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有一未知的无色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忽略由水电离产生的H+、OH-):H+、NH4+、K+、Fe3+、Mg2+、Cu2+、Al3+、NO3-、CO32-)、SO42-,现取二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逐滴滴加NaOH溶液,测得沉淀与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
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经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9.32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一定不存在H+、Cu2+、CO32-、Fe3+
B.不能确定原溶液是否含有K+、NO3-
C.原溶液确定含Mg2+、Al3+、NH4+,且n(Mg2+):n(Al3+):n(NH4+)=1:1:2
D.实验所加的NaOH的浓度为2mol•L-1

分析 根据无色溶液可知,有颜色的离子不能存在,一定不含Cu2+、Fe3+
①第二份逐滴滴加NaOH 溶液,由图可知,开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就有沉淀生成,说明不含有H+;沉淀最大时,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沉淀质量不变,则溶液中一定含NH4+;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沉淀部分溶解,推断一定含有Al3+和Mg2+;由于Al3+和CO32-会发生双水解而不共存,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则一定含有SO42-;③第一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经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9.32g,说明溶液中CO32-和SO42-至少有一种;
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以及离子的检验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 解:根据无色溶液可知,有颜色的离子不能存在,一定不含Cu2+、Fe3+
①二份逐滴滴加NaOH 溶液,由图可知,开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就有沉淀生成,说明不含有H+;沉淀最大时,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沉淀部分溶解,推断一定含有Al3+;图象中有一段平台,说明加入OH-时无沉淀生成,有NH4+,NH4++OH-=NH3•H2O,说明含有铵根离子,最后沉淀不能完全溶液,说明溶液中含Mg2+,由于Al3+和CO32-会发生双水解而不共存,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则一定含有SO42-,则生成的9.32g沉淀为BaSO4
③第第一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经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9.32g,说明溶液中CO32-和SO42-至少有一种;
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此沉淀为BaSO4,经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9.32g,则溶液中n(SO42-)=$\frac{9.32g}{233g/mol}$=0.04mol.
A、溶液中一定不含H+、Cu2+、CO32-,Fe3+,故A正确;
B、一定含NH4+、K+、Mg2+、Al3+、SO42-,可能含NO3-,故无法确定的是NO3-,故B错误;
C、氢氧化铝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时,结合原子守恒知,c(Al3+)=$\frac{2mol/L×0.005L}{0.1L}$=0.1mol/L,c(NH4+)=$\frac{2mol/L×0.01L}{0.1L}$=0.2mol/L,溶液中c(SO42-)=$\frac{0.04mol}{0.1L}$=0.4mol/L,
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知,3c(Al3+)+c(NH4+)+2(Mg2+)<2c(SO42-),所以溶液中还存在K+,还可能含有NO3-,且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的c(K+)≥0.1mol/L,所以

一定含有的离子种类Mg2+NH4+Al3+K+
物质的量浓度(mol/L)0.10.20.1≥0.1
,原溶液确定含Mg2+、Al3+、NH4+,且n(Mg2+):n(Al3+):n(NH4+)=1:1:2,故C正确;
D、当加入40mLNaOH溶液时,剩余的沉淀是Mg(OH)2,n(Mg(OH)2)=0.01mol,根据原子守恒知,n(Mg2+)=0.01mol,c(Mg2+)=$\frac{0.01mol}{0.1L}$=0.1mol/L,生成0.01molMg(OH)2需要n(NaOH)是0.02mol,Al(OH)3和NaOH反应生成NaAlO2需要NaOH溶液的体积是5mL,则铝离子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Al(OH)3沉淀时需要NaOH溶液的体积是15mL,则生成氢氧化镁需要NaOH溶液的体积是10mL,所以c(NaOH)=$\frac{0.02mol}{0.01L}$=2.00mol/L,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离子反应的计算等知识点,定性分析离子共存、定量分析离子的物质的量是解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硫酸工业的下列设备中,硫元素的价态不发生变化的是在(  )中
A.沸腾炉B.接触室
C.吸收塔D.三个设备中都有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
B.采取“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可提高空气质量
C.铝及其合金是电气、工业、家庭广泛使用的材料,通常用电解氯化铝的方法制取铝
D.DN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一种由邻苯二甲酸和正辛醇经酯化反应而得的一种酯类有机化合物,常用作增塑剂、溶剂以及气相色谱固定液,对人体无害,可用作食品添加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A.LiClB.NCl3C.PCl5D.BF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下左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试管丙中用水吸收产物,已知乙醛沸点20.8℃,乙醇沸点78.3℃),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中的铜丝,约lmin后鼓入空气.请填写下列空白:

(1)检验乙醛的试剂是AC.
A.银氨溶液B.碳酸氢钠溶液C.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D.氧化铜
 (2)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_{△}^{Cu}$2CH3CHO+2H2O;  
(3)实验时,常常将甲装置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使生成乙醇蒸气的速率加快且较均匀,由于装置设计上的缺陷,实验进行时可能会发生倒吸.
(4)反应发生后,移去酒精灯,利用反应自身放出的热量可维持反应继续进行.进一步研究表明,鼓气速度与反应体系的温度关系曲线如上右图所示.试解释鼓气速度过快,反应体系温度反而下降的原因:过量的气体将体系中的热量带走.
(5)可以用蒸馏的方法来分离乙醇和乙醛.
(6)该课外活动小组偶然发现向溴水中加入乙醛溶液,溴水褪色.为解释上述现象,小组同学提出两种猜想:①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②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小组同学试图用pH试纸检测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来证明是否发生氧化反应(猜想①)你认为合理吗?写出理由合理,若酸性明显增强,则猜想①正确;若酸性明显减弱,则猜想②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第IA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D.可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半导体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短周期元素X和Y,可组成化合物XY 3,当X的原子序数为m,Y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
①m+4  ②m-4  ③m-8  ④m+2⑤m-6  ⑥m+12.
A.①②③B.①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6H12O2,已知A~E有如图转化关系,且D不与Na2CO3溶液反应,C、E均能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结构可能有(  )
A.4种B.3种C.2种D.1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铜是一种紫红色金属,被称作“电器工业的主角”铜主要是黄铜矿炼制,焙烧时发生反应2CuFeS2+O2$\frac{\underline{\;高温\;}}{\;}$Cu2S+2FeS+SO2,其简单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焙烧时硫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B.在焙烧时氧化剂只有氧气
C.粗铜精炼时用粗铜做阴极D.Cu2S可用于火法炼制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