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用 FeCl3酸性溶液脱除 H2S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mol/LFeCl2溶液,研究废液再生机理.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值:)
序号电压/V阳极现象检验阳极产物
x≥a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有气泡产生有Fe3+、有Cl2
a>x≥b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无气泡产生有Fe3+、无Cl2
b>x>0无明显变化无Fe3+、无Cl2
(1)用 FeCl3酸性溶液脱除 H2S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2H++S↓.
(2)I中,Fe3+产生的原因可能是Cl-在阳极放电,生成的Cl2将Fe2+氧化.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和电极反应式2Cl--2e-=Cl2↑,Cl2+2Fe2+=2Fe3++2Cl-
(3)由II 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原因是Fe2+具有还原性.电极反应式为Fe2+-e-=Fe3+
(4)II中虽未检测出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电压/V阳极现象检验阳极产物
a>x≥c无明显变化有Cl2
c>x≥b无明显变化无Cl2
①NaCl溶液的浓度是0.2mol/L.
②与II对比,可得出的结论:ABC
A.通过控制电压,验证了Fe2+先于Cl-放电
B.电压过小,Cl- 可能不放电
C.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Fe3+的两种原因都成立
D.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Fe3+一定仅是由于生成的Cl2将Fe2+氧化.

分析 (1)依据FeCl3酸性溶液氧化H2S书写离子方程式;
(2)依据电解原理,氯离子在阳极失电子生成氯气,氯气具有氧化性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溶液变黄色;
(3)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分析Fe2+具有还原性;
(4)①电解pH=1的0.1mol/L FeCl2溶液,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试验,探究氯离子是否放电,需要在难度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分析判断;
②依据图表数据比较可知,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试验与Ⅱ对比,通过控制电压证明了亚铁离子还原性大于氯离子优先放电,生成铁离子的两种可能.

解答 解:(1)FeCl3酸性溶液氧化H2S,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2H++S↓,故答案为:2Fe3++H2S=2Fe2++2H++S↓;
(2)依据电解原理,氯离子在阳极失电子生成氯气,电极反应为:2Cl--2e-=Cl2↑,氯气具有氧化性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溶液变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Fe3++2Cl-;故答案为:2Cl--2e-=Cl2↑,Cl2+2Fe2+=2Fe3++2Cl-
(3)由Ⅱ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元素化合价升高,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分析Fe2+具有还原性,反应式为Fe2+-e-=Fe3+;故答案为:还原;Fe2+-e-=Fe3+
(4)①电解pH=1的0.1mol/L FeCl2溶液,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试验,探究氯离子是否放电,需要在难度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所以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2mol/L,故答案为:0.2;
②依据图表数据比较可知,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试验与Ⅱ对比,通过控制电压证明了亚铁离子还原性大于氯离子优先放电,说明生成铁离子的两种可能,一是二价铁失电子变成三价铁,二是氯离子失电子变成氯气,氯气再氧化二价铁变成三价铁.对于补充的那个实验,实验四的电压高,氯气放电,实验五电压低,氯气不放电,而实验二氯气皆放电;
故选:AB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检验方法和现象分析,电解原理的分析应用,电解反应,电极产物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为了除去硝酸钾晶体中所含的Ca(NO32、K2SO4、MgSO4,现将其配成溶液,然后加入K2CO3、Ba(OH)2、HNO3等试剂,通过过滤、蒸发等操作,制成纯净的硝酸钾晶体,其加入试剂的顺序准确的是(  )
A.HNO3、K2CO3、Ba(OH)2B.Ba(OH)2、HNO3、K2CO3
C.K2CO3、Ba(OH)2、HNO3D.Ba(OH)2、K2CO3、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符合通式:CnH2n-2的有机物可能是炔烃还可能是二烯烃和环烯烃
B.乙烯既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其褪色的反应原理相同
C.某烃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侧链全是烷烃基,则该烃必是苯的同系物
D.2-丁炔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B.
A.CH4(g)+2O2(g)═C O2(g)+2H2O(1)△H<0
B.Ba(OH)2•8H2O(s)+2NH4Cl(s)═BaCl2(aq)+2NH3•H2O(aq)+8H2O(1)△H>0
C.4Al(s)+6H2O(1)+3O2(g)═4Al(OH)3(s)△H<0
D.Zn(s)+2MnO2(s)+2H2O(1)═2MnOOH(s)+Zn(OH)2(s)△H<0
若你认为A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创造碱性环境,请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若你认为不能此空不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粗铜板作阳极,电解硫酸铜溶液粗铜溶解,纯铜在阴极上析出Cu 放电是氧化剂
B向银氨溶液中滴加几滴乙醛后 水浴加热银附着在试管壁上乙醛发生还原反 应
C向含 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 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氧化性:Cl2>I2
D向 FeSO4溶液中先滴入 KSCN 溶液再滴加 H2O2 溶液加入 H2O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Fe2+既有氧化性又 有还原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铁、铝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钢铁的腐蚀与防护.
为防止金属Fe被腐蚀,可以采用上述②③(填装置序号)装置原理进行防护;装置③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H2↑+Cl2↑+2OH-
(2)用CH4或其他有机物、O2为原料可设计成原电池,以CnH2nOn、O2为原料,H2SO4溶液为电解质设计成燃料电池,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nH2nOn-4ne-+nH2O=n CO2+4nH+
(3)图1是在金属锌板上贴上一张用某溶液浸湿的滤纸,图2是NaBH4/H2O2燃料电池.


图2电池负极区的电极反应为BH4-+8OH--8e-═BO2-+6H2O;若用硫酸钠和酚酞的混合溶液浸湿滤纸,用导线将a、b直接相连,则滤纸出现红色,C位置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若用KI淀粉溶液浸湿滤纸,用导线将a、b与A、B电极相连,铅笔芯C点处出现蓝色,则b接的是B(填A或B)电极.
(4)广西治理龙江河镉(Cd2+)污染时,先向河中投入沉淀剂将Cd2+转化为难溶物,再投入氯化铝,试说明氯化铝的作用氯化铝溶于水,Al3+发生水解:Al3++3H2O?Al(OH)3+3H+,生成Al(OH)3胶体,能吸附镉的难溶物而发生聚沉(或沉降、沉淀或沉积下来),从而消除Cd2+污染
(用必要的离子方程式和文字进行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X、Y、Z三种气体,当X和Y按1:2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并通入密闭容器进行反应:X+2Y?2Z,当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总物质的量相等,此时x的转化率是(  )
A.70%B.60%C.50%D.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金属钛(Ti)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常温时耐酸碱腐蚀而被广泛用作高新科技材料,被誉为“未来金属”.以钛铁矿(主要成分FeTiO3,钛酸亚铁)为主要原料冶炼金属钛同时获得副产品甲的工业生产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钛铁矿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之一是TiOSO4,反应中无气体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TiO3+H2SO4(浓)=TiOSO4+FeSO4+2H2O.
(2)上述生产流程中加入Fe屑的目的是防止Fe2+氧化.
(3)此时溶液Ⅰ中含有Fe2+、TiO2+和少量Mg2+等阳离子.常温下
氢氧化物Fe(OH)2TiO(OH)2Mg(OH)2
Ksp8.0×10-161.0×10-291.8×10-11
①常温下若将溶液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018mol/L,当溶液的pH等于防止Fe2+氧化时,Mg2+开始沉淀.
②若将含有Fe2+、TiO2+和Mg2+的溶液加水稀释,立即析出一种白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TiO2++2H2O═H2TiO3↓+2H+; TiO2++2H2O═TiO(OH)2↓(或H2TiO3)+2H+
(4)Mg还原TiCl4过程中必须在1070K的温度下进行,还需要的条件是隔绝空气.
(5)在800℃~1000℃时电解TiO2也可制得海绵钛,装置如图所示.图中b是电源的正  极,阴极的电极反应式TiO2+4e-→Ti+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对于N2(g)+3H2(g)?2NH3(g)△H<0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为(  )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断开一个N≡N键的同时有6个N-H键生成
D.N2、H2、NH3分子数之比为1:3:2的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