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某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Fe3+、Al3+、Cu2+,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利用废铁屑制得Fe2O3、Al2O3和金属Cu,过程如下.
(1)固体A的成分是Fe、Cu(填化学式).
(2)溶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有Fe3+、Al3+、Fe2+
(3)B→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Cl2=2Fe3++2Cl-
(4)试剂G是盐酸(填名称).
(5)溶液E焰色反应呈黄色,试剂H是NaOH.

分析 由流程可知,某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Fe3+、Al3+、Cu2+,先加过量铁2Fe3++Fe═3Fe2+,铁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铜的前面,所以铁粉把铜置换出来,发生Fe+Cu2+═Cu+2Fe2+,由于铁过量,可知固体A中含Fe和Cu;试剂G为盐酸,Cu与盐酸不反应,则固体C为Cu,溶液B中含Fe3+、Al3+、Fe2+,加氯水,+2价的铁离子被氯水氧化,2Fe2++Cl2=2Fe3++2Cl-;再加过量D为NaOH,溶液E为偏铝酸钠,沉淀F为Fe(OH)3,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1)根据流程图中可以知道,完成回收铁红、Al2O3和金属Cu,先加过量铁粉,2Fe3++Fe═3 Fe2+,铁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铜的前面,所以铁粉把铜置换出来,Cu2++Fe=Fe2++Cu,过滤得到Fe、Cu,
故答案为:Fe、Cu;
(2)金属铁可以和铁离子、铜离子之间反应,过滤所得溶液B中含有Al3+、Fe2+,故答案为:Fe3+、Al3+、Fe2+
(3)B→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Cl2=2Fe3++2Cl-,故答案为:2Fe2++Cl2=2Fe3++2Cl-
(4)由上述分析可知,G为盐酸,故答案为:盐酸;
(5)分离Al3+、Fe2+,需加强碱,氢氧化铝既可以和强酸反应还可以和强碱反应,溶液E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钠离子,说明试剂H是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NaOH.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把握流程中的反应及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VL硫酸钠中含Na+质量为m g,则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frac{m}{23V}$mol/LB.$\frac{23}{mV}$mol/LC.$\frac{2m}{23V}$mol/LD.$\frac{m}{46V}$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将0.4mol•L-1NaHS溶液与0.2mol•L-1K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关系正确的是(已知HS-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
A.c(Na+)>c(HS-)>c(K+)>c(S2-)>c(OH-)>c(H-B.c(H+)>c(OH-
C.2c(K+)+c(H+)═c(HS-)+2c(S2-D.c(OH-)+c(S2-)=c(H+)+c(HS-)+2c(H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乙酸B.葡萄糖C.淀粉D.维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兴趣小组模拟氯碱工业生产原理并探究其产品的性质.已知文献记载:
①氯气与冷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ClO;氯气与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生成NaClO和NaClO3.②在酸性较弱时KI只能被NaClO氧化,在酸性较强时亦能被NaClO3氧化.
(1)该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家用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O),则a为阴极(填“阳极”或“阴极”).生成NaClO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2)该小组将0.784L(标准状况)Cl2通入50.00mL热的NaOH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后,稀释到250.0mL.
Ⅰ.取稀释后的溶液25.00mL用醋酸酸化,加入过量KI溶液.用0.2000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I2+2S2O32-═2I-+S4O62-,消耗Na2S2O3溶液10.00mL 时恰好到达终点.
Ⅱ.将上述滴定后的溶液用盐酸酸化至强酸性,再用上述Na2S2O3溶液滴定到终点,需Na2S2O3溶液30.00mL.
①操作Ⅱ中氯酸钠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3-+6I-+6H+═3I2+Cl-+3H2O.
②反应后的溶液中次氯酸钠和氯酸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曲线b表示工业合成氨中加入铁触媒(催化剂)的能量变化曲线
B.
根据图可知在该条件下:CO2(g)+H2(g)═CO(g)+H2O(g)△H<0
C.
图中曲线表示向1.0 mol•L-1的醋酸溶液中通入氨气,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情况
D.
图中曲线表示常温下向弱酸HA的稀溶液中加水稀释时,c(HA)/c(A-)的变化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NH4Cl溶液的pH和稀HCl的pH均为5,其中由水电离出的c(H+)分别为x mol•L-1和y mol•L-1,则x与y的比值正确的是(  )
A.1B.10C.104D.1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Z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Y与W同主族.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r(Y)<r(Z)
B.X和Z都只能形成一种氧化物
C.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D.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往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2SO4,并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片刻后,取出铁钉,发现铁钉并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现象,确定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溶物一定是铜B.不溶物一定是铁
C.不溶物中一定含铜,但不一定含铁D.滤液中可能含有Cu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