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某探究小组研究3S2O82-+2Cr3++7H2O$\frac{\underline{\;Ag+\;}}{\;}$Cr2O72-+6SO42-+14H+的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反应速率v(Cr3+)可通过测定c(Cr3+)减半所需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表实验数据:
试验编号 c(S2O82-)/mol•L-1 c(Cr3+)/mol•L-1 c(Ag+)/mol•L-1 时间/min
 ① 0.1010.0 5.0 10 
 ② 0.1010.0 2.5 20 
 ③ 0.2010.05.0  5
 ④ 0.105.0 5.0 5
分析以上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增大c(Ag+),v(Cr3+)增大
B.实验②的v(Cr3+)为0.25mmol•L-1•min-1
C.增大c(S2O82-),v(Cr3+)增大
D.增大c(Ag+),v(Cr3+)不变

分析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以及催化剂等因素,一般情况下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本题中比较①③数据可以判断出,增大c(S2O82-),v(Cr3+)增大,对比①②组数据,可以判断出增大c(Ag+),v(Cr3+)增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对比①②组数据,可以判断出增大c(Ag+),v(Cr3+)增大,故A正确;
B、实验②的v(Cr3+)=$\frac{△c}{△t}$=$\frac{5mol/L}{20min}$=0.25mmol•L-1•min-1,故B正确;
C、比较①③数据可以判断出,增大c(S2O82-),v(Cr3+)增大,故C正确;
D、对比①②组数据,可以判断出增大c(Ag+),v(Cr3+)增大,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做题时注意对比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不难得出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第三周期元素R,它的最外层达到饱和时所需电子数小于次外层和最内层电子数之差,并且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正整数倍,则关于R的正确说法是(  )
①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R的氧化物都是酸酐;  
②R的气态氢化物都能受热分解;
③R元素都能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④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都是强酸;
⑤R的氢化物在空气中都能燃烧生成+4价R的氧化物;
⑥R的单质固态时都能导电.
A.①③⑥B.①②④C.①②⑤D.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的名称为2,4-二乙基-丙基辛烷
B.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一定不相同
C.分子式为C5H5O2Cl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结构)有15种
D.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该有机物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缩聚反应和消去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验证浓硫酸与铜能反应而稀硫酸不能,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将6.4g 铜片和含0.2moL溶质的18.4mol/L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无气体生成为止.(假定在此过程溶液体积不变)
(1)甲同学认为要证实上述结论,还应进行稀硫酸与铜片混合加热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并说明理由:无必要,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稀硫酸与铜不反应
(2)下列试剂中能够用来进一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A
A.铁粉           B.钠          C.氯化钡溶液             D.银粉
(3)为定量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下设计:
Ⅰ甲同学设想:在A装置增加一个导管通氮气驱赶气体(假定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先测定生成的SO2的量,然后计算剩余硫酸的浓度.他设计了如下二种方案来测定SO2的量:
方案①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用稀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方案②将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硝酸钡溶液中,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经仔细分析后,发现有不合理之处,请填写表(可以不填满):
序号不合理的原因误差
(偏低或偏高)
改变措施
方案①
方案②
Ⅱ乙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分离出反应后的溶液并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取20.00mL于锥形瓶中,滴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已知氢氧化铜开始沉淀的pH约为5),这种方法能否求出余酸的浓度,理由是不能,pH>5时,铜离子与碱反应生成沉淀,不能达到滴定终点.
(4)请再设计其他可行的实验方案,来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简要写出操作步骤及需要测定的数据(不必计算,不必写操作细节)方案一:取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锌,收集并测定氢气的体积,通过氢气的物质的量计算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方案二:反应结束后将烧瓶中的铜片取出,洗净、烘干,称其质量即可;
方案三:反应结束后将烧瓶中的铜取出,然后向溶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出沉淀,洗净、干燥后称量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25℃时,某气态烃与O2混合充入密闭容器中,点燃爆炸后又恢复至25℃,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原来的一半,再经NaOH溶液处理,容器内几乎成为真空.该烃的化学式可能为(  )
A.CH4B.C2H4C.C3H6D.C4H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已知氰(CN)2、硫氰(SCN)2和(OCN)2、ICl、BrCl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故称它们为拟卤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硫氰(SCN)2的结构式N≡C-S-S-C≡N.
(2)(CN)2和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N)2+2KOH=KCN+KOCN+H2O.
(3)已知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为:Cl-<Br-<CN-<SCN-<I-.试写出在NaBr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加入(C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N)2+2SCN-=2CN-+(SC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5.6,这是因为大气中的CO2溶于雨水的缘故.酸雨是指pH更小的降水,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我国主要以硫酸型酸雨为主,这是由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氯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H3C-CH2ClB.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过氧化钠的电子式:D.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_{8}^{18}$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或粒子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A.酸性:HClO4>HBrO4>HIO4B.还原性:Na+>S2->Br->Cl-
C.热稳定性:PH3>H2S>HCl>HFD.水溶液酸性:HF>HCl>HBr>HI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