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为800 ℃ 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分析图形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A是反应物
B.前2 min A的分解速率为0.1 mol·L-1·min-1
C.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反应的方程式为:2A(g) 2B(g) +C(g)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化合价均不同
D.金属单质在常温下均是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 | 烧杯中有铜无铁 | B. | 烧杯中有铁无铜 | C. | 烧杯中铁、铜都有 | D. | 烧杯中铁、铜都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课外小组为测定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已知Ba(HCO3)2可溶于水]
方案Ⅰ.甲组同学用沉淀分析法,按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流程进行实验:
(1)实验时,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漏斗外,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 .
(2)洗涤沉淀B的操作是 .
(3)若实验中测得样品质量为m g,沉淀质量为n g,则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4)烘干后的沉淀应放在 (仪器名称)中冷却至室温再称量.
方案Ⅱ:乙组同学的主要实验流程图如下:
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5)该实验中装置B盛放的物质是 ,分液漏斗中如果用盐酸代替硫酸测量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6)在C中装碱石灰来吸收净化后的气体.D装置的作用是 吸 .
(7)有的同学认为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在反应前后都通入N2,反应后通入N2的目的是 .
方案Ⅲ:气体分析法
(8)把一定量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用如图装置测量产生CO2气体的体积,B溶液最好采用 (以
下选项中选择)使测量误差较小.
a饱和碳酸钠溶液 b饱和碳酸氢钠溶液c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硫酸铜溶液
(9)但选用该溶液后实验结果仍然不够准确,其原因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电子表所用的纽扣电池的两极材料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电极反应
式是:Zn+2OH--2e-===ZnO+H2O; Ag2O+H2O+2e-===2Ag+2OH-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Zn为正极,Ag2O为负极
B.Ag2O发生还原反应
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区溶液pH值减小
D.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值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I.在温度为T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A和1.0 mol B,发生反应A(g)+B(g) C(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定得部分数据见下表:
t/s | 0 | 5 | 15 | 25 | 35 |
n(A)/mol | 1.0 | 0.85 | 0.81 | 0.80 | 0.80 |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前5 s的平均反应速率v(A) =____________
(2)温度为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3)升高温度,平衡时c(A)=0.41 mol·L-1,则反应的ΔH (填 “>0” 或 “<0”)
(4)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 mol A、0.2 mol B和1.0 mol C,反应达到平衡前,反应速率v正 v逆(填“>” 或 “<”)
(5)下列措施能增大反应速率,且平衡往正反应方向移动是 。
a.及时分离出A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B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II.NO、NO2是常见的氧化物。用H2或CO催化还原NO可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
已知:2NO(g) = N2(g) + O2(g) △H = -180.5kJ·mol-1
2H2O(l) = 2H2(g) + O2(g) △H = +571.6kJ·mol-1
则用H2催化还原NO消除污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肼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探究小组利用下
列反应制取水合肼(N2H4·H2O)。
CO(NH2)2+ 2NaOH + NaClO = Na2CO3 + N2H4·H2O + NaCl
实验一: 制备NaClO溶液。(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1)配制30%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 (填标号)。
A.容量瓶 B.烧杯 C.烧瓶 D.玻璃棒
(2) 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 因后续实验需要,需利用中和滴定原理测定反应后锥形瓶中混合溶液的NaOH的浓
度。请选用所提供的试剂(H2O2溶液、FeCl2溶液、0.1000mol·L-1盐酸、酚酞试液),设计实
验方案。 。
实验二: 制取水合肼。(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控制反应温度,将分液漏斗中溶液缓慢滴入三颈烧瓶中,充分反应。加热蒸馏三颈烧瓶内的溶液,收集108~114℃馏分。(已知:N2H4·H2O + 2NaClO = N2↑ + 3H2O + 2NaCl)
(4)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 (填标号)。
A.CO (NH2) 2溶液 B.NaOH和NaClO混合溶液
选择的理由是 。
实验三: 测定馏分中肼含量。
称取馏分5.000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加水配成250mL溶液,移出25.00mL,用0.1000mol·L-1的I2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已知:N2H4·H2O + 2I2 = N2↑+ 4HI + H2O)
(5)滴定过程中,NaHCO3能控制溶液的pH在6.5左右,原因是 。
(6)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18.00mL,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
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粗铜精炼后的阳极泥含有Cu、Au(金)和
PbSO4等杂质,湿法处理阳极泥进行综合利用的流程如下:
(1)用CuSO4做电解液电解含铜、金、铅的粗铜,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有: 和Cu-2e-= Cu2+。
(2)焙烧阳极泥时,为了提高焙烧效率,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焙烧后的阳极泥中除含金、PbSO4外,还有 (填化学式)。
(3)操作I的主要步骤为 ,操作Ⅱ的名称是 。
(4)写出用SO2还原AuCl4-的离子方程式 。
(5)为了减少废液排放、充分利用有用资源,工业上将滤液1并入硫酸铜溶液进行循环操作,请指出流程图中另一处类似的做法 。
(6)已知298K时,Ksp(PbCO3)=1.46×10-13,Ksp(PbSO4)= 1.82×10-8,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入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从薄荷油中得到一种烃A(C10H16),叫ɑ—非兰烃,与A相关反应如下:
(1)H的分子式为 。
(2)B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
(3)含两个—COOCH3基团的C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不考虑手性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呈现2个吸收峰的异构体结构简式为 。
(4)B→D,D→E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 。
(5)G为含六元环的化合物,写出其结构简式: 。
(6)F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可得到一种高级吸水性树脂,该树脂名称为 。
(7)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 。
(8)A的结构简式为 ,A与等物质的量的Br2进行加成反应的产物共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