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用NaOH与Na2CO3•nH2O的混合物共有28g配制成100mL溶液,测得该溶液中c(Na+)=4mol•L-1,另取相同质量的上述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后,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L,试计算:
(1)原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分数;
(2)Na2CO3•nH2O中的n值.

分析 (1)发生反应: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CO2↑+H2O,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n(Na2CO3•nH2O)=n(Na2CO3)=n(CO2),根据Na+守恒计算n(NaOH),进而计算NaOH 的质量分数;
(2)计算Na2CO3•nH2O的摩尔质量,进而计算n值.

解答 解:有关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CO2↑+H2O,
(1)根据碳原子守恒:n(Na2CO3•nH2O)=n(Na2CO3)=n(CO2)=$\frac{3.36L}{22.4mol•L}$=0.15mol,
根据Na+守恒,有n(NaOH)=0.1L×4mol/L-0.15mol×2=0.1mol,
所以m(NaOH)%═$\frac{0.1mol×40gmo{l}^{-1}}{28g}$×100%=14.3%,
答:原混合物中NaOH 的质量分数为14.3%;
(2)M(Na2CO3•nH2O)=$\frac{28g-4g}{0.15mol}$=160g/mol,所以:n=$\frac{160-106}{18}$=3,
答:Na2CO3•nH2O 中的n=3.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计算,难度中等,注意利用守恒法进行计算,侧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1)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碱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下同),溶液中c(Na+)>c(CH3COO-)(填“>”、“=”或“<”).
(2)常温下pH=2的醋酸和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溶液中c(Na+)<c(CH3COO-).
(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浓度相等,则混合后溶液呈中性,醋酸体积>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4)在含有Cl-、Br-、I-的溶液中,已知其浓度均为0.1mol•L-1,已知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的溶度积(mol2•L-2)分别为:1.6×10-10、4.1×10-15、1.5×10-16.若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首先析出的沉淀是AgI,最后析出的沉淀是Ag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我国西部地区有丰富的盐湖资源,对盐湖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课题之一.
I.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取盐湖苦卤的浓缩液(富含K+、Mg2+、Br-、SO42-、Cl-等),来制取较纯净的氯化钾晶体及液溴,他们设计了如下流程:

II.某同学提出了另一种新方案,对上述操作①后无色溶液进行除杂提纯,无色溶液中先 加试剂 A,再加试剂 B,最后加试剂 C(常见的盐),其方案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从橙红色液体中分离出单质溴,可采取的操作是蒸馏
B.操作②为过滤,主要目的是为了除去 MgSO4
C.试剂 C为K2CO3,固体D主要为Mg(OH)2、BaSO4,还有少量的BaCO3
D.若在操作④结束后发现溶液略有浑浊,应采取的措施是更换滤纸,重新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8.有A、B、C、D、E五种前四周期的元素.A原子核外有1个未成对电子,A+比B原子少一个电子层,B原子得一个电子填入3p轨道后,3p轨道呈全充满状态.C原子的2p轨道有2个未成对电子,D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与C的核电荷数相差8.E位于周期表第12纵列且是六种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大的.R是由D、E形成的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C元素的电负性>D元素的电负性(填“>”、“<”或“=”).
(2)C的第一电离能比它同周期前一族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填“大”或“小”).
(3)E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2,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ⅡB族.
(4)化合物A2D的电子式为
(5)D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D2B2广泛用于橡胶工业,它的分子结构与双氧水相似,但在该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D2B2分子中D原子的杂化类型是sp3,D2B2是极性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6)R的化学式为ZnS(用元素符号表示).已知R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则该晶胞的边长a=$\root{3}{\frac{388}{ρ{N}_{A}}}$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有机物的准确命名是(  )
A.3,3二甲基-4-乙基戊烷B.3,3,4-三甲基已烷
C.3,3,4,-三甲基已烷D.2,3,3-三甲基已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合成氨的原料N2和H2的制备方法,其结论如下:
I,N2的制备方法
①碳氢耗氧法:用煤、石油、天然气等把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掉,将二氧化碳脱除后,可得到一定纯度的氮气;
②深冷精馏法:

③膜分离法

Ⅱ、H2的制备方法 
①电解法:2H2O$\frac{\underline{\;电解\;}}{\;}$2H2↑+O2↑;
②水煤气法: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CO+H2O$\frac{\underline{催化剂}}{△}$CO2+H2,除去CO2和CO进而得到较纯的氢气.
(1)请你评价碳氢耗氧法的弊端:浪费资源、操作麻烦.
(2)制备N2的三种方法均以空气为原料,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①(填“①”“②”或“③”).
(3)电解法制氢气体现的主要能量转化形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4)目前工业生产中,制备H2仍然主要来自水煤气法,而不采用电解法,可能的原因是BD(填序号)
A.电解法不安全    B.电解法须耗费大量电能
C.水煤气法制得的H2更纯     D.水煤气法成本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各组混合物,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两种试剂不能分离的是(  )
A.氧化镁中混有氧化铝B.氯化铝溶液中混有氯化铁
C.氧化铁中混有二氧化硅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如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1)写出仪器a的名称分液漏斗.
(2)A是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CO3+2H+═CO2↑+H2O+Ca2+
(3)填写表中空格:
仪器加入试剂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D
(4)写出仪器C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
(5)若将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12.4g与足量的水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在电火花用下恰好完全反应,且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00mL,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4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有A、B、C、D、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由A到E逐渐增大.①A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②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③在通常状况下,B的单质是气体,0.1molB的气体与足量的氢气完全反应共有0.4mol电子转移.④C的单质在点燃时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生成淡黄色的固体,此淡黄色固体能与AB2反应可生成B的单质.⑤D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含氧酸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请写出:
(1)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
(2)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VIA族.
(3)B单质与C单质在点燃时反应的生成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
(4)D元素的低价氧化物与E的单质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l2+2H2O=H2SO4+2HCl.
(5)C与D能形成2:1的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的
(6)元素D与元素E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Cl(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bd(填选项序号).
a.常温下D的单质和E的单质状态不同    
b.E的氢化物比D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D和E的单质都能与钠反应
d.D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弱于E的最高价含氧酸
e.D的单质能与E的氢化物反应生成E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