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常温下,向20mL 0.2mol/L H2A溶液中滴加0.2mol/L NaOH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其中I代表H2A,II代表HAˉ,III代表A2ˉ).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V(NaOH)=20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a+)>c(A2-)>c(H+)>c(HA-)>c(OH-
B.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的大
C.当V(NaOH)=30 mL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2c(H+)+3c(H2A)+c(HA-)=c(A2-)+2c(OH-
D.向NaHA溶液加入水的过程中,pH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分析 A.根据图象知,当V(NaOH)=20时,发生反应为NaOH+H2A=NaHA+H2O,溶液主要为NaHA,电离为主,溶液显酸性;
B.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根离子的盐水解促进水电离;
C.当V(NaOH)=30mL时,发生反应为NaOH+H2A=NaHA+H2O,NaHA+NaOH=Na2A+H2O,溶液主要为等物质量的NaHA,Na2A的混合溶液,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
D.NaHA溶液中加水稀释,存在HA-电离和水解,根据图象可知,NaHA溶液显示酸性,向NaHA溶液加入水的过程中,其电离程度增大,但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pH一定增大.

解答 解:A.当V(NaOH)=20 mL时,发生反应为NaOH+H2A=NaHA+H2O,溶液主要为NaHA,HA-电离大于水解,溶液显酸性,则c(Na+)>c(HA-)>c(H+)>c(A2-)>c(OH-),故A错误;
B.由图示关系知,c(A2-)>c(H2A),说明电离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水的电离受到了抑制,故B错误;
C.当V(NaOH)=30mL时,发生反应为NaOH+H2A=NaHA+H2O,NaHA+NaOH=Na2A+H2O,溶液主要为等物质量的NaHA,Na2A的混合溶液,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H+)=c(HA-)+2c(A2-)+c(OH-)①,物料守恒可知:3c(HA-)+3c(A2-)+3c(H2A)=2c(Na+)②,①×2+②得:2c(H+)+c(HA-)+3c(H2A)═c(A2-)+2c(OH-),故C正确;
D.NaHA溶液加入水的过程中,HA-电离程度增大,但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pH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中等,试题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明确图象中酸碱混合时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抓住图象进行分析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向一定量的FeO、Fe、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 1mol/L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112mL(标准状况)的气体,在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为(  )
A.2.8gB.5.6gC.8.4gD.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小组以石膏(CaSO4•2H2O)为主要原料制备(NH42SO4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B是NH3,可循环利用
B.操作Ⅰ中,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分液漏斗
C.操作Ⅱ中,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纯净的(NH42SO4
D.整个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aSO4+CO2+2NH3+H2O═CaCO3↓+(NH4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X、Y、Z、W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Z位于同一主族,Z的核外电子数是X的2倍,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的核外电子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X<Y<Z<W
B.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弱酸
C.在一定条件下,与Y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某单质可以与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
D.常温下,0.1mol•L-1 W的氢化物水溶液的pH>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证明浓度的改变可导致平衡移动:将少量KCl晶体加入FeCl3+3KSC?Fe(SCN)3+3KCl的平衡体系中
B.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Mg(OH)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
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乙醛:向盛有2mL 10%Cu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5mL10%NaOH溶液,混合均匀,滴入待检液,加热
D.证明Fe3+的氧化性大于I2:将KI溶液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配制100mL1.0mol/LCuSO4溶液将25g CuSO4•5H2O溶于100mL蒸馏水中
B除去CuO中混有的Al2O3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过滤、洗涤、干燥
C证明氧化性:H2O2>Fe3+强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
D证明非金属性:Cl>C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振荡、静置、观察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溴被称为“海洋元素”B.硅酸钠可作建筑行业的黏合剂
C.碳酸钠可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D.镁可用于制造信号和焰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7.A、B、C均为食品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F是生活中常见的气体燃料,也是含氢百分含量最高的有机物,D和E有相同的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请回答:
(1)有机物A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3)F与氯气反应生成亿元取代物待测化学方程式CH4+Cl2 $\stackrel{光照}{→}$CH3Cl+HCl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3个反应中的NaOH都起催化作用
B.反应⑤属于加成反应
C.A的同分异构体不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
D.1molB、1molC完全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元素X、Y、Z位于不同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二者的原子序数之和是Y原子序数的两倍.主族元素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电子层数多4.下列说汰不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W>Z>X
B.X、Y、Z都能与W组成离子化合物
C.X、Y组成的化合物可与W单质反应
D.Q是Z、W组成的化合物,1molQ中约含有6.02×1023个阴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