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4gCO2和N2O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5NA
B.2L0.5mol/L亚硫酸氢钠溶液中含有的HSO3-离子数为NA
C.氢氧化钠与氯气反应时,生成0.1molNaCl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D.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2molSO2与2molO2充分反应,最终的气体分子数为3NA

分析 A.CO2和N2O摩尔质量都是44g/mol,二氧化碳含有2个氧原子,N2O含有1个氧原子;
B.亚硫酸氢根离子为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部分发生水解;
C.氢氧化钠与氯气反应为歧化反应,生成1mol氯化钠转移1mol电子;
D.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解答 解:A.二氧化碳含有2个氧原子,N2O含有1个氧原子,44gCO2和N2O的混合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二氮的物质的量未知,无法计算含有氧原子个数,故A错误;
B.亚硫酸氢根离子为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部分发生水解,所以2L0.5mol/L亚硫酸氢钠溶液中含有的HSO3-离子数小于NA,故B错误;
C.氢氧化钠与氯气反应为歧化反应,生成1mol氯化钠转移1mol电子,则生成0.1molNaCl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故C正确;
D.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2molSO2与2molO2充分反应,最终的气体分子数大于3NA,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分析应用,侧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电子数计算、微粒个数计算,解题时注意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的特点,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已知化合物A与化合物B 的转化关系如下,且化合物B中仅有4个碳原子、1个溴原子、1种氢原子A$\stackrel{Br_{2}、光照}{→}$B,B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八水氢氧化锶[Sr(OH)2•8H2O]常用于改进干性油和油漆的干燥性.工业上常用天青石为原料制备八水氢氧化锶,其生产流程如下:

已知:①Sr(OH)2$\frac{\underline{\;△\;}}{\;}$SrO+H2O;
②天青石主要成分为SrSO4,主要杂质有BaCO3、SiO2等;
③SrSO4、BaSO4的溶度积常数分别为3.3×10-7、1.1×10-10
(1)为了提高焙烧效率及原料转化率,可在焙烧前将天青石先作研磨粉碎处理.
(2)焙烧过程中发生的主反应为SrSO4+4C$\frac{\underline{\;高温\;}}{\;}$SrS+4CO↑,还有多个副反应,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frac{\underline{\;加热\;}}{\;}$2CO或2C+Si$\frac{\underline{\;加热\;}}{\;}$Si+2CO(只写一个 );焙烧过程中,当有5mol碳发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3)过滤1后滤渣的成分是BaSO4
(4)加适量硫酸除尽Ba2+时,为了阻止Sr2+转化成SrSO4•Sr2+的浓度应不高于0.03mol•L-1.(注:溶液中离子浓度低于1×10-5mol•L-1时认为该离子已除尽)
(5)为了得到较纯的Sr(OH)2•8H2O,过滤2后还需进行的两步操作是洗涤、干燥.
(6)产品纯度检测:称取2.80g该产品(含少量无机盐杂质)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18g,则该产品中Sr(OH)2•8H2O的质量分数为9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已知A、B处在同一周期,A、C处在同一主族,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D>B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B
C.B、D两元素可组成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
D.B、C、D三种元素可组成化学式为DCB2的化合物,其水溶液显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棉、蚕丝、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B.牛奶、鸡蛋清均可用于重金属中毒解毒
C.白菜上洒少许福尔马林,既保鲜又消毒
D.氨水能导电,说明氨气是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积累了不少对化学物质变化的认识.例如,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这句话中的丹砂指的是HgS,下列关于这句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
B.这个过程是可逆反应
C.这个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D.“丹砂烧之成水银”过程中还可能产生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大爆炸造成大量危险化学品NaCN(氰化钠)的部分泄露.泄露的NaCN可用双氧水处理,其化学反应方程式:NaCN+H2O2+H2O═NaHCO3+NH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 NaCN中含共价键数为0.3NA
B.0.1 mol/L NaHCO3溶液HCO3-的数目小于0.1NA
C.19 g H218O2含有的中子数为12NA
D.上述反应中,当有2.24 L NH3生成时,转移电子数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A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红棕色变深反应2NO22O4的△H<0
B将少量的溴水分别滴入FeCl2溶液、NaI溶液中,再分别滴加CCl4振荡下层分别呈无色和紫红色还原性:I->Br->Fe2+
C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出现该钾盐是K2CO3
D把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褪去SO2具有漂白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以芳香烃A为原料,合成有机物M和N的路线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
①A的蒸汽密度是同条件下H2密度的53倍


(-NH2易被氧化)
回答下列同题:
(1)A、I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2)F中含氧官能团的电子式为.H的化学名称为对硝基甲苯.
(3)C→D、J→N的反应类型分别为氧化反应、缩聚反应.
(4)G→M的化学方程式为n $→_{△}^{浓H_{2}SO_{4}}$+nH2O.
加热条件下,F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tackrel{△}{→}$+NaBr+H2O.
(5)E的同分异构体中,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有1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5种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2:2:1的结构简式为
(6)结合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设计一条以CH3CH2CH2OH和CH3OH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CH3CH2CH2OH$→_{催化剂}^{氧气}$CH3CH2CHO$→_{催化剂}^{氧气}$CH3CH2COOH$\stackrel{溴/红磷}{→}$CH3CHBrCOOH$\stackrel{氢氧化钠醇溶液}{→}$CH2=CHCOOH$→_{△}^{甲醇/浓H_{2}SO_{4}}$CH2=CHCOOCH3$\stackrel{催化剂}{→}$(无机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示例:CH≡CH$→_{催化剂/△}^{H_{2}}$CH3-CH3$→_{光照}^{Cl_{2}}$CH3CH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