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 |
B. | 用FeCl3溶液刻蚀铜电路板:Cu+Fe3+═Cu2++Fe2+ | |
C. | 稀硝酸滴到大理石上:CO32-+2H+═H2O+CO2↑ | |
D. | 铜和浓硝酸反应:Cu+4H++2NO3-═Cu2++2NO2↑+2H2O |
分析 A.二者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
B.电荷不守恒;
C.碳酸钙为沉淀,应保留化学式;
D.二者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二氧化碳和水;
解答 解:A.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故A正确;
B.用FeCl3溶液刻蚀铜电路板,离子方程式:Cu+2Fe3+═Cu2++2Fe2+,故B错误;
C.稀硝酸滴到大理石上,离子方程式:CaCO3+2H+═H2O+CO2↑+Ca2+,故C错误;
D.铜和浓硝酸反应,离子方程式:Cu+4H++2NO3-═Cu2++2NO2↑+2H2O,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反应实质是解题关键,注意化学式的拆分、注意电荷守恒,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
A | 向用盐酸酸化的FeCl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NO2溶液,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 主要原因是: H++NO2-=HNO2, 2HNO2=NO↑+NO2↑+H2O | |
B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 |
C | 向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中加足量饱和NaHCO3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 | 阿司匹林彻底水解 | |
D |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产生浑浊 | 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O2 | |
B. | 晶体的熔沸点高、硬度大 | |
C. | 晶体中碳原子数与C-O化学键数之比为1:4 | |
D. | 该物质的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煤块粉碎后燃烧 | |
B. | 用2mol/L的盐酸代替1mol/L的盐酸制取氢气 | |
C. | 将食物贮藏在冰箱中 | |
D. | 用H2O2溶液制取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热稳定性:HF<HCl | B. | 金属性强弱:K<Na | ||
C. | 酸性强弱:H3PO4<H2SO4 | D. | 碱性强弱:NaOH<Mg(O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体积和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随反应进行压强逐渐下降,一段时间后压强保持恒定不变 | |
B. | m:n:w=3:1:2 | |
C. | 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等于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 |
D. | 在体积和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若在前10 s内A减少了xmol,则在同条件下,前20 s减少小于2x 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一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定量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 |
B. | 将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 | |
C. | 无法检查图二装置的气密性 | |
D. | 图二所示实验中只需测量的数据是气体体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