≥7mol•L-1,指针偏转幅度变化不大
ⅲ.再向左管中滴加浓H2SO4至c(H+)≥7mol•L-1,指针向左偏转幅度增大
将ⅰ和ⅱ、ⅲ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HCl的还原性与c(H+)无关;MnO2的氧化性与c(H+)有关,c(H+)越大,MnO2的氧化性越强.
(2)研究盐酸能否被氧化性酸氧化.
①烧瓶中放入浓H2SO4,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滴加浓盐酸,烧瓶上方立即产生白雾,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浓硫酸不能(填“能”或“不能”)氧化盐酸.
②向试管中加入3mL浓盐酸,再加入1mL浓HNO3,试管内液体逐渐变为橙色,加热,产生棕黄色气体,经检验含有NO2
实验操作现象
I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伸入棕黄色气体中试纸先变蓝,后褪色
II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伸入纯净Cl2试纸先变蓝,后褪色
III
通过实验 I、II、III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l2,III的操作是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伸入纯净的NO2中.
(3)由上述实验得出:盐酸能否被氧化与氧化剂的种类、c(Cl-)、c(H+)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去皮苹果放在空气中久置变黄与纸张久置变黄原理相似
C.高纯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D.酸雨以及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通常都与氮的含氧化合物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阅读下列实验内容,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某学生为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1.00mL待测硫酸配制100mL稀H2SO4溶液;以0.14mol•L-1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H2SO425.00mL,滴定终止时消耗NaOH 溶液15.00mL.该学生用标准0.14mol•L-1NaOH溶液滴定硫酸的实验操作如下:
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H2SO425.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刻度“0”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ECDBAGF;
②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酚酞;
③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无色变为浅红色(或粉红色)且半分钟不褪去.
(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滴定结果(填“偏小”、“偏大”或“恰好合适”)偏大.
(3)配制准确浓度的稀H2SO4溶液,必须使用的主要容器是100mL容量瓶.
(4)如有1mol/L和0.1mol/L的NaOH溶液来滴定上述稀硫酸,应用0.1mol/L的NaOH溶液,原因是溶液浓度越稀,误差就越小.
(5)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乙(选填“甲”或“乙”)中.
(6)观察碱式滴定管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结果会导致测得的稀H2SO4溶液浓度测定值偏小(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7)计算待测硫酸(稀释前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结果到小数点后二位)4.20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