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常规能源的合理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是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的严峻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国家,下列关于煤作燃料的论点正确的是ACD.
A.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把煤作燃料简单燃烧掉太可惜,应该综合利用
B.煤是发热很高的固体燃料,我国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开采成本低,用煤作燃料合算
C.煤燃烧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硫和烟尘,对环境污染严重
D.通过洁净煤技术,如煤的气化和液化以及烟气脱硫,不仅减轻了燃煤污染,还能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
(2)乌克兰科学家将铜和铁混合熔化制成多孔金属,用于制作太空火箭上使用的煤油燃料雾化器,该雾化器的作用是增大接触面积,使燃料燃烧更充分.

分析 (1)煤可燃烧,燃烧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硫和烟尘,且燃烧效率较低,可通过洁净煤技术,如煤的气化和液化以及烟气脱硫,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
(2)多孔金属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

解答 解:(1)煤可燃烧,燃烧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硫和烟尘,且燃烧效率较低,可通过洁净煤技术,如煤的气化和液化以及烟气脱硫,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如用煤直接做燃料,可导致环境污染,造成较大浪费,ACD正确,
故答案为:ACD;
(2)物质气态时燃烧时更充分,故煤油燃料雾化器能将煤油由液态雾化为气态,燃烧更充分,故答案为:增大接触面积,使燃料燃烧更充分.

点评 本题考查环境污染问题,能源、信息、材料、环境是当今世界四大首要问题,在能源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它既是社会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主要侧重能源的分类、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新能源开发的技术和前景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某气态烃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和D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D能跟碳酸氢钠反应,F有香味.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

(1)B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
(3)反应②在Cu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该实验的步骤是将红亮的铜丝置于酒精灯上加热,待铜丝变为黑色时,迅速将其插入到装有B的试管中(如图2所示).重复操作2-3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stackrel{△}{→}$2CH3CHO+2H2O.
(4)B、D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实现反应④,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试管1中装入药品和碎瓷片后加热.
①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暴沸.
②图中X的化学式为Na2CO3.其作用是溶解乙醇、吸收乙酸、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乙酸乙酯分层.
③试管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液体变为红褐色,得到的是Fe(OH)3胶体,用此分散系进行实验:将其装入U型管中,用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变深,这说明此胶体带正电,这种现象称为电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已知砒霜As2O3与Zn可以发生如下反应:As2O3+6Zn+H2SO4═2AsH3+6ZnSO4+3H2O
(1)请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As2O3在上述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A
A.氧化性    B.还原性    C.酸性    D.碱性
(3)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ZnSO4,还原产物是AsH3
(4)若生成0.1mol AsH3,则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水煤气是一种低热值煤气,主要成分为H2和CO,主要作为工业上合成氨和液体燃料的原料.
(1)反应CO(g)+H2O(g)?CO2(g)+H2(g)△H=-41KJ/mol的v-t图象如图1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是在反应前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则其v-t图象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①a1>a2 ②a1<a2 ③b1>b2  ④b1<b2  ⑤t1>t2  ⑥t1=t2 ⑦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⑧图2阴影部分面积更大
A.①④⑤⑦B.①③⑥⑦C.②④⑤⑧D.②④⑤⑦
(2)在一定温度下将C单质和CO2(g)各0.10mol充入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s)+CO2(g)?2CO(g)△H=+172KJ/mol.
①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t1时刻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c(填序号).

②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5倍,则此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若此时再分别加入0.05mol的CO2和0.1mol的CO,则此时平衡将左移(填“左移”、“右移”或“不移动”.)若将该反应的起始条件改为恒温恒压,则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将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工业上用焦炭和水蒸气制备水煤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H=+131KJ/mol
(4)在一定条件下以CO和H2为原料可以合成乙醇,反应方程式为:2CO(g)+4H2(g)?CH3CH2OH(g)+H2O(g)△H=aKJ/mol.
请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角度解释a一定小于0的原因:该反应的△S<0,只有当△H<0时,吉布斯自由能△G=△H-T△S才有可能小于0,反应才能在一定条件下自发进行,所以a<0,若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能使平衡体系中n$\frac{C{H}_{3}COOH}{n({{H}_{2}}^{\;})}$增大的措施有降温,加压或增加CO的浓度(答出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向2L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气体A和b 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mA(g)+nB(g)?pC(g)+qD(g)
已知:A为有色气体;平均反应速率vC=$\frac{1}{2}$vA;反应2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原来的$\frac{1}{3}$,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frac{a}{2}$ mol,有a mol D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min内,vA=$\frac{a}{12}$mol/(L•min),vB=$\frac{a}{8}$mol/(L•min).
(2)化学方程式中,m=2,n=3,p=1,q=6.
(3)反应平衡时,D为2a mol,则B的平衡转化率为$\frac{a}{b}$.
(4)下列选项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有AEF
A.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B.体系的密度不变
C.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不变
D.A,B,C,D的速率比恰好为其化学计量数之比
E.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F.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G.vB(正)=vC(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表中的实线表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①~⑩分别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对应位置的元素.

(1)表中元素⑧的价电子构型为3d54s1;元素⑩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②和⑦形成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为S=C=S,是非极性(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⑤和⑥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3)③、④、⑥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顺序为N>O>Na  (填元素符号,下同),原子半径从大到小顺序为Na>N>O.
(4)前四周期与③同主族的3种元素氢化物中,沸点从高到低的顺序为NH3>AsH3>PH3,(用分子式作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高二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含有酚酞的0.1 mol / L氨水中加入少量的 NH4Cl晶体,则溶液颜色( )

A.变蓝色 B.变深 C.变浅 D.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乙苯催化脱氢生产苯乙烯的反应:
(1)已知:

化学键
C-HC-CC=CH-H
键能/kJ•molˉ1412348612436
计算上述反应的△H=+124 kJ•mol-1
(2)一定温度下,将a mol乙苯加入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时间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010203040
总压强/100kPa1.01.21.31.41.4
①平衡时,容器中气体物质的量总和为1.4amol,乙苯的转化率为40%.
②计算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4a}{15V}$.
(3)实际生产时反应在常压下进行,且向乙苯蒸气中掺入水蒸气,利用热力学数据计算得到温度和投料比M对乙苯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可用右图表示.[M=n(H2O)/n(乙苯)]
①比较图中A、B两点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KA<KB
②图中投料比(M1、M2、M3)的大小顺序为M1>M2>M3
③某研究机构用CO2代替水蒸气开发了绿色化学合成工艺--乙苯-二氧化碳耦合催化脱氢制苯乙烯.保持常压和原料气比例不变,与掺水蒸汽工艺相比,在相同的生产效率下,可降低操作温度;该工艺中还能够发生反应:CO2+H2=CO+H2O,CO2+C=2CO.新工艺的特点有①②③④(填编号).
①CO2与H2反应,使乙苯脱氢反应的化学平衡右移
②不用高温水蒸气,可降低能量消耗
③有利于减少积炭
④有利于CO2资源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