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碳酸钠(Na2CO3)和碳酸氢钠(NaHCO3)都可作为食用碱.
(1)用如图装置分别加热上述两种固体,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则试管中受热的固体是NaHCO3.通过本实验证明,这两种固体对热的稳定性是Na2CO3强于(选填“强”或“弱”)NaHCO3
(2)若分别向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都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其中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3)钠的化合物中,除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外,还有氧化钠、氯化钠 等.

分析 (1)NaHCO3受热易分解,Na2CO3受热不分解;
(2)二者均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3)氧化钠、氯化钠均为常见的钠的化合物.

解答 解:(1)NaHCO3受热易分解,Na2CO3受热不分解,碳酸钠较碳酸氢钠稳定,则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则试管中加热的固体是NaHCO3
故答案为:NaHCO3;强;
(2)二者均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为有气泡冒出,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其化学反应为NaHCO3+HCl=NaCl+H2O+CO2↑,
故答案为:有气泡冒出;NaHCO3+HCl=NaCl+H2O+CO2↑;
(3)氧化钠、氯化钠、过氧化钠、硫酸钠等均为常见的钠的化合物,故答案为:氧化钠;氯化钠.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把握物质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碳酸氢钠、碳酸钠与酸的反应、稳定性,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南北朝时期炼丹家陶弘景在《陶隐居集》中记载了某种物质的鉴定分析法:“先时有人得一种物,其色理与芒硝大同小异,外观如雪,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云是真硝石也.”这种物质是(  )
A.Na2CO3B.KMnO4C.Fe2O3D.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金属燃料电池是一类特殊的燃料电池.具有成本低、无毒、无污染、比功率高、比能量高等优点,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锌、铁、镁、铝等金属都可以用在金属燃料电池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时.金属M电极皱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工作时.空气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C.电池工作时.OH-向负极移动,负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D.若M为锌,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Zn+2H2O+O2=2Zn(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

先关闭活塞a,加热至烧瓶中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反应停止,此时烧瓶中铜片仍有剩余.
(1)上述过程A装置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再打开活塞a,将气球中的氧气缓缓挤入烧瓶,铜片慢慢消失.原因是:(用文字叙述或者化学方程式)铜被氧化成氧化铜,再与稀硫酸反应.
(2)B是收集气体装置.张老师认为B装置设计有误,请你帮助小明改正过来
(3)B中所收集到的气体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请写出一个体现其还原性的化学方程式:2SO2+O2$?_{△}^{催化剂}$2SO3
(4)装置C中应盛放的试剂为NaOH溶液.作用是吸收尾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X、Y、Z三种主族元素,已知X+和Y-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元素原子核电荷数比Y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少9,Y-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成YZ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均属于短周期元素
B.离子半径X+>Y-
C.X、Y、Z三种元素只能形成化合物XYZ3
D.Y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可能较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分子式为C8H8的有机物X,X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个吸收峰,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乙烯B.X能使溴水褪色
C.X属于不饱和烃D.X的二氯代物有三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被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F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E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1)实验时,先将B装置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一段时间后,立刻将B装置上提,使之与稀硝酸分离.该组学生设计此步操作的目的为用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赶走装置内的空气.
(2)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装置A中产生的现象为有无色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装置A中溶液变蓝.用E向F中鼓入空气后,烧瓶F内气体颜色加深.其原因是2NO+O2=2N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段时间后,C中的现象为白色沉淀溶解.
(3)若没有D装置,则造成的后果是污染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负极、b为正极B.c为阴极、d为阳极
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不变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1)基态Cl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M,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9.
(2)金属锂氢化物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储氢材料.
①LiH中,离子半径Li+<H-(填“>”、“=”或“<”).
②某储氢材料是第三周期金属元素M的氢化物.M的部分电离能如表所示:
I1/kJ•mol-1 I2/kJ•mol-1 I3/kJ•mol-1I4/kJ•mol-1I5/kJ•mol-1
 738 1451 7733 10540 13630
M是Mg(填元素符号).
(3)Cu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9sp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然后加入适量乙醇,溶液中会析出深蓝色的[Cu(NH34]SO4•H2O晶体,硫酸根离子中硫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不考虑空间构型,其内界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
(4)某单质的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图丙所示,若已知该原子半径为d,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为M,则该原子的配位数为12,该晶体的密度可表示为$\frac{{M}_{r}}{4\sqrt{2}(d×1{0}^{-10})^{3}{N}_{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