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常温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pH=0的溶液中:Ca2+、Al3+、ClO-、Cl-
B、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K+、Ca2+、Br-、HCO3-
C、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Na+、NH4+、Cl-、SO42-
D、酚酞显无色的溶液中:K+、Fe3+、NO3-、SO42-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pH=0的溶液,显酸性,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AlO2-促进的电离HCO3-
C.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显酸性;
D.酚酞显无色的溶液,显碱性.
解答: 解:A.pH=0的溶液,显酸性,H+、ClO-、Cl-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
B.AlO2-促进的电离HCO3-,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
C.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显酸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故C正确;
D.酚酞显无色的溶液,显碱性,Fe3+、OH-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明确习题中的隐含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

(1)杂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粗制氧化铜中还含有少量铜.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
 
 

(2)通过途径Ⅱ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
 
、冷却结晶、
 
、自然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如下方案:
实验编号 0.01mol?L-1
酸性KMnO4溶液
0.1mol?L-1
H2C2O4溶液
1mol?L-1
MnSO4溶液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I 2ml 2ml 0 0 20 125
II
 
 
1ml 0 20 320
III
 
 
 
0 50 30
IV 2ml 2ml 0 2滴 20 10
反应方程式: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1)实验计时方法是从溶液混合开始记时,至
 
时记时结束
(2)实验I和II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I和III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请在上表空格中填入合理的实验数据.
(3)从实验数据分析,实验I和IV研究
 
对反应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1mol烷烃(CnH2n+2)中含有共用电子对为0.3nNA
B、0.6gCaCO3与KHCO3的混合物中所含质子数为0.3NA
C、标准状况下,2.24L乙醛完全燃烧所得CO2分子数为0.2NA
D、电解精炼铜时,电解池中每转移1mol电子时,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为0.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在一个白色点滴板的二个孔穴中分别加入火柴梗、少量CuSO4?5H2O.分别滴入几滴浓硫酸,观察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浓硫酸滴到火柴梗上,火柴梗变
 
(填实验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
 
性.
浓硫酸滴入CuSO4?5H2O中,胆矾
 
(填实验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
 
性.
(2)为探究Fe3+能转化为Fe2+,实验室提供下列试剂:铁粉、0.1mol?L-1 FeCl3溶液、0.1mol?L-1 FeCl2溶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请你就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完成以下填空:
取少量
 
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充分振荡后静置,滴加1至2滴
 
,无明显变化,说明Fe3+已转化为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柠檬酸(三元弱酸)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将0.1mol/L的柠檬酸水溶液加水稀释,该过程中下列微粒浓度增大的是(  )
A、柠檬酸分子
B、柠檬酸根
C、H+
D、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温度时,AgCl?Ag +(aq)+Cl- (aq)在水中沉淀溶解平衡后加入固体NaCl,则AgCl的溶解度减小,Ksp也减小
B、在0.1 moL/L的CH3COONa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OH-)>c(CH3COO-)>c(H+
C、甲烷碱性燃料电池在工作时,溶液中的OH-向负极移动
D、将0.1 mol/L的甲酸溶液加水稀释放10倍,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10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用Na2CO3?10H2O配制500ml 0.10mol?L-1的Na2CO3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要求填表:
应量取Na2CO3?10H2O的质量/g 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 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玻璃仪器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A.用适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中,振荡.
B.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所需Na2CO3?10H2O的质量,倒入烧杯中,再加入适量水,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溶解(需要时可加热).
C.将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3)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没有进行A操作
 
;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除去水蒸气后的水煤气主要含H2、CO、CO2及少量的H2S、CH4,继续除去H2S后,可采用催化或非催化转化技术,将CH4转化成CO,得到CO、CO2和H2的混合气体,是理想的合成甲醇原料气.
(1)制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s)+H2O(g)
高温
CO(g)+H2(g),此反应是吸热反应.
①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②下列能增大碳的转化率的措施是
 

A.加入C(s)    B.加入H2O(g)  C.升高温度    D.增大压强
(2)将CH4转化成CO,工业上常采用催化转化技术,其反应原理为:
CH4(g)+
3
2
O2(g)?CO(g)+2H2O(g)△H=-519kJ?mol-.工业上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分别对X、Y、Z三种催化剂进行如下实验(其他条件相同)
①X在750℃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l05倍:
②Y在600℃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③Z在440℃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逆反应速率加快约1×106倍;
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在生产中应该选择的适宜催化剂是
 
(填“X“或“Y”或“Z”),选择的理由是
 

(3)请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述反应在有催化剂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曲线.
(4)合成气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是:
 2H2(g)+CO(g)?CH3OH(g)△H=-519kJ?mol-,t℃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6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开始只加入CO、H2,反应l0min后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H2  CO  CH3OH
浓度(mol?L-1  0.2  0.1  0.4
①该时间段内反应速率v(H2)=
 
mol?L-1?min-1
②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
 
V(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