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分馏 | B. | 裂化 | C. | 裂解 | D. | 干馏 |
分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
解答 解:A.石油的分馏是利用物质沸点不同的性质分离物质的方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选;
B.裂化是一种使烃类分子分裂为几个较小分子的反应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选;
C.裂解是只通过热能将一种样品(主要指高分子化合物)转变成另外几种物质(主要指低分子化合物)的化学过程,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选;
D.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生成煤焦油、煤气、焦炭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选.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正极反应为:14H2O+7O2+28e-=28OH- | |
B. | 放电过程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 |
C. | 每消耗1molC2H6,则电路上转移的电子为14mol | |
D. | 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周围的pH升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元素代号 | X | Y | Z | W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075 | 0.074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5、+3、-3 | -2 |
A. | 元素的非金属性:Z>W | |
B.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 | |
C. | 离子半径:W2->Z3->X2+>Y3+ | |
D.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V1=V2 | B. | V1<V2 | C. | V1≥V2 | D. | 无法确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常用75%的酒精作医用消毒剂 | |
B. |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 | |
C. | 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为甲烷 | |
D. | “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电池的总反应为NaBH4+4H2O2═NaBO2+6H2O | |
B. | 电池放电时Na+从b极区移向a极区 | |
C. | 每消耗1mol H2O2,转移的Na+的物质的量为2mol | |
D. | 纳米MnO2层的作用是提高原电池的工作效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半径:C>D>A>B | B. | 离子半径:D>C>A>B | ||
C. | 原子序数:B>A>D>C | D. | 氢化物稳定性:D>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