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mNA |
M |
2mNA |
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素质教育新教案 高中化学·二年级·第二册(上册) 题型:058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做氨的喷泉实验时,若要在图(a)装置中收集一瓶氨气,氨气应由________口进入,原因是________.为了证明烧瓶充满氨气,可用________检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或用________检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某学生做喷泉实验时,用向下排空气法在体积为V mL的烧瓶中收集氨气,最后所得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0.5,将此充满气体的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停止.则在同温同压下瓶内剩余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 mL.
(3)如图(b)为化学数字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的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是________(填序号);
①HCl和H2O ②O2和H2O ③NH3和H2O ④CO2和NaOH溶液
(4)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并设计了图(c)所示的装置.在图(c)所示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Cu和稀H2SO4 ②NaHCO3和NaOH溶液
③CaCO3和稀H2SO4 ④NH4HCO3和稀盐酸
(5)在图(c)锥形瓶外放一水槽,瓶内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可以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浓H2SO4 ②食盐
③硝酸钾 ④硫酸铜
(6)比较图(b)和图(c)两套装置,以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图(b)是________上部烧瓶内压强;图(c)________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填“增大”或“减小”).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喷发的原理与上述________(填“图(b)”或“图(c)”)装置的原理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6分)(1)、将CO、O2 2种气体分别盛放在2个容器中,并保持2个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和密度均相等,这2种气体对容器壁所施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
(2)、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O2时重116克,充满CO2重122克,充满某气体时重114克。则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A物质按下式分解:2A=B↑+2C↑+2D↑,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密度是H2密度的m倍,则A的摩尔质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①写出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
②CO2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
③OH-+H+=H2O改写为化学方程式______.
Cu2++Fe=Fe2++Cu改写为化学方程式______.
(2)①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氧气时质量为116g,充满二氧化碳时,质量为122g,充满气体A时质量为114g,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
②现有m 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 g/mol.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个.
(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B.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C.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
D.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E.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