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在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A、B、C、D、E、F中,B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则B为C元素,D原子核外电子有8种不同的运动状态,则D为O元素,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自旋方向相同的未成对电子,且C的原子序数小于D,所以C为N元素,E元素在第四周期,E的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1/4,其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则E为Cr元素,F元素位于周期表的ds区,其基态原子最外能层只有一个电子,则F原子外围电子排布为3d104s1,所以F为Cu元素,A与其余五种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所以A为H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1)E为铬元素,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3d54s1,
故答案为:3d54s1;
(2)C、O、N元素都是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同一周期元素自左而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N元素原子2p能级是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C<O<N,故答案为:C<O<N;
(3)B为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碳酸,分子中,中心原子C形成3个δ键,没有孤电子对,为sp2杂化,氮的单质与CO是等电子体,据等电子体的原理,CO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sp2杂化;;
(4)H2O由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导致沸点升高,由液态形成晶体时密度会减小,因为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氢键有方向性,每个水分子与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构成空间正四面体网状结构,水分子空间利用率低,使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密度反而减小,
故答案为:由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导致沸点升高; 减小;水形成晶体时,每个水分子与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构成空间正四面体网状结构,水分子空间利用率低,密度反而减小;
(5)根据晶胞的结构图可知,晶胞中含有氧原子数为$8×\frac{1}{8}+1$=2,铜原子数为4,所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2O,若相邻氧原子和铜原子间的距离为a cm,则晶胞的体对角线为4acm,所以边长为$\frac{4}{\sqrt{3}}a$cm,所以体积为$(\frac{4}{\sqrt{3}}a)^{3}$cm3,该晶体的密度为 $\frac{\frac{64×4+16×2}{{N}_{A}}}{(\frac{4}{\sqrt{3}}a)^{3}}$g/cm3=$\frac{27\sqrt{3}}{2{N}_{A}{a}^{3}}$g/cm3(用含a、NA的符号表示),
故答案为:Cu2O;$\frac{27\sqrt{3}}{2{N}_{A}{a}^{3}}$.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结构与性质以及晶胞的计算,为高考常见题型,题目侧重于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第一电离能、原子杂化、等电子体、氢键、晶胞的计算等知识点,中等难度,元素推断是解题的关键,答题时注意物质结构知识的灵活运用.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5℃、101KPa时,16g 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 |
B. | 1 mol NH3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7NA | |
C. | 11.2 L O2和N2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 |
D. | 金属铁与稀盐酸反应当产生0.1 mol H2时转移电子数为0.3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相对分子质量 | 密度/(g•cm-3) | 沸点/℃ | 水中溶解性 | |
异戍醇 | 88 | 0.8123 | 131 | 微溶 |
乙酸 | 60 | 1.0492 | 118 | 溶 |
乙酸异戊酯 | 130 | 0.8670 | 142 | 难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⑤ | B. | ①②③ | C. | ②④ | D. | ①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