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单质及其合金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1)金属铝的生产是以Al2O3为原料,与冰晶石(Na3AlF6)在熔融状态下进行电解,则化学方程式为 。
其电极均由石墨材料做成,则电解时不断消耗的电极是 (填“阴极”或“阳极”)。
(2)对铝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处理过的铝材为阳极,在H2SO4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反应式为 。
(3)铝电池性能优越,Al-Ag2O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化学反应为:2Al+3Ag2O+2NaOH+3H2O2Na[Al(OH)4]+6Ag, 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正极附近溶液的pH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Ⅱ.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1)如图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N2和H2反应生成1 mol NH3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合成氨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ΔH的数值用含字母a、b的代数式表示)。
(2)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2NH3(g)。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N2和H2通入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平衡常数不变的是 。
A.增大压强 |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
C.使用催化剂 | D.降低温度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有NH4+、K+、Na+、Mg2+、Ba2+、Al3+、Cl-、I-、NO3-、CO32-、S2-、SO42-、AlO2-、MnO4-,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取pH试纸检验,溶液呈强酸性,可以排除________离子的存在;
(2)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后CCl4层呈紫色,可以排除________离子的存在;
(3)另取出部分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滴加完毕后,溶液均无沉淀产生,则又可以排除________离子的存在;
(4)取出部分上述碱性溶液滴加Na2C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________离子存在,又可排除________离子的存在;
(5)将(3)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化合物A、B是中学常见的物质,其阴阳离子只能从下表中选择:
阳离子 | K+、Na+、Fe2+、Ba2+、NH4+、Ca2+ |
阴离子 | OH-、NO3—、I-、HCO3—、AlO2—、H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将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2)把一定量铁粉放入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Fe2+和Fe3+的浓度恰好相等。
则Fe粉和氯化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向40mL 1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并将溶液分成两等份。
①一份加热、蒸干、灼烧,所得固体的化学式是 。
②将NaHSO4固体放入另一份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正三价铁元素有一定的氧化性,FeCl3溶液吸收一定量SO2后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H+,OH-,H2O外,溶液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有________。
A.Fe2+ | B.Fe3+ | C.Cl- | D.SO42— E.H2SO3 |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步骤1: | |
步骤2: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亚氯酸钠(NaClO2)常用于水的消毒和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用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
②Ksp(FeS)=6.3×10-18 ; Ksp(CuS)=6.3×10-36 ;Ksp(PbS)=2.4×10-28
(1)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工艺流程中的NaClO3、ClO2、NaClO2都是强氧化剂,它们都能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若用二氧化氯和浓盐酸制取Cl2,当生成5 mol Cl2时,通过还原反应制得氯气的质量为 g。
(2)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晶体的所需操作依次是 (填写序号)。
a蒸馏;b灼烧;c过滤;d冷却结晶;e蒸发
(3)印染工业常用亚氯酸钠(NaClO2)漂白织物,漂白织物时真正起作用的是HClO2。
下表是 25℃时HClO2及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 | HClO2 | HF | HCN | H2S |
Ka/mol?L-1 | 1×10-2 | 6.3×10-4 | 4.9×10-10 | K1=9.1×10?8 K2=1.1×10?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高锰酸钾在实验室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实验室以二氧化锰为主要原料制备高锰酸钾。其部分流程如下:
(1)第①步加热熔融应在 中进行.而不用瓷坩埚的原因是 (用化学程式表示)。
(2)第④步通入CO2,可以使Mn片发生反应.生成MnO4—和M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则完成反应时,转化为KMnO4的占全部K2MnO4的百分率约为 (精确到0.1%)。
(3)第⑤步趁热过滤的是 。
(4)第⑥步加热浓缩至液面有细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冷却结晶、 、洗涤、干燥。干燥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H2O2和KMnO4,都是常用的强氧化剂。若向H2O2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则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会褪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该反应说明H2O2的氧化性比KMnO4 (填“强”或“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将FeCl3溶液与NH4SCN溶液混合发生如下反应
①Fe3++SCN- Fe(SCN)2+ K1="200" ②Fe(SCN)2++SCN- Fe(SCN)2+ K2
红色 深红色
(1)已知:若起始c(Fe3+)、c(SCN-)均为0.001 mol/L,测得混合溶液中c(Fe3+)约为8.5×10-4 mol/L,c[Fe(SCN)2+]约为1.5×10-4 mol/L,c[Fe(SCN)2+]约为5×10-6 mol/L,则反应②的平衡常数K2为 。
(2)取两份混合溶液,分别向溶液中滴加同体积同浓度的FeCl3溶液与NH4SCN溶液,溶液颜色均加深,其原因是 。仔细观察,滴加NH4SCN溶液时,混合液颜色更深一些,其原因是 。
(3)向FeCl2与NH4SCN混合溶液中滴加酸化的H2O2溶液,溶液先变红,写出H2O2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继续滴加H2O2,溶液褪色,产生大量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且硫氰根中氮元素全部转化为N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不溶于稀盐酸白色沉淀生成。写出H2O2与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为测定某溶液中c(Cl-),取待测液V1 mL,向其中加入V2 mL浓度为c2 mol/L的AgNO3溶液(过量),再加入少量铁铵矾[NH4Fe(SO4)2·12H2O]作指示剂,用NH4SCN标准溶液(浓度为c3 mol/L)滴定剩余的Ag+,消耗NH4SCN溶液体积为V3 mL。(已知Ag++SCN- = AgSCN↓(白色沉淀),Ksp(AgSCN)=4.9×10-13、Ksp(Ag Cl)=1.56×10-10)。请回答:
①在用NH4SCN标准溶液滴定前,应先通过过滤除去生成的AgCl,若不过滤,则测定结果将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②最终测得c(Cl-)=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Ca2+、Ba2+、CO32-、SO42-. 现取三份各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08mol气体;
第三份加入足量BaCl2 溶液后,得到干燥沉淀12.54g,经足量的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由第一份进行的实验推断该混合物是否一定含有Cl- : ,原因是 .
(2)由第二份进行的实验可知混合物中应含有 离子,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
(3)由第三份进行的实验可知12.54g 沉淀的成份为 。请计算形成该沉淀的原混合物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要求计算过程)
(4)综合上述实验,你认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K+、NH4+、CO32-、SO42-,可能含有Cl-,且n(K+)≥0.04mol |
B.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H4+、CO32-、SO42-,可能含有Ca2+、 K+、Cl- |
C.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H4+、CO32-、SO42-,可能含有K+、Cl- |
D.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H4+、SO42-,可能含有Ca2+、K+、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