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在第3周期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HClO4,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OH,显两性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是Al(OH)3,该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氢氧钠溶液分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Al(OH)3+OH-=AlO2-+H2O.

分析 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故第三周期中Cl元素非金属性最强,Na的金属性最强,故HClO4的酸性最强,NaOH碱性最强;
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
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Al(OH)3+OH-=AlO2-+2H2O,
故答案为:HClO4;NaOH;Al(OH)3;Al(OH)3+3H+=Al3++3H2O;Al(OH)3+OH-=AlO2-+H2O.

点评 本题考查周期表的结构与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原子结构与位置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t℃时,有pH=1的稀硫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2
①该温度下(t℃),将100mL0.1mol•L-1的稀H2SO4与100mL0.4mol•L-1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的pH=11;
②该温度下(t℃),1体积的稀硫酸和10体积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稀硫酸的pH(pHa)与NaOH溶液的pH(pHb)的关系是pHa+pHb=11.
③该温度下(t℃),设pH=5的H2SO4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c1;pH=5的Al2(SO4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c2,则$\frac{{c}_{1}}{{c}_{2}}$=1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为有效控制雾霾,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大气质量.有效控制空气中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显得尤为重要.
(1)在汽车排气管内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的大气循环物质.
已知:①N2(g)+O2(g)=2NO(g)△H=+180.5kJ•mol-1
②C和CO的燃烧热(△H)分别为-393.5kJ•mol-1和-283kJ•mol-1
则2NO(g)+2CO(g)=N2(g)+2CO2(g))△H=-746.5kJ•mol-1
(2)将0.20mol NO和0.10mol CO充入一个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物质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CO在0-9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O)=4.4×10-3mol•L-1•min-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第12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为D.
A.升温   B.加入NO   C.加催化剂  D.降低温度
②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frac{{c({N_2})•{c^2}(C{O_2})}}{{{c^2}(CO)•{c^2}(NO)}}$(写表达式).在第24min时达到平衡状态,CO2的体积分数为22.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烟气中的SO2可用某浓度NaOH溶液吸收得到Na2SO3和NaHSO3混合溶液,且所得溶液呈中性,该溶液中c(Na+)=2c(SO32-)+c(HSO3-)(用含硫微粒浓度的代数式表示).
(4)通过人工光合作用能将水与燃煤产生的CO2转化成HCOOH和O2.已知常温下0.1mol•L-1的HCOONa溶液pH=10,则HCOOH的电离常数Ka=1.0×10-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向甲、乙、丙三个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X和Y,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X(g)+aY(g)?2Z(g).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分别以如图和下表来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容器
容积/L0.50.51.0
温度/℃T1T2T2
反应物起始量1.0 mol X
0.5 mol Y
1.0 mol X
0.5 mol Y
4.0 mol X
2.0 mol Y
A.该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
B.20 min内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X)=0.0375mol•(L•min)-1
C.10 min时,其他条件不变,向乙容器中再加入2 mol Z,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其他条件不变,若缩小乙的体积,Y的转化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量Cu与浓硫酸反应后,向溶液中加入NaNO3,无任何现象
B.实验室检验氨气是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或管口,观察试纸是否呈红色
C.灼热的铂丝与NH3、O2混合气接触,铂丝持续红热,说明氮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D.大气污染气体很难处理,是因为NO等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工厂发生CI2泄漏,以下应对措施中主要是基于CI2的物理性质考虑的是(  )
A.向被污染的土壤洒石灰
B.向远离污染源的高处撤离
C.用浸有纯碱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迅速撤离
D.来不及撤离时可用纯碱溶液浸湿的棉被堵好门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NH4Cl的电子式: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_{8}^{18}O$
D.纯碱的化学式为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第一次提出苯环结构科学家是(  )
A.德国的维勒B.英国的道尔顿
C.德国的凯库勒D.俄罗斯的门捷列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硅是最早使用的半导体材料B.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塞可用玻璃塞
C.水泥、玻璃、水晶都是硅酸盐制品D.自然界中没有单质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