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为防止氯化亚铁溶液变质,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铁粉 | |
B. |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能形成酸雨,酸雨的pH小于5.6 | |
C. | 用铁片区分浓硫酸和稀硫酸 | |
D. | 用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
分析 A.氯化铁可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水溶液都为酸性;
C.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反应;
D.氨气与干燥的石蕊试纸不反应.
解答 解:A.氯化铁可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铁粉,可防止氯化亚铁溶液变质,故A正确;
B.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被氧化生成硫酸,二氧化氮的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可形成酸雨,故B正确;
C.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反应,稀硫酸与浓硫酸性质不同,可鉴别,故C正确;
D.应用湿润的试纸,氨气与干燥的石蕊试纸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和常见题型,侧重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逐渐通入CO2气体,先出现白色胶状沉淀,继续通入CO2气体,白色胶状沉淀不溶解,证明该溶液中存在AlO2- |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不溶于碳酸溶液 |
B |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 | 检验气体中的SO2 |
C |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OOK和K2S溶液的pH | 比较Ka(HCOOH)和Ka2(H2S)的大小 |
D | 向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5滴等浓度的CuSO4溶液和KMnO4溶液,观察气体产生的速度 | 比较CuSO4和KMnO4的催化效果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X>Y>Z | B. | Y>Z>X | C. | Z>Y>X | D. | Y>X>Z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⑤ | B. | ④⑥⑦⑧ | C. | ①④⑥⑦ | D. | ②③⑤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同时增大 | B. | 同时减小 | C. | v1增大,v2减小 | D. | v1减小,v2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3 g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失电子数为0.5NA | |
B. | 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氮原子数为1NA~2NA | |
C. | 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可能为2NA | |
D. | 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被提纯的物质 | 除杂试剂 | 分离方法 |
A | 溴苯(溴) | 水 | 分液 |
B | 乙酸乙酯(乙酸) | NaOH溶液 | 分液 |
C | 苯(苯酚) | NaOH溶液 | 分液 |
D | 甲烷(乙烯) | KMnO4酸性溶液 | 洗气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MnO2与H2O2溶液反应制O2 | B. | Cu与稀硝酸反应制NO | ||
C. | 加热氯化铵与消石灰制备NH3 | D. | 用Cu于浓硝酸反应制得N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