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处于固体状态的下列物质,其晶体类型按照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顺序排列的是(  )
A.CH3COONH4、H2O、水晶B.H2SO4、硫磺、石墨
C.KOH、SO3、ArD.Ba(OH)2、玻璃、金刚石

分析 根据构成晶体的微粒确定晶体类型,原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原子,分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分子,离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阴阳离子.

解答 解:A.CH3COONH4的构成微粒是离子,属于离子晶体;水的构成微粒是分子,水属于分子晶体;水晶的构成微粒是原子,所以属于原子晶体,故A正确;
B.H2SO4的构成微粒是分子,所以H2SO4属于分子晶体,石墨属于混合晶体,故B错误;
C.Ar的构成微粒是分子,所以Ar属于分子晶体,故C错误;
D.玻璃没有固定的熔沸点,不属于晶体,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晶体类型的判断,明确晶体的构成微粒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玻璃不是晶体,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一定条件下合成乙烯:6H2(g)+2CO2(g)?CH2=CH2(g)+4H2O(g).已知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乙烯的速率:v(M)有可能小于v(N)
B.当温度高于250℃时,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C.平衡常数:KM<KN
D.若投料比n(H2):n(CO2)=3:1,则图中M点乙烯的体积分数为15.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是V形的是 (  )(填写序号)
A.BeCl2B.H2OC.HCHOD.C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共价键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
C.氢键也是一种化学键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6g铁与足量稀硝酸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B.标准状况下,22.4 L二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NA
C.8.8g乙酸乙酯中含共用电子对数为1.4NA
D.1L 0.1mol•L-1氯化铜溶液中铜离子数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实验:
①0.005mol•L-1 FeCl3溶液和0.015mol•L-1 KSCN溶液各1mL混合得到红色溶液
a,均分溶液a置于b、c两支试管中;
②向b中滴加3滴饱和FeCl3溶液,溶液颜色加深;
③再向上述b溶液中滴加3滴1mol•L-1 NaOH溶液,溶液颜色变浅且出现浑浊;
④向c中逐渐滴加1mol•L-1 KSCN溶液2mL,溶液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②中增大Fe3+浓度使平衡Fe3++3SCN-?Fe(SCN)3正向移动
B.实验③中发生反应:Fe3++3OH-═Fe(OH)3
C.实验③和④中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相同
D.实验②、③、④均可说明浓度改变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Z是金属元素,Y的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Z可形成含氧酸根离子;X与W同主族,且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l、3:1的两种常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的单质可从Z的盐溶液中置换出Z
B.简单氮化物的热稳定性:X<W
C.简单离子的半径:W>X>Y>Z
D.X分别与Y、Z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制备Fe(OH)2:用图1所示装置,向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
B.测定H2的生成速率: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一定体积的H2,记录时间
C.除去苯中少量苯酚: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过滤
D.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取0.5 g淀粉于洁净的试管中,先加入5 mL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水浴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