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 NA)(  )
A.在标准状况下,22.4L 水所含分子数目为 NA
B.1mol•L-1K2SO4溶液所含 K+数目为 2NA
C.1 mol 钠与氧气反应生成 Na2O 或 Na2O2时,失电子数目均为 NA
D.O2 的摩尔体积约为 22.4 L•mol-1

分析 A.气体摩尔体积使用对象为气体;
B.溶液体积未知;
C.钠与氧气反应无论生成 Na2O 还是 Na2O2,钠都变为+1价钠离子;
D.摩尔体积与气体状况有关.

解答 解:A.标况下水是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A错误;
B.溶液体积未知,依据n=CV可知,无法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
C.mol 钠与氧气反应生成 Na2O 或 Na2O2时,共生成1mol钠离子,失电子数目均为 NA,故C正确;
D.摩尔体积与气体状况有关,气体状况未知,无法确定气体摩尔体积,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和常见有机物结构是解题关键,注意气体摩尔体积所以条件和对象,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亚氯酸钠(NaClO2)是重要漂白剂.探究小组开展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Ⅰ:制取NaClO2晶体按图装置进行制取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低于38℃时析出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
(1)组装好仪器后,检查整套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K1、K2,然后向①、⑤中加水没过干燥管下端,用酒精灯微热三颈烧瓶,若①、⑤处有气泡,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①、⑤干燥管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
(2)用50%双氧水配制30%的H2O2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外,还需要量筒(填仪器名称)
(3)装置③的作用安全瓶,防倒吸
(4)装置④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2OH-+H2O2=2ClO2-+O2+2H2O
(5)如果撤去④中的冷水浴,可能导致产品中混有的杂质是NaClO3、NaCl
(6)反应后,经以下步骤可从装置④的溶液获得NaClO2晶体.
I、55℃蒸发结晶;ii、趁热过滤;iii、…;iv、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写出步骤iii的具体操作:将38℃-60℃温水沿玻璃棒注入漏斗没过沉淀,待水自然流尽后,再次加水,重复2-3次
实验Ⅱ:样品杂质分析与纯度测定
(7)上述实验制得的NaClO2晶体中含少量Na2SO4.产生Na2SO4最可能的原因是a
a.②中有SO2气体产生,并有部分进入④装置内
b.②中浓硫酸挥发进入④中与NaOH中和
c.②中的硫酸钠进入到④装置内
(8)测定样品中NaClO2的纯度.测定时进行如下实验:
准确称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KI晶体,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lO2-+4I-+4H+=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稀释成100mL待测溶液取25.00mL待测溶液,加入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V mL(已知:I2+2S2O32-=2I-+S4O62-
①确认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加最后一滴Na2S2O3标准液时,溶液蓝色恰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复原
②所称取的样品中NaClO2的物质的量为c•V•10-3mol(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按照已学知识判断其中属于酸的是(  )
A.NH3B.CH4C.NaHCO3 D.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I.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放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2D(g).经5min后达到平衡,平衡时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v(C)=0.1mol/(L•min).则:
(1)x=2.
(2)前5min内B的反应速率v(B)=0.05mol/(L•min).
(3)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50%.
II.水蒸气通过炙热的碳层发生反应:C(s)+H2O(g)?CO(g)+H2(g)△H.
(4)已知:K(300℃)<K(350℃),则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5)上述反应在t0时刻达到平衡,在t1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后正反应速率(ν)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填出对应的编号.
①缩小容器体积b; ②降低温度f
(6)已知反应①CO(g)+CuO(g)?CO2(g)+Cu(s)②H2(g)+CuO(g)?Cu(s)+H2O(g) 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该温度下反应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K=$\frac{{K}_{1}}{{K}_{2}}$(用K1和K2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把0.05molNaOH晶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导电性变化最小的是(  )
A.自来水B.0.5 mol/L盐酸C.0.5mol/L 氨水D.0.5 mol/L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金属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钠燃烧产生火灾时,不能用水来灭火
B.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以隔绝空气
C.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剧烈反应后能生成金属铜
D.向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加入绿豆大小的一块钠,可观察到溶液变红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化学实验中,经常将四氯化碳加入碘水中将碘提取出来,这种常用的混合物分离方法叫做萃取,其中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Fe(SO42•6H2O]是一种稳定的还原剂,其制备流程如图1:

(1)硫酸浓度过大,反应过快同时会使FeSO4溶液中混有Fe3+(填离子符号).
(2)铁粉中混有少量P、S等元素,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实验中应采取的措施在通风橱里进行.
(3)铁粉未完全反应,就得趁热过滤,图2中合适的过滤装置是B.
几种物质的溶解度(g/100gH2O)
物质0℃10℃20℃30℃40℃50℃70℃
FeSO4•7H2O28.840.048.060.073.3--
(NH42SO470.67375.478.08184.594.9
(NH42SO4•FeSO4•6H2O14.518.121.224.527.931.338.5
(4)利用FeSO4与(NH42SO4制备(NH4)2Fe(SO42•6H2O的原理是由于(NH42Fe(SO42•6H2O溶解度较小,发生FeSO4+(NH42SO4+6H2O=(NH42Fe(SO42•6H2O,析出晶体(用化学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5)将(NH42SO4晶体加入到FeSO4滤液中,加热搅拌至全部溶解,再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有晶膜出现时,静置冷却结晶,抽滤,用少量乙醇洗涤晶体2~3次,将晶体放在表面皿上晾干,最终得到的产品质量为19.6g,本次实验产率为77.8%(本次实验使用4.0g铁粉,剩余0.4g未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区分乙烷和乙烯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