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物质所含的原子与0.1mol H3PO4所含的原子数目相等的是

A.0.2mol H2O2 B.0.1mol H2SO4 C.0.2mol NaOH D.0.3mol H2O

 

A

【解析】

试题分析:0.1mol H3PO4含原子0.8mol。0.2mol H2O2含原子0.8mol;0.1mol H2SO4 含原子0.7mol;0.2mol NaOH含原子0.6mol;0.3mol H2O含原子0.9mol;故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5KCl+KClO3+3H2SO4=3Cl2↑+3K2SO4+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ClO3是氧化剂

B.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5:1

C.H2SO4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D.1mol KClO3参加反应时有10mol电子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中含有镁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镁单质

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NaCl溶液可得到金属钠

D.从海水中提取Br2、I2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浙江省临海市高一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8分)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 mL碘水和15 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下层液体;

F.从分液漏斗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玻璃塞打开;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各题: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G→________→E→F。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浙江省临海市高一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的是

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B.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溶液

C.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的光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浙江省临海市高一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仪器:①漏斗 ②容量瓶 ③蒸馏烧瓶 ④天平 ⑤分液漏斗 ⑥烧杯 ⑦试管,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浙江省临海市高一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0.1 mol NaHCO3中含有

A.0.2 mol Na+ B.0.05 mol CO

C.6.02×1023个 O D.0.1 mol 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河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

D.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江苏省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选修)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机化合物A(C8H8O2)为一种无色液体。从A出发可发生如图的一系列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图示可推知D为苯酚

B.G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只有一种

C.上述各物质中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A、B、D、G

D.A的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