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三苯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医药中间体,实验室合成三苯甲醇[(C6H53COH]的合成流程如图1所示.

已知:Ⅰ)格氏试剂容易水解:
+H2O→+Mg(OH)Br(碱式溴化镁)
Ⅱ)相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下:
物质熔点沸点溶解性
三苯甲醇164.2℃380℃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乙醚-116.3℃34.6℃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有机溶剂
溴苯-30.7℃156.2℃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苯甲酸乙酯-34.6℃212.6℃不溶于水
Mg(OH)Br常温下为固体能溶于水,不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
Ⅲ)三苯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60,纯净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室合成三苯甲醇的装置如图2,写出玻璃仪器A的名称干燥管,装有无水CaCl2的仪器A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避免格氏试剂水解.
(2)制取格氏试剂时要保持微沸,可以采用水浴加热,优点是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微沸回流时冷凝管中水流的方向是X→Y(填“X→Y”或“Y→X”).
(3)制得的三苯甲醇粗产品中,含有乙醚、溴苯、苯甲酸乙酯等有机物和碱式溴化镁、氯化铵等杂质,可以设计如下提纯方案,请填写空白:
粗产品$\stackrel{操作①}{→}$$\stackrel{②溶解、过滤}{→}$$\stackrel{③洗涤、干燥}{→}$ 三苯甲醇
其中,操作①为:蒸馏;洗涤液最好选用:A.
A.水B.乙醚C.乙醇D.苯
检验产品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为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已洗涤干净,反之则未洗涤干净.
(4)纯度测定:称取2.60g产品,配成乙醚溶液,加入足量金属钠(乙醚与钠不会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体积为100.80mL(标准状况).产品中三苯甲醇质量分数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配成乙醇溶液,来测三苯甲醇质量分数90%,结果会偏高(填“偏高”、“不变”或“偏低”).

分析 (1)图中玻璃仪器A的名称是干燥管,由于格氏试剂容易水解,A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
(2)利用水浴加热,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冷凝管内水流的方向和气流的方向是相反的;
(3)三苯甲醇粗产品中含有乙醚、溴苯、苯甲酸乙酯等有机物,三苯甲醇的沸点最高,所以先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有机杂质;碱式溴化镁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所以洗涤液选用水;检查洗涤是否干净,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是否含有溴离子;
(4)由2-OH~H2可计算出三苯甲醇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三苯甲醇的质量,进而计算产品中三苯甲醇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图中玻璃仪器A的名称是干燥管,由于格氏试剂容易水解,A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避免格式试剂水解,
故答案为: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避免格氏试剂水解;
(2)采用水浴加热,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冷凝管内水流的方向和气流的方向是相反的;微沸回流时冷凝管中水流的方向是X到Y,
故答案为: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X→Y;
(3)三苯甲醇粗产品中含有乙醚、溴苯、苯甲酸乙酯等有机物,三苯甲醇的沸点最高,所以先用蒸馏或分馏的方法除去有机杂质;
由于碱式溴化镁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所以洗涤液选用水,故选a;
检查洗涤是否干净的一般步骤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已洗涤干净,反之则未洗涤干净,
故答案为:蒸馏或分馏;A;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已洗涤干净,反之则未洗涤干净;
(4)由2-OH~H2,可知三苯甲醇的物质的量是 $\frac{0.1008L}{22.4L/mol}$×2=0.009mol,所以产品中三苯甲醇的质量是0.009mol×260g/mol=2.34g,则产品中三苯甲醇的质量分数=$\frac{2.34g}{2.60g}$×100%=90%,若配成乙醇溶液,来测三苯甲醇质量分数,金属钠可以和乙醇之间反应,所以结果会偏高.
故答案为:90%;偏高.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合成实验、物质的分离与洗涤等基本操作、对实验装置的分析评价等,较好的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应用、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应用,难度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1)请分别写出盐酸和醋酸的电离方程式.盐酸:HCl=H++Cl-;醋酸:CH3COOH?CH3COO-+H+
(2)欲用简单的实验证明盐酸中不存在电离平衡,而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现做以下实验操作,从以下选项中选取相关的选项(填字母)填写相应的空白(不考虑水的电离平衡).
①盐酸中不存在电离平衡:取适量盐酸于试管中,先滴加2滴B,再加入G,观察到溶液M,则证明盐酸中不存在电离平衡.
②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取适量醋酸于试管中,先滴加2滴B,再加入H,观察到溶液L,则证明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
A、酚酞试剂  B、石蕊试液  C、稀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  E、蒸馏水  F、锌粒G、氯化钠固体  H、醋酸钠固体  I、氯化钠溶液  J、醋酸钠溶液  K、颜色变深  L、颜色变浅   M、颜色无明显变化  N、由无色变有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1.5L的两个恒容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X2(g)+3Y2(g)?2XY3(g)△H=-92.6kJ•mol-1,实验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X2Y2XY3
130放热46.3 kJ
0.82.40.4Q(Q>0)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容器①中达到平衡时,Y2的转化率为50%
B.Q=27.78kJ
C.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K=$\frac{16}{27}$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X2mol、3.0molY2和2molXY3;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单位mol/L),当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08mol/L,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c1:c2=1:3
B.当4v(X)=v(Y)时,该反应还在向逆反应方向建立平衡
C.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Y起始浓度c2可能为0.36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一定条件下,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气体和1mol B气体,发生可逆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的浓度为0.1mol/L,则此时B的转化率为(  )
A.10%B.25%C.50%D.6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某工厂对工业生产钛白粉产生的废液进行综合利用,废液中含有大量FeSO4、H2SO4和少量Fe2(SO43、TiOSO4,可用于生产颜料铁红和补血剂乳酸亚铁.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

已知:①TiOSO4可溶于水,在水中可以电离为TiO2+和SO42-
②TiOSO4水解的反应为:TiOSO4+(x+1)H2O→TiO2•xH2O↓+H2SO4
请回答:
(1)步骤①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TiO2•xH2O、Fe,
(2)步骤③硫酸亚铁在空气中煅烧生成铁红和三氧化硫,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3)步骤④需控制反应温度低于35℃,其目的是防止NH4HCO3分解,减少Fe3+水解,
(4)步骤④的离子方程式是Fe2++2HCO3-=FeCO3↓+H2O+CO2↑,
(5)已知:FeCO3(S)?Fe2+(aq)+CO32-(aq),试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步骤⑤生成乳酸亚铁的原因FeCO3(s)?Fe2+(aq)+CO32-(aq),CO32-与乳酸反应浓度降低,平衡向右移动,使碳酸亚铁溶解得到乳酸亚铁溶液,
(6)溶液B常被用于电解生产(NH42S2O8(过二硫酸铵).电解时均用惰性电极,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可表示为2SO42--2e-═S2O82-
(7)Fe3+对H2O2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利用图2(a)和(b)中的信息,按图2(c)装置(连通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实验.可观察到B瓶中气体颜色比A瓶中的深,其原因是H2O2分解放热,使平衡2NO2═N2O4向生成NO2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图中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Z(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只改变一个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B.加大X的投入量C.使用催化剂D.缩小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H=+49.0kJ/mol
②CH3OH(g)+$\frac{1}{2}$O2(g)═CO2(g)+2H2(g)△H=-192.9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kJ/mol
B.反应①要吸收热量,故反应②更实用些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frac{1}{2}$O2(g)═CO2(g)+2H2(g)的△H>-192.9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Fe2+和Na+.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c(Fe3+)=0.2mol•L-1
B.SO42-、NH4+、Na+一定存在,CO32-一定不存在
C.要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其操作为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加KSCN溶液,再加入适量氯水,溶液呈血红色,则含有Fe2+
D.溶液中至少有4种离子存在,其中Cl-一定存在,且c(Cl-)≥0.2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